感受古风 追寻古典 ( 245 )
八声甘州 秋塘寄怀
对残荷数点黯销魂,梦醒鬓惊秋。望寒塘瘦骨,风凄影碎,雨冷香休。忆昔凌波照水,矶畔隐轻舟。今日空凝睇,独倚西楼。 欲寄相思无字,叹云山迢递,岁月如流。问谁怜此意,何处诉清愁。待重来、藕丝萦指,共徘徊、同赏一池幽。凭栏久,暮云初敛,星斗垂眸。
赏析:
“对残荷数点黯销魂,梦醒鬓惊秋。”:开篇以残荷作为秋的典型意象,作者直面此景,残荷零落,仅余数点,黯然销魂之情油然而生。梦醒时分,忽觉鬓边已染秋霜,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老去,沧桑感扑面而来。
“望寒塘瘦骨,风凄影碎,雨冷香休。”:作者以寒塘瘦骨、风凄影碎、雨冷香休之景,勾勒出秋塘之萧瑟与凄凉。寒塘之中,荷梗瘦骨嶙峋,风过处,影碎如梦,雨落时,香消玉殒。以细腻之笔触,描绘秋塘之景,亦暗喻作者内心之孤寂与哀愁。
“忆昔凌波照水,畔隐轻舟。”:转入对往昔之回忆。忆昔日,凌波微步,照水自怜,轻舟隐于畔,何等惬意与逍遥。以昔日之美好,反衬今日之落寞,更显作者内心之怅惘。
“今日空凝睇,独倚西楼。”:作者空自凝睇,独倚西楼,唯有寂寞相伴。今日之景,与昔日之回忆形成鲜明对比,更添几分无奈与惆怅。
“欲寄相思无字,叹云山迢递,岁月如流。”:作者欲寄相思之情,却无字可写,只因云山迢递,阻隔重重。岁月如流,匆匆而过,更添几分无奈与哀愁。以无字写有情,更显深情之浓烈与真挚。
“问谁怜此意,何处诉清愁。”:作者发出疑问,有谁会怜惜自己的这份心意呢?又该到何处去倾诉自己的清愁呢?这两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痛苦,将自己的哀愁推向了高潮。
“待重来、藕丝萦指,共徘徊、同赏一池幽。”:尽管此刻哀愁,但作者对未来充满期待。待重来之日,藕丝萦绕指尖,与君共徘徊于秋塘之畔,同赏一池幽静之景。作者对美好未来之憧憬与向往,亦显其深情之不渝。
“凭栏久,暮云初敛,星斗垂眸。”:作者久久地凭栏而立,傍晚的云霞渐渐收敛,天色逐渐暗下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星星仿佛在垂眸注视着作者,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孤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漫长的等待中,孤独地守望着心中的那份情感。
综上所述,《八声甘州·秋塘寄怀》在意象运用上,以残荷为核心,搭配寒塘、风雨、暮云、星斗等,勾勒出衰败凄清的秋景,残荷既象征美好消逝,又暗示作者内心的沧桑哀愁,营造出悠远深沉的意境。
情感表达真挚且层层递进,开篇面对残荷“黯销魂”,回忆往昔美好更添失落,接着抒发欲寄相思无字的无奈、时光流逝与相隔遥远的感慨,最后流露对未来的期待,让读者深切感受其复杂情感。
结构严谨有序,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进一步抒发情感,按时间与情感脉络布局,层次分明。语言优美,用词精准,“瘦骨”“影碎”等生动描绘残荷形态,且富有节奏韵律。
此词在继承柳永羁旅词传统的同时,融入了个人化的秋荷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与情感表达能力。
顾意 於莲花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