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焰照海峽》
作者:吴军久
1949年的秋光,把基隆港的雾霭浸透。您怀揣信仰的火种,踏入被白色恐怖笼罩的孤岛。
吴石——这个镌刻在民族脊梁上的名字,宛若一柄淬火青霜的宝剑,在时代的黑帷上划出凛冽光痕。作为您吴氏血脉的延续,我常在岁月长河驻足回望,每次凝视,都能听见信仰的脉搏在时空深处轰然作响……
您本可安坐福州城头迎接黎明的号角,继而,在福建的圈楼里尽享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但是,您却在命运的岔路口择定最荆棘的路口。
国防部次长的委任状于您,不是青云梯,而是潜入龙潭的通行证。于是, 您将慈母的叮咛匆忙压进箱底,让统一的渴望化作深夜窗棂上的剪影,那些墨迹未干的兵力部署图,是您献给新生政权最有价值也是最最沉重的厚礼。
海峡的波涛日夜吟唱着乡愁,您的目光却始终跨越浊浪,因您深知,彼岸的青山绿水间,无数双眼眸正守望着破晓的晨星。
当朱枫携着组织的密令翩然而至,你们组成的“东海情报小组”,恰似一对穿云破雾的信天翁,在铜墙铁壁间展翅翱翔。每次情报交接都是与死神的共舞,每个暗号眼神都承载着民族的希冀。
您以钢笔作戈,以胆识为甲,那些浸透智勇的密信终成劈开东海迷雾的利刃,让红旗在舟山群岛猎猎作响。
叛徒的阴影比夜色更浓。当镣铐扣上手腕,您眼底仍燃着不灭的火种。在台北马场町的刑场,您以脊梁撑起共产党人的铮铮风骨,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誓言,化作天穹永恒的绝响。您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信仰的重量,让革命之花在血沃之地灼灼绽放。
七十年弹指而过,海峡的风早已抚平战火创痕,而您播种的信念已在神州沃土亭亭如盖。作为您的后来者,我懂得您以生命守护的不仅是版图的完整,更是镌刻在华夏基因里的家国图腾。您的精神如不坠的赤焰星,永悬海峡天穹,为逐梦征程标注永恒的航向。
吴石先生,您不仅仅是全体吴氏家族的耀眼荣光,您更是中华民族脊梁的象征和分量。您如灯塔照亮迷途,如春涧温润心田。在这山河无恙的岁月,我们将以不息的奋斗传承你的火种——这盛世,终不负你所愿;这金瓯,必将永固无缺!
哈尔滨.老久 2025.10.22凌晨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