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米阳光
家住东北,岁至中年。这片广袤的黑土地,四季分明,冷热均衡。此刻正值深秋,落叶纷飞,难免会有点滴凌乱。冬日里素雪皑皑,天地一色,最是契合我这颗偏爱安静素洁的心。世人常道,中年多纷扰。而我却甘愿在喧嚣之外,守一方宁静,写几行文字,看云卷云舒,乐哉与世无争。
自然不争,一直是我心底的澄澈与安宁。年轻时或许也曾意气风发,如今才深知,“争”字太沉,易染尘埃。正如那片静默的白桦林,不争春日之华,不羡夏日之盛,只在秋风中展露一身金黄,于冬雪里挺立一身风骨。我亦如此,看淡了名利场的浮沉,放下了无谓的比较。别人的风光也好,得失也罢,于我皆是窗外的风景。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历经岁月淘洗后,内心生出的淡然与笃定。稻盛和夫曾说:“一个女人,若能在三件事上保持安静,说明她真的很强大。”在别人的私事上保持安静,尊重界限;在得失起伏时保持从容,不诉苦、不张扬 ,保持安静。浮躁往往浅薄,自以为是的焦点,实则只是闹剧的主角。每一次急躁冲动,都可能成为他人的笑柄。这份“不争”,是修养,更是守护内心安宁的篱笆。
晨光漫过窗棂时,总有人为碎银几两而奔赴战场;暮色浸染天际时,又有人对着未完成的明天而辗转难眠。我们总在追逐完美的路上跌跌撞撞,却忘了生命最本真的模样,恰是自洽与清欢交织的韵律。愿与世界温柔相拥,独处是禅意的修行,亦是我灵魂的滋养与丰盈。东北的冬日漫长,恰给了我更多向内探寻的时光。此时的东北,室内已供暖,温馨的小楼,一盏清茶,一卷好书,便是最奢侈的享受。远离不必要的社交,让圈子回归“素净” 。不必强融的热闹,不必假意的寒暄。一两个知己足矣,谈天说地,或相对无言亦觉自在。这份独处,不是孤寂,而是丰盈。在寂静中,能清晰地听见内心的声音,感受思绪如雪花般飘落,再沉淀成笔下或深或浅的文字。独处时,更能体味“不弃”的真谛——不弃对生活的热爱,不弃对美好的向往 。无论是窗外纷飞的雪,还是案头新开的绿植,细微处的生机,都足以点亮平淡的日子。
素心净己,足以显示生活的本真贵气,便为我所爱。它非寡淡,而是洗尽铅华后的通透与质感。情绪求素净,不为外物轻易扰动心湖,保持一份平和与清醒 。欲望求素净,知足常乐,所求不多,珍惜当下拥有,不为“求而不得”所困 。生活亦求素净,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衣物不必奢侈,舒适得体便好;居室不必豪华,整洁有序、一尘不染,便是最大的舒适。这份素洁,是我所谓中年女人沉淀下的“贵气” ,它不张扬,却由内而外散发着从容的力量,如同雪后初霁的天地,纯净而开阔。
此生爱好不多,诗文练笔是我心泉的流淌与寄托。闲来写点文字,是我与这世界、与自己最深情的对话。笔尖流淌的,是雪落无声的静谧,是灯火人间的温暖,是对生活的点滴感悟,是对率真性情的坚守。不求闻达,不为传世,只愿将这份北国的素洁心境,将中年特有的澄澈安然,化作墨痕,留给时光。写作本身,就是一种“静享内心安宁”的方式,是我与自己灵魂的独处与和解,也是对无争岁月、素简生活最好的注解。
家在东北,心向素洁。我这率真的个性,如同北风般干净豪爽;这安静的喜好,如同雪野般纯粹淡然。中年于我,非暮气沉沉,而是寻得了生命最舒适的节奏——不争不扰,不弃热爱,不求浮华。在素净的日子里,读书、写字、看雪、观心,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凡中见真意。这便是我的江湖,一片宁静素洁、率真自在的北国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