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

.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
记录与传承:档案馆工作感怀
.
【龙毅鹏】
.

(湖南省邵阳市档案馆)
.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也是文明绵延的见证。真正有价值的馆藏,在于它能多维度、生动地反映社会变迁与人文风貌。作为市级档案馆,仅收藏机关单位的文书档案是远远不够的,唯有致力馆藏多样化,不断丰富馆藏,才能展现出档案馆的特色,并为编纂经典档案书籍、传承历史文脉,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需改变过去守株待兔的惯性思维,开阔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路径。
迁入新馆六年来,邵阳市档案馆主动走访征集,收藏了不少社会名人的实物档案,收集各类书籍资料近800本。这为2021年邵阳党史陈列馆的顺利开馆默默做出了贡献;为《百年风华——邵阳红色档案记忆(1921—2021)》的快速出版,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正在编纂的《宝庆码头》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耕耘便有收获。但在欣慰之余,我们也伴随着一份深沉的感怀。特别是在征集一些特色档案的过程中,一些受访与捐赠的老同志相继离世,让我们深感历史的厚重与抢救性征集的紧迫,更深感肩上传承责任之重大。
2019年6月,我们前往中西医结合医院看望并采访湘中二支队的老同志辛立文(89岁),单位带去了800元慰问金,并在《邵阳日报》为他作了特别报道。未曾想,他于三天后安详离世。
2019年6月,我们赴大祥区佳慧超市后栋采访武术大师彭廉泉(91岁)。他亲眼见证了解放军进入邵阳城和枪决大土匪陈光中等历史场面,还生动讲述了“李书文八极拳”第二代嫡传人李萼堂的珍贵往事。采访当日,他精神矍铄,侃侃而谈三个小时,滴水未进,并现场演示武术动作。后不幸染病,他于2022年逝世。
2019年6月,我们到邵东市采访南下干部王德仁(93岁)。他是辽宁铁岭人,曾在辽沈战役中随部队投诚,后参加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屡立战功。采访时,他向我们展示了印有林彪、罗荣桓、邓子恢、谭政、陶铸署名的立功证书等珍贵资料。我们随后邀请其单位老干部召开了座谈会。同年8月,《邵阳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隐功淡名照初心——记邵阳“张富清”式离休干部王德仁》。文章见报两个月后,王老逝世。其子特向我们索要了6份报纸以作纪念。
2021年5月,为筹备邵阳党史陈列馆开馆,我们前往原邵阳市委副书记屈家海(86岁)家中采访,征集了他的几件珍贵实物档案。其中一张他参加1990年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时与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合影,极具历史价值。这些资料已用于党史陈列馆展览。屈老于三个月后逝世。
2021年,曾担任邵阳县、城步县县委副书记及省环保局副局长的路福贵(90岁,离休干部,居天津)得知我们在编纂《邵阳解放》一书,便将本人所撰《我的南下》(内部版)书稿寄赠我们,内含多幅珍贵原始照片。我们在《邵阳解放》(内部版)中为他设一专版,并寄赠成书给他。路老在收到书籍后两三个月与世长辞。
诸如此类的情形还真不少。市档案馆征集这些老同志及其他社会名人的实物档案,本意是为充实馆藏,为后世留下值得铭记的历史见证。我们每次走访都会略备薄礼,并敬赠印刷典雅的捐赠证书。我们时常感慨,或许在一些老同志人生的最后阶段,还是非常想见见党组织,聊聊过往的。我们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恰成了他们历史记忆的聆听者与保存者。特别是卧病在床的辛立文老同志,我们在其临终前完成了采访记录,思之令人动容。
一次与友人闲谈,提及此事,对方半开玩笑道:“你们一去征集,老先生便不久于人世,怕是‘缘分’太深。”我们听罢,唯有苦笑。我们的本意是为历史负责,竭尽全力在时光流逝前,记录下这些即将随时代消逝的珍贵记忆。我们深知,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些老同志均已年至耄耋,正因如此,我们的工作更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意义恰恰在于能在老同志们离去之前,将他们承载的故事与精神及时留存,传之后世。
这正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信念与担当。(2025.10.21)
.

(洪江古商城太平宫宝庆会馆大门 )
.
【作者简介】龙毅鹏(1968- ),男,苗族,湖南绥宁人。湖南省邵阳市档案馆党组书记、馆长,一级调研员。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龙毅鹏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