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思归客,笔墨写春秋——在思归客诗词学会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文友、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只因心中共同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归家之路。我们来自四面八方,却因同一个梦想相聚于此——用笔墨书写人生,用诗词温暖灵魂。
这座灯塔,不仅照亮了我们回归文学家园的路,更以其温暖的光芒,吸引着中华大地的英才贤士。我们思归客诗词学会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向每一位怀揣文学梦的游子敞开怀抱,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年岁几何,这里都有一个属于你的温馨港湾。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文章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正能量的传播者。正如古人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篇佳作都承载着我们的青春活力,阐述着生活的百味人生。我们以甜蜜的文字滋养灵魂,以真诚的笔触碰灵魂品味生活,让文学与生活完美合拍,让个人与他人和谐共处,让身心在创作中得到顺畅与安宁。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百年来游子们的思乡之情。正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或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情告白,这些诗句穿越时空,依然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们思归客诗词学会正是要继承这一传统,让古典诗词的精髓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放眼今日,我们学会已成就了一片广阔的创作天地。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匠人精神,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境界;更培养"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博大胸怀。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只为让每一个文学梦想都能在这里绽放光彩。
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是思归的客。正如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所写:"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我们追寻的不仅是地理上的故乡,更是精神的家园。而这个家园,就在我们笔下,在我们心中,在我们共同营造的文学世界里。
让我们继续以笔墨为舟,以心灵为帆,在文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让我们把生活的酸甜苦辣化作灵感的源泉,把人生的起伏跌宕变为创作的动力。只愿我们每一个人,在文学的道路上,都能满载幸福与快乐;只愿我们的余生,因文学而更加丰富多彩。
谢谢大家!
杜瑞芝于10、21晚
寻路
杜瑞芝
神透体乏需调休
静时以文作轻舟
载梦归航觅灵魂安处
寺庙台阶上
香火裹着迷茫
暮鼓晨钟警不醒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不醒逐浪魂灵
求菩萨问佛祖
烟灰落尽剩空庭
一道灵光劈开昏浊
抬眼见世间新象
卧龙盘踞地铁上
驮着人群去圆梦
飞龙跃上高铁
穿越悬崖峭壁崇山峻岭
哈密云端建起发电站
派火龙衔来光明的种子
将诗行焊入大地脉络
点亮星辰
人海浮沉眼拙者抱怨
拿命挣来的钱
难买天堂劵
水不怨石择路而行
只愿接福音为露
化执念为溪
终成沧海
当心扉浸透甘霖
天堂
原在低头可见的倒影里
个人简介:杜瑞芝,笔名杜慧,甘肃省兰州市人,爱好文学,书写一部《人间天堂》自传体小说,一共七十多万字,因为爱好,笔耕不辍,整日沉浸在文海中,煮字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