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秋》(散文》
文/雁滨
行至广运潭畔,脚步便慢了下来。这里的秋是摊开在天地间的一幅长卷,需得用心去读。灞水瘦了,清浅见底,几片早落的梧桐叶在水面打着旋儿,像倦极的旅人,走走停停。岸边的芦苇白了头,在微风里摇曳,那姿态竟是谦逊的——它们知晓生命的荣枯,原不过是四季轮回里最寻常的章节。
忽想起少年时读欧阳修《秋声赋》,只觉肃杀凄凉;如今立在这水边,却品出别样滋味。秋哪里是衰败呢?你看那银杏明黄如金,枫树炽烈似火,它们用尽最后的气力,把生命燃烧成最辉煌的色彩。这哪里是告别?分明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信步至浐灞交汇处,水面开阔如镜,倒映着现代建筑明快的线条。古今在此交融得恰到好处——远处是“天朗东方”的巍峨,“天悦星辰”的璀璨,“贞观长歌”的浑厚,近处却是千年不改的灞柳风絮。历史与现代,在这秋光里握手言和了。
乘上灞河旅游专线,两岸景致如长卷般徐徐展开。行至清河川,水声潺潺,如谁在低语。几个老者在河边垂钓,静默如雕塑。他们的等待里,有一种超越时间的安详。我忽然明白,秋的慈悲在于它教会我们:收获与否,生命本身已是恩赐。
荞麦岭的秋又是另一番气象。漫山遍野的荞麦花正开得烂漫,那细细碎碎的白花,远看如一层薄雪,近观却似繁星落地。风吹过时,花浪起伏,如大地轻柔的呼吸。农人在田埂上抽烟小憩,满足地望着这片土地。春华秋实,原是世间最朴素的真理——你善待土地,土地必以丰收相报。这道理,都市里奔波的我们,已遗忘太久。
暮色四合时,拐进巷口一家火锅店。红油翻滚,热气蒸腾,友人相聚的欢语与碗筷的碰撞声交织成最温暖的人间烟火。窗外秋风渐起,窗内暖意融融,这一刻忽然懂得:秋的智慧,在于教会我们在清冷中创造温暖,在凋零里守护生机。
《淮南子》云:“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而我今日所见,何止一叶?我看尽了整个秋天的丰饶与静美。这秋色不仅在山水间,更在寻常巷陌、人间烟火里——在垂钓者的耐心间,在农人的笑容里,在朋友举杯的温暖中。
归时月色已明,清辉洒满肩头。秋夜微凉,心却是满的。原来赏秋不是看景,是读一首无字的诗,听一曲无声的乐,是与天地对话,与自我和解。生命如四季,有繁华必有萧瑟,有收获必有失去。而真正的成熟,是学会在丰盈时感恩,在清减时静守,在每一个寻常日子里,品出生命的真味。
这大概就是秋给我的启示了——不必悲寥落,不必叹匆忙,只需如这古城墙般,静默地立在那里,看云卷云舒,叶绿叶黄。内心笃定,便无惧岁月更迭。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