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朝芹老师《文心可见》连载(八十七)
心 声
1117
看上去一个粗手粗脚的大老爷们,竟然利用整整10年的业余时间,完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十字绣作品,另外他又分别完成了《万山红遍》《鸿运当头》《花开富贵》等数幅作品,装裱了挂在他儿女家的客厅里,这事你能想得到吗?之前我只知道他是一个乡镇中学的教师,只觉得他目光炯炯仿佛很有智慧的样子,只觉得他待人和善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记得住的人,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爱好而且具有执着的持久的毅力。之后,在与他的交谈中,我又发现这是一个喜爱读书、知识广博的人,近期他在自己家里专门布置出一间书房,要让儿子、女儿以及亲戚家的孩子在周末或假期里到他家书房里来读书。这位退休教师姓丁,姓氏的笔画很简单,可这丁老师却真的不简单啊!
1118
近日见到一位朋友,70多岁了却显得年轻人似的,很有精神气,让人十分羡慕。我就问他是如何养生的?是如何保持了这种良好的状态的?他介绍了一下几点经验,我想也可以推荐给朋友们做个参考借鉴。他坚持了以下几点:其一他坚持染发,虽然常有人说染发不好,但他说青葱之感会赶走暮气沉沉;其二是在着装上,还是要选择接近年轻版的,无论是色彩还是款式都不要太老气;其三是在生活上还是要不断提振精气神,要乐于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能给人啥事都不愿意再做的感觉;其四是要越发变得单纯一些,少些物欲,少些担忧,少些烦恼,更不要生气发怒,要回归童真状态;其五就是要继续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壮身之法;其六要培养自己的一项爱好,特别是与美学有关的,譬如书法、绘画、音乐、太极拳之类,沉浸在对美的追求中,自然也就“美化”了自己。最后,他笑着对我说他的这种年轻状态其实就是这样有意“装”出来的,我想这样的“装”是很有必要的。
1119
平时我不大进厨房,还真的不知道做饭炒菜的不容易,老伴在耳边常有抱怨辛苦的言语,我还真的没有当过真。有一天上午老伴因腰腿疼去医院针灸理疗去,就把做午饭的任务交给了我。我从8:30就动手,结果一直在厨房里站到11点多,才算能够坐下来歇一歇。我做了些什么呢?一是洗了地瓜、芋头和胡萝卜煮上一锅,二是切肉、炒肉,三是炒了一盘芹菜,四是凉拌了一盘青萝卜丝,五是洗了一把生菜。就这些活儿我竟然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当然我承认是自己手拙干得慢,但想想老伴儿常年累月如此的确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想提醒习惯于让老婆伺候的大老爷们儿,还真得好好改改习惯,一是要向一贯劳苦功高的家庭主妇们敬个礼,二是也要主动下下厨房或做个帮手。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也应该是大老爷们的写照。
1120
记得小时候在打谷场上学骑自行车,开始是要让大人在一侧或车后给扶着,并按照大人教导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学着、练着。等到不用人扶了,便飞快地骑着车绕起圈子来,心里很是得意,觉得就是学会了。有一位大哥走过来对我说:“你现在骑快了容易,但是你骑慢了我看看。”我有点不服气,便慢下来试一试,还真的就歪倒了。此后多年学习书法,却又有了同样的经历和教训。经过一个阶段的临帖和跟着相关老师学习之后,觉得写的有点样子了,便尝试着一次次在“创作”了,而这个“创作”却往往一发而不可收,为了展示给人看,书写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竟有了一个慢不下来的惯性了。可是,当我有机会看到真正的书法大家在创作时,发现他们竟是慢的,我这才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慢工出巧匠,拙老婆图快当”,在急于求成的快速书写下,往往是任笔为体,哪里会想到笔笔精到、字字呼应,哪里又会着意呈现笔法的变化趣味呢?所以真正的艺术佳作,都是慢功夫做出来的。创作书法,不仅篆书、隶书和楷书要慢,行书和草书也得慢,要体现出书写过程中的抑扬顿挫的变化节奏,要做到用笔轻重适宜、收放有度,才会有美的效果。
心 画
心 像
作者简介:殷朝芹,1963年生,山东临沂人,教育学者,儒家文化研究者。系山东省宣讲工作者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家庭教育专家团成员,齐鲁文化之星。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