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暗房
文/李元庆
颜料在调色盘上凝结,化作琥珀般的斑驳,
二十三年的蝉蜕,悬挂在画框边缘,
老胶片在暗房中显影,
朱红褪成蟹青,如岁月的胎记,
藤黄漫过母亲晾晒的棉布,
洇出银盐的褶皱,似时光的低语。
暗盒里沉睡的果核,悄然抽芽,
划开记忆的釉面,裂纹蔓延,
我们咀嚼着未成熟的酸涩,
直到舌苔上长出茶渍的结晶,
候鸟掠过晾衣绳,
抖落一串锈蚀的铜铃,叮当作响。
暗房深处,潮湿的河流漫过显影槽的边缘,
星辰便在晃动的液面上重新排列,
指尖蹭过显影液,留下淡棕的印子,像未干的时光,
我们俯身打捞,
那些被定影剂冲淡的指纹,
直到指缝间长出年轮状的根茎,
缠住那些正在逃逸的光,
将时光定格,永不褪色。
背景说明:
近日翻检旧物,忽然忆起年轻时亲手洗印黑白照片的往事。想来若你也曾身处那个年代,定和许多人一样,有过这样一段与光影较真的经历。
洗照片看似寻常,实则藏着不少门道,非得沉下心来不可。从让影像初显的显影、定格画面的停影,到固定细节的定影,再到反复冲洗残留药剂的水洗,最后经海波处理、硒调色收尾,每一步都不能含糊。唯有将这些工序一一做到位,一张带着细腻质感的银盐照片,才算是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