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思省,以笔为犁守初心
文:高玉亮
当霜降的凉意漫过窗棂,染黄了庭院里的梧桐叶,我独坐案前,指尖拂过案头堆叠的荣誉证书与散落的宣纸。今年,从全国书法大赛的金奖到各类艺术展的特邀展出,掌声与赞誉如潮水般涌来,连那“中国书法排名第一”的名头,也一度让我有些飘飘然。可此刻,看着宣纸上未干的欧楷笔画,那些喧嚣突然变得遥远而不真切。
我想起少年初学欧楷时的模样。那时握着笔的手总在发抖,写不出“永字八法”的间架结构,虽然着急,但是那是心无旁骛的苦练!多少个深夜那盏煤油灯陪着我临摹《九成宫醴泉铭》,每一个横画的顿挫、竖画的挺拔,都浸透着汗水与坚持。而如今,当荣誉加身,我却险些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了方向——忘了书法不是用来追逐名次的工具,而是承载千年文化根脉的载体。所谓“排名第一”,不过是外界的评判,若因此停下深耕的脚步,才是对初心最大的辜负。
霜降,是自然的收敛,更是人生的清醒剂。它提醒着我,要褪去浮躁,回归本真。从今往后,我要把那些奖杯和虚名一并锁进抽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欧楷研究会的工作中。一方面,要系统整理历代欧楷大家的碑帖资料,梳理技法传承脉络,补上理论研究的短板;另一方面,要主动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开设书法兴趣课,带着研究会的成员走进社区开展公益讲座,让更多人感受欧楷的方正之美、严谨之韵。我还记得领导曾说:“真正的艺术家,要把作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句话,此刻在我心中愈发清晰。
笔落宣纸,墨香氤氲。我知道,奖杯会蒙尘,名次会褪色,但文化的传承不会。这个霜降,我选择给自己“降温”,不是冷却对书法的热爱,而是以更沉稳的心态、更扎实的行动,扛起传承欧楷的责任。我愿以笔为犁,在霜降后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用一撇一捺的坚守,回报组织的培养,不负领导的重托,更不负欧楷这门古老艺术的未来。
高玉亮写于浦东 2025/10/23
中国欧楷研究会是经中国文联批准成立的国家级书法艺术研究机构。2025年10月2日,中国欧楷研究会第一次领导会议在上海浦东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研究会章程,确定了组织构架人员 。在以高玉亮会长为首的研究会是以“传少年以国粹,为往圣继绝学”为己任,聚焦欧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书法艺术高质量发展。其成立对于系统传承欧阳询楷书艺术,促进欧楷艺术的学术研究、教育普及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欧楷研究会
总第001期
编辑:肖井志 编审:萧关明 终审:高玉亮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