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咏秋菊
(冯延巳体.押第四部韵)
唐增虎(山东)
露染疏篱香暗度。
瘦影摇风,不与春芳妒。
冷雨敲枝犹挺住,
金英缀叶凝清露。
惯历寒霜侵骨处。
独抱幽贞,心向寒天诉。
待到群芳凋尽暮,
东篱绽艳添诗趣。


诗歌:《秋绪》
唐增虎(山东)
风把夏天的尾巴,轻轻扫进落叶里
枝头便沉了——
不是凋零,是把春天的绿
酿成了,沉甸甸的实
人生也像这树啊
攥着几个秋,就攥着几程风雨
苦是土,甜是露
一起浇着日子,才长出
又涩又暖的记忆
曾在春光里萌芽的爱
到了秋,反而更清透
像檐角的月,不慌不忙
照着往昔的峥嵘,也照着
此刻眼底,未凉的热
别谈什么红尘起落
初心是埋在土里的根
就算叶落成泥
也能从明年的芽尖上
再长出,笑到最后的风
这首《蝶恋花·咏秋菊》以冯延巳体创作,通过秋菊意象展现了孤高贞洁的品格。以下从词作结构与艺术特色两方面进行评述:
一、词作结构
上阕写形
"露染疏篱"以环境烘托,"香暗度"突出菊之含蓄内敛。"瘦影摇风"与"不与春芳妒"形成对比,彰显其超然物外的姿态。"冷雨敲枝"句通过逆境描写强化生命力,"金英缀叶"的视觉意象与"凝清露"的触觉感受交融,具现秋菊的清雅特质。
下阕写神
"惯历寒霜"直写其坚韧,"独抱幽贞"将物性升华为精神象征。"心向寒天诉"拟人化手法赋予主体性,与"群芳凋尽"的凋敝形成张力。结句"东篱绽艳"呼应陶渊明隐逸传统,"添诗趣"点出咏物词托物言志的终极旨归。
二、艺术特色
意象选择:以"疏篱""寒霜""东篱"等典型秋菊意象构建古典意境,符合传统审美范式。
声韵处理:押第四部仄韵(度/妒/住/露/处/诉/暮/趣),"住""诉"等入声字增强顿挫感,与词中孤傲气质相谐。
比兴手法:通篇不直接抒情,而通过"金英""幽贞"等物象暗示人格,体现"含蓄为词"的创作理念。
总体而言,该作守正有余而创新稍欠,但格律严谨、意象统一,不失为合格的冯延巳体习作。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