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恋花·秋色
——牧云凝雪
野色霜天黄燦燦,
落叶飘飞,漫洒流河畔。
波皱千层泥水浅,
风吹瘦柳枯枝颤。
不掩荒凉真实面。
冷冷清清,怎入游人眼。
换季自然光景变,
春华秋瑟寻常见。


《蝶恋花·秋色》
——牧云凝雪
远岭含烟秋未晚,
坠叶铺金,暗逐寒流漫。
岸柳摇空丝渐短,
沙鸥点破波心浅。
莫叹疏芜遮望眼,
雁字横天,带得云光转。
荣谢由来循岁序,
风前自把清欢捡。


《念奴娇·重阳感怀》
——牧云凝雪
霜染层林,正秋深、万壑丹黄交叠。
雁影横空牵远目,楚水吴山凝咽。
节序催年,杯酒酬菊,风过疏桐叶。
登临凭吊,古今多少豪杰。
遥想李杜诗魂,苏辛笔势,豪气凌霄阙。
世事浮沉如逝水,淘尽虚名浮说。
白发簪花,清吟寄兴,不叹韶华别。
且邀明月,与同醉赏烟雪。



这首《念奴娇·重阳感怀》以秋景起兴,通过层林尽染、雁影横空等意象勾勒出深秋的苍茫意境,继而借重阳登高抒怀,融合对李杜、苏辛等古典诗豪的追慕,最终以簪花邀月的洒脱收束,整体气韵沉雄而超逸。
上阕“霜染层林”“雁影横空”等句,化用辛弃疾“柳外斜阳,水边归鸟”的笔法,以自然景象暗喻时光流逝与历史沧桑;“节序催年”与“古今豪杰”的对照,则延续了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咏史怀古传统。下阕“李杜诗魂”“苏辛笔势”的并提,凸显对古典文学精神的继承,而“白发簪花”“醉赏烟雪”的结句,又暗合张伯驹“浮云看惯”的隐逸之思,形成豪放与旷达的张力。
全词语言凝练,意象密集,尤其“楚水吴山凝咽”一句,以拟人手法将山河人格化,赋予其历史厚重感,与“杯酒酬菊”的孤高形成呼应。尾句“与同醉赏烟雪”的邀月之举,既是对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致敬,亦透露出超脱尘俗的文人雅趣。
此词气脉贯通,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堪称重阳题材的佳作。词气脉贯通,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堪称重阳题材的佳作。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