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一个有星星的夜晚
吕海娟
一位爱好摄影的朋友说,他要请两位国内知名的天文、深空摄影师来我们这里拍星空,目的是促成星空小镇建设。
说是建设,不如说是“保护”。很荣幸,关东大地的深山老林里还有一个古风犹存的小村庄,这里依然是黄沙土路,木篱柴扉。零零散散几十户居民,依然恪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祖训,在四季中轮回,耕作散漫而又平淡的日子。因为没有被过度建设,夜晚,我们还可以拥有阒寂的、完整的星空,可以听蛙鸣,听虫唱,听春草拔节的声音,听雪花坠地的呓语,还可以追随月朔月望的脚步,伴明月松间,观星河灿烂。
有星星眨眼,有月光悄悄透过帘珑,有闪电撕破乌云……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没有路灯的日子,我们并不缺少光明。
在年逾古稀的母亲眼里,夜晚总是很明亮,因为有“月亮地”,因为天上总会挂一个“大漂月亮”。有时,小小的月牙就足够了,还有漫天的星斗。再厚重的乌云也不能完全掩盖星子的光芒。
从一弯眉月,到硕大银盘的圆满,从树枝间的逡巡,“明月别枝惊鹊”,到庭院里的铺陈,“梨花院落溶溶月”,月亮兢兢业业地把大地照亮,也照亮世间沉睡的万物。在乡下,与人最接近的植物,像樱桃树、李子树,它们的爱情总是安排在晚上,幽幽的夜光中,一树细小的白色格外惹眼,花香浓郁,花粉饱满,那些属于夜晚的小飞虫精灵一样偷偷潜入花心,在夜的幽光之中,替植物完成生命的赓续。母亲说,李子树是最害羞的一个,它的花如果开在月亮地里,就很难有个好收成。
李子树、樱桃树、沙果树、梨树……这些乡村里没见过世面的小家碧玉,它们要在星空下、眉月里成亲,繁衍后代,决不在明晃晃的太阳或是月光下眉目传情,因为藏着一份自尊与羞涩,即使最不起眼的果树结的果子,也都芬芳馥郁,香甜味美。
星星总是有很多隐喻,满天的星斗,是人类永也探索不完的秘密。每个人面对星空都有自己独到的认知。
读初中时,要去离家十多里路的外地上学。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钟表,夏天还好,母亲天一亮就起床,我上学总还来得及。冬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要起来做饭,有时睡得不知什么时辰,母亲就穿衣起来看星星,“三星打提喽了”,这时母亲不着急,离天亮还有些时候,“三星落了,天快亮了”,母亲烧火煮饭,我也赶紧起床收拾。直到今日,我还是弄不懂母亲所说的“三星”,母亲便把我带到院子里,指给我看。顺着母亲的手指,我看到三颗亮晶晶的星星排成一条直线,它们用哪种方式告诉母亲时间的变化,我一无所知。
也许,母亲所说的三星就是民间所谓的福禄寿吧,猎户座的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每到除夕,当人们吃年夜饭团聚的时候,这三颗星总是挂在天庭的最高处,因此村民还有“三星高照,新年来到”的说法。
小时候,最喜欢仰着脸数星星,看星星在天空上眨眼睛。长大后,最浪漫的事便是与心爱的人牵手在星空下,对着满天的星斗许下相爱一生相守一世的诺言。有一年春节,冷冽的大年夜,出门,见满天璀璨的星河熠熠生辉,又有烟花与爆竹与天上的星遥相呼应,忽然感觉自己飘起来,也化作一颗星,游离在天空与尘世之间。
听老人讲,地上有一个人,天上便有一颗星,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我们仰望天穹,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而那颗高挂的天上的星星,却一直忠心耿耿地守护着我们,直到我们生命消散,那颗星也便黯然陨落。
住进小城后,路灯和霓虹让我们丢掉了有星空的夜晚,抬头仰望,我再也找不到在母亲面前顽皮地“打提喽”的三星宝贝,甚至找不到星波汹涌的银河,看不到痴情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灯光越来越明亮,我们的视力越来越模糊,那些开在“月亮地”里的花儿,那些在星辉下披着幽蓝羽纱的小精灵们……它们不但逃离了我们的视野,逃离了我们的生活,也必将逃离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认知。
过度光照、光污染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让那些原本生活在星辉下的植物默默退出历史舞台,被人工培育的新品种代替。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是光污染给植物们带来了致命的伤害,严重搅扰了植物们的正常生活,是导致一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真正的发展建设不是钢筋混凝土和声光色的大兵压境,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一种生命呵护另一种生命,是生命之间的相互扶掖与敬畏。
给我们保留一个没有光污染的、有星光的夜晚,我想,这就是我们当前强调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