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乙巳年重九寄怀(词林正韵第七部) 文/田济儒
满眼高秋菊正妍,登临忍溯落花前。
白衣曾寄陶公酒,乌帽空怀孟客筵。
桑海换,岁时迁。雁书不到海西边。
未妨人比青山瘦,独抱孤云向晚天。
《思佳客·乙巳年重九寄怀》解析:
《思佳客·乙巳年重九寄怀》是以重阳节为背景的寄怀之作,融深沉的历史感、孤独的生命体验与时序变迁之思为一体。以下分层次解析:
结构与格律
词牌考证:依《思佳客》(即“鹧鸪天”)正体格律,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符合晏几道体“中仄平平中仄平”的平仄规范。词中“登临忍溯落花前”“独抱孤云向晚天”等句,平仄相协,押第七部平声韵(如“妍”“前”“边”“天”等),音调沉郁顿挫。
对仗与章法:上阕第三、四句“白衣曾寄陶公酒,乌帽空怀孟客筵”工整对仗,下阕“桑海换,岁时迁”三字对短促有力。全篇以“登临”起兴,结于“向晚天”的苍茫,章法绵密。
意象与典故
1. “白衣曾寄陶公酒”
化用陶渊明“白衣送酒”之典(《续晋阳秋》),喻友人温情或往昔慰藉。陶渊明重阳无酒,江州刺史王弘遣白衣人送酒,此处暗藏对知交难逢的怅惘。
2. “乌帽空怀孟客筵”
用孟嘉“龙山落帽”之风流(《晋书·孟嘉传》),以“乌帽”代指失落的雅集,呼应上句“白衣”,构成对仗,强化古今对照的孤寂。
3. “桑海换,岁时迁”
借《神仙传》“沧海桑田”之变,暗写家国身世之更迭,与后文“雁书不到”勾连,暗含山河阻隔、故人零落之痛。
4. “未妨人比青山瘦”
反用李清照“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将“黄花”易为“青山”,既呼应重阳登高远眺的实景,又以“青山”喻沧桑不变的孤独,意象奇崛。
情感与风格
家国之思与个人哀感交织:
全词以“重九”为引,串联个人身世(“雁书不到”)与历史沧桑(“桑海换”),如辛弃疾词般沉郁慷慨。“独抱孤云”化用陶渊明“孤云独无依”,既是遗世独立的超然,亦是飘零无依的寂寥,达到“沉郁中见旷达”的意境。
时空双重悲慨:
登临忍溯”以空间(登高)触发时间追忆(“落花前”),结句“向晚天”将余晖与暮年心事绾合,似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苍凉。
词句详析
首句“满眼高秋菊正妍”:以重阳菊花起兴,明丽中隐伏凋零之忧,为后文铺垫。
结句“独抱孤云向晚天”:以孤云自喻,暗合陶潜遗世独立之志;“向晚天”三字余韵悠长,如王维“墟里上孤烟”的苍远,将悲慨升华为天地间的永恒叩问。
总结
此词熔典故、格律、意象于一炉,以重阳为载体,抒写对历史变迁的感喟与独抱幽怀的孤高,既有宋词婉约的细腻(如对仗、用典),亦含豪放词风的时空张力。结尾“人比青山瘦”与“孤云向晚”之喻,堪称全篇词眼,将个体生命置于苍茫宇宙中,完成对孤独与永恒的终极书写。
作者简介:
田济儒,原名田江,毕业于兰州大学法律系,籍贯甘肃省镇原县,从小喜欢文学,业余作家诗人。
在微信公众号上注册济儒诗苑个人博客,写的均是原创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小说,名人访谈,个人杂谈等等。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现居住在古都西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