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九旬践诺,一生为民
——赵泛野用生命终章续写大爱
作者:萧祖能 - 杭州

杭州市红十字会的遗体捐献登记表上,九十四岁的赵泛野写下“死后还能助人,我非常向往”。这笔力遒劲的字迹,是她为“一生为民”的初心画下的圆满注脚,更牵起了她跨越近八十年的奉献长卷。
1932年生于绍兴的赵泛野,自18虚岁投身革命起,便把“为人民”刻进了骨血。那时的她是革命浪潮里勇毅的“排头兵”:解放初期的战场上,打土匪、斗恶霸的队伍里总有她坚定的身影;19岁挑起土改工作组组长重担,20岁任黄泽区土改工作队委员兼巡回法庭副庭长,亲手执行枪毙大恶霸地主吕如汉,以铁血担当护得一方安宁,获评模范土改干部。即便文革中历经生死劫难,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也如寒梅傲霜,从未弯折——这份刻在骨子里的为民信念,早已为她晚年的捐献决定埋下伏笔。

离休后定居萧山,赵泛野的“助人路”仍在延伸。她以律师工作者身份扎根嵊州两所律所,成了孤苦老人、弱势妇女的“靠山”。为还受冤者清白,她翻山越岭查线索,上船下海取实证,让沉冤昭雪、财物归主。当受冤数十年的当事人含泪跪倒致谢时,她扶起对方的手,眼里映着的,仍是“能帮到人”的纯粹——这份对“助人”的执着,早已融入她的生活,为日后捐献遗体的选择筑牢了根基。

年过七旬,赵泛野又在文化公益与爱心捐赠中续写“奉献”。81岁接下萧山区老干部诗词协会会长重担,前后二十年间分文不取,还多次为诗协捐款计四万余元作为活动经费。她带会员看大桥、访故居、慰消防,记挂着每位成员的付出,给老会员贺寿、为病危者做临终关怀。而在诗词协会之外,她的爱心从未停歇:90岁时冒着风雨严寒为“春风行动”捐款1万元,出院后即刻为“公民爱心日”行动捐出2万元,为爱心校服项目出资1.3万元认领100套校服。她始终在“给”,在为他人的生命添暖,这份刻进日常的善意,让“死后继续助人”的想法愈发清晰。

即便在生活里,她也在诠释“向上与给予”。只读过两年半书的她,自学走进老年大学,练出获奖隶书,画的蔬果鲜活欲滴——她把日子过得热烈,也始终想着“能再多做些什么”。这位生活节俭、从不浪费食物的老人,在九十四岁时做出了最震撼的决定:不仅捐遗体、眼角膜,还捐所有可用器官,连骨灰都要撒向山林作肥料,“不占地方,还能养树”。早在2016年,85岁的她就已找到浙江省首个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室,完成了自愿捐献登记。

从青年战沙场护民安,到中年执法律帮人冤,再到晚年做公益暖人心,直至身后献身躯续大爱,赵泛野用一生践行着“为民”的誓言。那张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的字迹,不是终点,而是她“一生助人”最深情的延续。正如那些因器官捐献重获新生的人所感知的,这是生命的接力,更是一位老革命者用生命最后的力量,为“人民”二字写下的最动人答案。

江城子·晚照情长
作者:萧祖能
残阳铺水漾金芒,
晚风扬,鬓微霜。
缓步亭台,笑语落回廊。
半盏清茶谈旧岁,
星渐起,月初凉。
莫言暮色近昏黄,
历沧桑,更疏狂。
眼底山河,曾是少年场。
且把余晖裁作锦,
心未老,意悠长。
2025年10月26日


作者简介:
萧祖能 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
青年从军,执笔为戈,历任连队文书、营部书记、师政治部宣传科报道员,勤于海防前线锤炼文心,军旅笔墨常现各类报刊杂志;退伍后深耕政工领域,持高级政工师职称,主政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二十载耕耘自成章法;公门履职亦未辍翰墨,时评政文常见诸报端;花甲归林不改书生本色,执掌萧山区老干部诗词协会秘书长,融身省市区等各类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散文诗词过百篇散见主流媒体,字里行间咏颂家国情怀。名曰:瞬逝戎马铸忠诚,一纸翰墨绘丹青!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社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徐忠友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社长助理:李晓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10月27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