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七律
文/刘尚礼 编辑/谦坤
今晨微冷话重阳,
萧瑟秋风见菊黄。
跌宕人生思蜀帝,*
浮沉事业学刘邦。
仰天狂笑伤情事,
俯首低吟落日光。
先祖曾经沧海过,**
乾坤易变莫惊惶。
*刘备卖草席出身,几经生死波折,终在蜀称帝。
**先祖在中唐战乱时期,艰难曲折迁涉到广东。
《重阳》一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与历史典故的运用,抒发了对人生起伏的豁达胸怀。以下是对此诗的逐层解析:
---
首联:时令起兴,暗含沧桑 “今晨微冷话重阳,萧瑟秋风见菊黄。” 以微冷秋晨、萧瑟风起点明重阳时令,菊黄虽显节令之美,却暗含凋零意象。一“话”字既写佳节闲谈,亦隐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为全诗奠定苍凉基调。
---
颔联:历史为镜,自勉自强 “跌宕人生思蜀帝,浮沉事业学刘邦。” 巧用刘备与刘邦典故:刘备出身寒微而终成帝业,刘邦屡败屡战而开汉基业。诗人以历史豪杰的曲折经历自喻,表达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不屈与韧性,暗含“穷且益坚”的志气。
---
颈联:情志交织,顿挫有致 “仰天狂笑伤情事,俯首低吟落日光。” “仰天狂笑”与“俯首低吟”形成强烈对比,既有对往事如烟的豁达,又有对时光易逝的低回。一扬一抑间,尽显诗人矛盾心绪,笑中带泪的复杂情态跃然纸上。
---
尾联:血脉传承,格局顿开 “先祖曾经沧海过,乾坤易变莫惊惶。” 由个人际遇转向家族记忆,以先祖历经战乱迁徙的艰辛为精神依托。末句“乾坤易变莫惊惶”如金石掷地,既是对先辈坚韧的致敬,亦是对现世动荡的从容回应,将诗意提升至生命传承与天地哲思的高度。
---
整体赏析: 此诗最可贵处在于 “沉郁中见超脱” 。诗人以重阳秋色为引,借历史人物之酒杯,浇自家块垒。颈联的狂笑与低吟,暗合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与杜甫“白头吟望苦低垂”的沉郁;尾联化用“曾经沧海难为水”,却反其意而用之,以“莫惊惶”三字振起全篇,展现阅尽沧桑后的通透。家族记忆与个人感悟交织,使诗作既有历史厚度,又具血脉温度。
注:诗中用典自然贴切,刘备、刘邦之事迹与“跌宕”“浮沉”相呼应,先祖迁徙之注脚更深化了尾联的哲理,可见作者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