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散文)
文/沈巩利
在白鹿原下、辋川河畔,一座现代化的颐养中心正悄然改写关于衰老的叙事。
昨天,10月30日,周四上午,蓝田县养生协会执行会长蔺玉昌、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巩利应邀走进白鹿溪谷国际颐养中心。思语和仁杰两位热情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讲解。
从始至终,两位会长脸上都写满惊喜。蔺会长不禁感叹:“陕投康养的国际化标准理念,确实走在了前列。”
在这个寒意初现的秋日,白鹿溪谷却温暖如春,仿佛整个岁月的重量在这里都化作了轻盈的歌。
一、原畔新绿
白鹿溪谷国际颐养中心坐落于白鹿原下、辋川河畔。这里南倚白鹿原,北临辋峪河,东望大秦岭,俨然一个天然大氧吧。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43亩,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其中,国际颐养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共有900多个房间、约1600张床位。
作为陕西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旅居康养基地之一,白鹿溪谷与加拿大百年养老机构Baycrest合作,引进国际养老理念和服务标准,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全功能、全龄化、全需求的养老服务。
二、智慧栖居
跟随着思语和仁杰的脚步,两位会长首先被颐养中心的适老化设计所吸引。
无处不在的无障碍通道、一键呼叫系统,让安全无处不在。万余平米的娱乐治疗活动空间分布在各处,而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个一千平米的热带雨林花房——
百余种热带雨林植物在其中茁壮生长,空气清新,四季常绿。花房采用玻璃穹顶设计,阳光暖而不燥。老人们可以穿过小桥流水,在庭院里的长椅上休憩、聊天。
“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医院化’居住空间,让长者拥有家一般的温馨。”仁杰介绍道。营养餐食由专业营养师搭配,餐餐健康美味。
三、娱乐治疗
在地下一层,近9000多平方米的生活会馆里,一幅生动的养老画卷徐徐展开。
头发花白的张老师正沉浸式即兴弹奏钢琴。隔壁活动室里,老人们随着音乐节奏敲击非洲鼓,跳着优雅的舞蹈。
在手工室,一位老人展示着她的画作。“从一开始的不会画到感兴趣主动学着画,不过短短几个月。”思语指着墙面上的装饰画说,“前些日子,我们还为这位老人举办了专属画展。”
棋牌室和各种球类活动室内,纸牌、跳棋、象棋、麻将,乒乓球、沙狐球、桌球,应有尽有。在桌球室,一位87岁的老师虽然耳朵不好使,但球技一流,快狠准的进球引得阵阵喝彩。“来两年了,这里吃得好、睡得好、耍得好。”老师自豪地说,他已经收了两个徒弟。
“我们通过音乐、书画、手工、园艺、运动等百余种活动,丰富长者日常,达到全身心疗愈。”思语解释道,“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娱乐治疗’。”
四、医养结合
面对两位会长对健康保障的疑问,仁杰详细介绍了中心的三级医疗保障体系。
中心自建的医务室面积约800平方米,内设诊疗室、输液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康复理疗室、药房和检验室等常规科室。
“我们与蓝田县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从中心到医院车程不过3分钟。”仁杰说,“同时,我们还配备直升机,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绿色就医通道。”
每一位老人在入住前,中心都会为其进行专业的健康评估,为自理型、介助型、介护型、认知症等不同状态老人提供定制式服务。
五、三位一体
在参观过程中,白鹿溪谷负责人曾向参观的教师们介绍,白鹿溪谷构建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 的养生养老低密住区,创领西北养老新格局。
这一模式,正是陕投集团践行“为老人服务、为儿女尽孝、为企业尽责、为社会分忧”的“四为”理念的具体实践。
自运营以来,白鹿溪谷国际颐养中心凭借自身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及高标准服务能力,形成了“夏季避暑”与“暖冬颐养”两大特色旅居产品。四年来,年均客流量近万人次,避暑、暖冬专项入住超千人次。
六、岁月新声
“长寿≠老年时间变长,而是拉长健康的中老年状态;年龄大≠不健康,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娱乐治疗活动,让老人仍有所追求与成长。”思语向两位会长分享着白鹿溪谷的正向养老理念。
那位87岁的桌球高手老人的经历或是最好的印证:老伴走后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但白鹿溪谷颐养中心打破了他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在这里,他仿佛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在新的环境做新的事情交新的朋友,感觉每天都在学习和进步。”
"从过去的被动养老转向引导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增添生活情趣,白鹿溪谷正在实践一种从“养”到“享”的转变。"一位高龄舞者女老师说。
临别时,蔺玉昌会长握着思语和仁杰的手说:“感谢你们,让我们看到了养老事业的无限可能。”
白鹿溪谷的实践启示我们:衰老不是青春的敌人,而是生命的另一个篇章。在这里,岁月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化作了自由的歌唱。
当传统的“圈养式养老”依然普遍存在,白鹿溪谷却让每一位长者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和乐趣。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生命的全程?
也许,真正的养老,不是被动地等待时间流逝,而是主动地创造并享受每一个当下——无论年龄几何。
编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