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不丑陋
文/孟宪德
有这样一本书,书名曰:《丑陋的中国人》,作者是被李敖先生称为“国民党文学侍从之臣”的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此书一经出版,大为轰动,评之者曰:作者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了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劣根性(笔者按:人性的阴暗面,很中肯)。在书中,柏杨先生将造成这一切的症结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作者如是说: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最灿烂的时代,但是从那个时代之后,中国文化就被“(以孔丘先生为代表的)儒家”所控制,而这种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子孙后辈永远受感染,且持续不断,到今天都不能痊愈。
评论者说: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糟粕,从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那就是:中华传统文明是一个“酱缸”,一个“发酸发臭”的酱缸,而中华民族的成员(即作者笔下的“中国人”)则“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都是生活在这个“发酸发臭”的酱缸里的“酱缸蛆”。“故中国人概而言之曰:“丑陋的中国人”。而中国人丑陋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文化的酱缸发臭,使中国人变得丑陋。”
作者还在美国演讲时说“假定我把这本书写出来的话,可能要麻烦各位去监狱给我送饭,所以我始终没有写” 。
(笔者按:然而柏杨先生终究还是出版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并且在中国大陆一版再版,颇受欢迎,追捧者众多,柏杨先生也并没有因此而吃上牢饭,看来柏杨先生的话我们还是需要认真推敲一下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热情的歌颂了天堂一样的“美利坚”文化:“而在美利坚,童叟无欺早已稀松平常,美国人是一个喜欢帮助人的民族,‘我是不是可以为你效劳’并不只是油腔滑调一句应酬,而是剑及履及的一种行动。” “外国人有义务帮助我们(中国),不是经济帮助,而是文化帮助。……在座的美国朋友,请接受我们伸出的双手。”
还有美国总统选举的公平、文明——“美国总统竞选的时候,我们看到侯选人的辩论,从不揭露对方阴私,……中国人的作法就不一样,不但专门揭露阴私,而且制造阴私,用语恶毒。”
2
作为一名柏杨先生笔下的“丑陋中国人”,我不敢妄议美利坚,更不了解美式选举,但我知道美国有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他曾通过自己的小说《竞选州长》对美式民主竞选有过辛辣的讽刺,他笔下的美国竞选好像和柏杨先生的表述恰好相反,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谁说的更为真实呢?
马克吐温先生是地道的美国人,并于2006年,被美国《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100位人物的第16名,他应该不会恶意抹黑自己的国家吧!
(笔者按:然而那个才是真正的美利坚呢?天啊!请给我一双慧眼吧!不会美国的月亮——真的圆吧!)
柏杨先生以戏谑怒骂的笔调,历数国人的诸多缺点,还列举了美利坚的一众美德加以对比;从而更加彰显了中国人的丑陋,并把国人的这些劣根归罪于2500多年前祖宗文化,读来令人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此种论点颇受某些精英专家的认同,原来中国近代的落后、腐朽、丑陋不堪都是祖先造成的!我们都是这种文化的受害者!这种彻底否定中华传统文明的论调曾风靡一时,追捧者众多。
评论者说:作者要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痛心中国的 “酱缸文化”,反省中国人的“丑陋”,就是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
(笔者按:好像效果不太好,倒是有些人挨了骂,反而很受用,好像自己不是中国人,只骂自己的祖先、同胞、兄弟姐妹丑陋无知,只恨自己生了这副臭皮囊,徒增了一些自诩高人一等的“恨国党”。)
毫无疑问,作者所批判的诸如“窝里斗”“不能团结”等劣根性,在近代中国表现的尤为突出,确属人性的阴暗面,恐怕这也是一切种族在某一历史时期都曾有过的状态(比如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伟大的美国南北战争),而非中华民族就是先天的劣等民族,洋大人就先天优越。知耻而后勇,一个真正的文化斗士,最应该做的是教育国人反躬自省,自强自立,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板,而不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鼓吹“洋人优越论”。
3
我们知道,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一脉相承传承至今的文明,其它三大文明古国均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了。纵观中国历史,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会涌现出一大批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挽大厦于将倾,救民族于水火,使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延续至今。
然而,就是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并曾领先世界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缘何到了近代,就成了“丑陋、愚昧、劣根”的代名词?而同属中华文明圈的日本却为何又是进步的、文明的?
听说过这样一则笑话:有留洋精英人士说“日本有阳明心学,所以日本进步,中国无阳明心学,所有中国落后”。殊不知“阳明心学”却是由我国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所开创,就因为“阳明”二字颇似洋大人名讳,就误认为是日本所独有,岂不可笑!
有人反驳“中国文化丑陋论”说:“自己不争气,却怪祖先”。柏杨先生却说“有梅毒的父母,生出个梅毒的儿子,这不怪我们的祖先,要怪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
说祖先的文化先天就有梅毒我不敢苟同,然而现实中的“梅毒”、“艾滋”,却大约、应该是由“文明而又先天优越”的洋大人带入中国的吧?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来探寻“以孔丘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明是否先天就具有“脏、乱、吵”、“窝里斗”“死不认错”等所谓的“劣根病毒”。
4
我翻开了最能代表儒学精神的《论语》《孟子》两本书,看到的却是“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字,书上写的是“仁者爱人,知者知人”,“温良恭俭让”。他们崇尚忠信、和谐,崇尚见义勇为、见危授命、安贫乐道、助人为乐,主张“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他们主张朋友之间应该“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勉励相互督促,又像兄弟一样和睦相处;他们主张“犯而为校”——别人犯言直谏,我们应当虚心接受,勇于校正自己的失误;他们主张言行合一、身体力行,教会了我们评价一个人应该“听其言、观其行”;他们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对这个社会有担当;……。
我还看到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我还看到了“安贫乐道,乐以忘忧”的人生信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我更看到了“发愤忘食”“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精神,和“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意识;我还看到了“君子求诸己”“克己复礼”的自律精神,“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大局观念;我还看到了“先富后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兴灭国、继绝世、来远人”的家国构想;我还看到了“足食、足兵、民信”的为政理念,和“文事必有武备,武事必有文备”“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的军事观念;……。
儒家还有“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和悲天悯人的儒者情怀。他们理想是“民富国强、天下大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践行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们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对“忠”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人之事,犯颜直谏”……。
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朴实节俭、见义勇为、安贫乐道、乐于助人、宏大包容、自强不息、集体意识、忧患意识、家国观念、以身报国、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集体人格,恐怕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年而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吧?!
5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与中国周朝同时代的古希腊文明又是怎样看待中国的,古希腊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源头之一,古希腊地区的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被认为是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可以这样说“没有古希腊文明就没有现代的欧美文明”。
然而在古希腊人眼中,中国却如“神”一样的存在,他们仰慕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是文明、优雅、富足的象征,正如被称为古希腊“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所描述的一样“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他们羡慕中国的丝绸之美,更憧憬那个被他们称为“赛里斯”(古希腊人对中国的称呼)的国度……。
其实,近现代以前,在整个欧洲人眼里,中国一直是文明、富足、安定、美好的象征,笔者不再一一列举。
即使到了18世纪,被人尊为“欧洲孔夫子”的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仍在他的哲学著作中这样评价孔子:“我认真读过他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伏尔泰视孔子为真正的哲学家,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决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孔子有弟子三千人,他可以成为强大的党派领袖,但他宁愿教育人,不愿统治人。”
伏尔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他认为中国人理性的道德和基督教教义的道德有本质的差别,是欧洲人所应追随的目标。他把在欧洲占据精神统治地位的天主教比作“两足禽兽”,称呼传教士为“文明恶棍”,认为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甚至直接以孔子的思想作为攻击宗教神秘主义的武器。(材料摘自网络)
(笔者按:看了这些,不知道那些鼓吹西方有“耶教”,所以西方强大的研究家们做何感想。或许正是来自东方的“黄祸”与“汉学”,才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催生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呢!只是狂傲的现代西方人不愿意承认罢了。笔者一己小人之见,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有人说,“伏尔泰崇拜孔子,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更做诗赞美(意译如下):孔子,真理的宣传者,你是指路明灯啊!你弘扬圣人之道,你悲天悯人啊!从不搞所谓的“先知者”那一套,信仰你的人啊!不分种族和国界。(笔者按:伏尔泰先生肯定想不到,他所崇拜的孔子,会被他的国人评为“中国近现代落后于世界”的最大背锅侠)
《论语》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此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去发扬光大,却陷入自私、保守、内耗、夜郎自大的怪圈之中不知反省,无视自己的短板,无视西方列强的崛起,故步自封,拒绝学习,沉醉在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之中自说自话,这恐怕正是导致近代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的根源所在吧!而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始作俑者与执行者,恐怕正是某些精英专家所鼓吹的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大帝、乾隆老爷子吧!(暂且不表,另文再讲)
6
纵观中国历史,真正尊崇并践行儒学治国理念的帝王又有几人呢?
自汉武帝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帝国取得了对匈战争的伟大胜利,并向世界发出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历史最强音。
曾说过“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的唐太宗李世民,遵循儒学的治国理念,开创了空前繁荣的大唐盛世。
而更多的封建独裁者,则大多沉醉于香烟缭绕的佛道长生遁世之学;或者只为“本阶级的一己私利”而谋;或流连于“奢华享乐”之中“沉醉不知归路”。他们所谓的尊崇儒者,只不过是为了想给自己的“岁月静好”寻几个负重前行的勇士罢了!
而那些真正的儒者却又境遇如何呢?
孔子倾其一生,颠沛流离,弘扬“文武之道”,而终不为俗世所用;
高歌着“民贵君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孟子,则被明太祖朱元璋赶出了孔庙,并把他的著作做了删节;
以儒学正统自居的荀子,带出了两个被后世称为“法家代表人物”的著名弟子韩非和李斯,而他自己却以讲学为生,终老兰陵,并颇为后世腐儒所诟病;
论述“老子长于养性,而不可以临危难”的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欲为圣明陈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唐代儒学领袖韩愈,因为直陈时弊,谏迎佛骨,险些被唐宪宗处死,后被贬至潮州;
被朱熹评为“宋朝第一人”的一代儒将岳飞,忠于民族,不计个人得失、精忠报国,却遭奸相秦桧构陷,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于风波亭;高歌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吟咏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绝命诗从容就义;
明代方孝孺因为不满朱棣篡位,惨被车裂于街市,并被夷平十族,连他的学生都惨遭杀戮;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先被权宦刘瑾追杀,侥幸保命,被启用后剿匪患、平宁王,却遭朝廷猜忌,死后又被削夺了爵位;
以一介儒生督师蓟、辽的袁崇焕,先后取得宁远、宁锦大捷,并炮击致死努尔哈赤,然而却于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被人罗织罪名惨遭凌迟处死;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他被害时,他曾拼死保卫的人们,(或是因受蒙蔽吧!)纷纷购买从他身上割下来的肉,用来生吃发泄恨意;……
据史书记载,袁崇焕在漫长的受刑过程中一声未发,不知他的心中是否也会有恨——恨侵略者的凶残与狡诈;我想,他的心中更多的应该是对这个民族的悲悯与爱吧!这也应该是真正的儒者所共有的胸襟与情怀!
(笔者按:一个令自己的英雄流血、流泪又蒙羞的时代,注定是一个灰色的时代。)
更有许多数不清的儒学之士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职守,默默奉献,为了这个民族负重前行……
孔子所倡导的儒学又何曾控制过中国文化,真正的儒者又何曾禁锢过人民的思想!他们只是在传承宣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发民智,引领改良社会风尚,弘扬人性的“真善美”,校正人性的“假恶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努力践行“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而已。
而那些读了几本书就自称为“士”的无行文人,和那些自称为“儒家”或被称为“法家”“纵横家”的政治投机分子,还有被孔子定义为“斗筲之人”的那些残暴愚昧而自私的封建统治者,又怎能代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呢?
说中国积极入世、强调改良社会的“儒学”愚民,而西方“耶教”绝对强调“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反而成了先进文化的象征,岂不让人费解!
7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不丑陋,柏杨先生所列举的一系列丑恶现象,也正是真正的儒学所力图革除的人性及社会弊端。
自由主义大师,台湾著名学者李敖曾对柏杨及其《丑陋的中国人》进行过严厉批判。李敖认为,所谓丑陋的中国人只是一种刻板印象而已,柏杨将一部分中国人的丑陋加诸于所有中国人之上,是懦夫的行为;李敖声称,作为国民党“文学侍从之臣”的柏杨才真正是丑陋的中国人。(材料来自网络)
更有批评者说:“柏杨大概是对着洋大人跪久了,连人家的鞋也能舔出香味了。”
无论是柏杨先生的追捧者,还是批评者,两方的言论都难免有失偏颇,但是,把柏杨先生所列举的一系列国民劣根性都归因于传统文化,自己有错,不加反省,反而去责备2500年前的孔子,显然是懦夫所为,这也正是柏杨先生自己所批判的丑陋行为之一!
真正的儒者面对批判的态度应该是“犯而为校”——虚心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而鼓吹“洋人先天优越论”的论调更是有点离谱!没有先天就落后的民族,只有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的人性!2500多年前,被时人尊为“圣人”的孔子曾这样身体力行过:“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何其广大与包容的胸襟啊!这才是我们应该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改其糟粕”,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舶来文化,我们都该如此;而不是洋大人的“脚气”也是香的,“奉其糟粕亦为圭臬”,我们的精华也是丑的,进而全盘否定中华文明,盲目的崇洋媚外。
这种妄自菲薄、跪舔洋人的态度,恐怕才是近现代中国最大的丑!
(笔者按:“一个人跪久了,连站起来的念头也熄灭了”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扯了裹脚布,穿上高跟鞋,并不能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任何“邯郸学步”式的变革,到头来只能是一枕黄粱!无根之木,何以参天!无源之水,何以成流!。朋友们,士不可以不弘毅!民族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脚踏实地,立足于本民族实际,重拾民族自信,重塑文化自信,自尊自立,奋发图图强,去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