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崔荣华:以舍为荣,因德而华》(散文)
文/沈巩利
从3万元借款起步到资产过百亿的企业集团,她用三十余载春秋诠释了一位女性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在西安凤城二路的凯鑫大厦里,一位优雅知性的女性常常工作至深夜。她是崔荣华,荣华控股企业集团的掌舵人。从1994年借资3万元创办菊林酒店起步,到如今拥有资产总额过百亿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她用自己的半生时光,诠释了“以舍为荣,因德而华”的深刻内涵。
创业维艰:从小酒店到大集团
崔荣华的创业故事始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原本被分配到陕西一家国有建筑公司的她,在国家出台鼓励企业员工下海经商政策后,毅然决定闯一闯。 1994年,凭借借来的三万元,她在西安创办了菊林酒店,这便是荣华控股的雏形。
赚得第一桶金后,1997年,崔荣华独辟蹊径地选择了当时备受冷落的西安北郊,成立了荣华集团的前身——西安凯发房地产开发公司。 随着EE康城、凯鑫国际金融大厦等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荣华累计开发建筑面积达400余万平方米,为3万余户家庭提供了人居产品和服务。
“要做好企业,必须先会做人。”这是崔荣华在企业发展中最深的感触。 正是这种朴素而深刻的理念,引领着她带领企业走过近30年风雨历程。
责任担当:企业家的社会情怀
在崔荣华看来,企业家与商人的区别在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她曾言:“企业,除了要面对员工、客户,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2008年,荣华集团承接池东村拆迁安置工作。项目启动不久,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西安市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谷。面对严峻的资金压力,崔荣华毅然要求企业 “克服一切困难,集中全部优势资源,保证村民按期回迁” 。 2010年11月30日,新房如期交付,村民敲锣打鼓迁入新居。
这样的责任感贯穿了崔荣华创业的始终。2010年,荣华集团积极响应陕西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与西安市鄠邑区胡家庄村“结对子”。 面对这个年人均收入只有1680元的典型贫困村,崔荣华亲自兼任扶贫办公室主任,带领团队探索出“党建+扶贫”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如今的胡家庄村人均收入达到了31800元,增长了近20倍,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这一模式还被复制到黄陵县,带动了多个村庄脱贫致富。
康养情怀: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
伴随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崔荣华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养老健康产业。 她提出“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以“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企业使命。
十年前,时任陕西省政协委员的崔荣华提交了一份“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的提案。 当时中国养老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 本着反哺社会的理念,2012年荣华养老公司成立。
经过十年探索与实践,荣华已打造了包含CCRC康养社区,市、区、街道公建民营机构,嵌入式小微机构,社区居家康养站点等全龄康养模式。 目前拥有社区服务站点50余个,在管床位5000张,年服务周边老人10万余人。
作为陕西省康养产业协会会长、终身荣誉会长,崔荣华带领协会制定康养产业行业规范,创建康养智库平台与康养融媒体信息平台,努力打造康养品牌。 2024年1月,荣华控股举办了“人才·共用·健康探索銀發經濟新生態”发布会,正式发布荣华大健康智慧养老生态圈,旨在通过科技力量和創新思維,为老年人提供更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崔荣华始终重视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的作用。在高层管理人员中90%是党员,员工中20%是党员。“只有抓好党建,才能更好地凝聚员工,促进企业发展。”这是崔荣华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信条。
2012年,崔荣华当选为十八大代表。 作为为数不多的民营女企业家代表,她感性地说:“我能来参加十八大,要感谢员工们不离不弃帮助我走过曾经的艰辛道路。”
回忆起参加十八大的经历,崔荣华说:“这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为我们民营企业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3万多字的十八大报告,她不知读了多少遍,最深切的感受是报告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勾勒了清晰的蓝图,再一次给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
慈善之心:反哺社会的大爱情怀
崔荣华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她始终认为 “追求社会效益比追求企业利润更加重要” 。
2011年5月,崔荣华发起并创立陕西荣华慈善基金会,支援西部地区乡村教育、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养老事业和农业产业扶贫。 截至目前,荣华集团累计用于扶贫、教育、新农村建设及慈善事业捐资捐物1.1亿元。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帮助养老服务机构纾困解难,荣华慈善基金会向协会捐款20万元,用于慰问养老服务机构从业者。 同时协会还积极号召会员企业捐资捐物,设立3000余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减轻疫情给养老机构带来的不利影响。
西商精神: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作为西安较早一批创业的企业家,崔荣华对西商精神有着独到的理解。她认为,今天的西安商人秉承着历史传统,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奋志经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富而不奢的精神。
创业23年,崔荣华见证了西安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她感慨地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自贸区挂牌、户籍政策放开的利好落地,西安投资软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政府服务意识提高了,见到企业之后的笑容也多了。”
对于西安举办的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崔荣华认为这是向世界各地客商推广西安的大舞台。 她表示,作为西商的一员,荣华控股将一如既往地带头拓展市场,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并将在养老事业、民生工程和小城镇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
愿景与追求:不懈奋斗的人生征程
面对未来,崔荣华带领荣华控股继续在康养产业领域深耕。2025年,作为秦商总会会长,她表示将围绕5项重点任务,联合富硒产业链链主企业举办富硒产业项目高端论坛、对接交流、培训、推介等活动,发挥全球秦商优势,为陕西省富硒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康养产业发展上,崔荣华建议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完善以政府引领、政府投资平台为主设立的养老服务担保公司,拓宽养老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解决养老类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担保措施难以落实等问题,让养老服务更丰富更有质量。
尽管已取得卓越成就,崔荣华始终不忘初心。她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家,我们应该不负党和政府所托,勇敢担负起改革发展的任务,在社会热点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需,把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地融合起来。”
哲理与启示:一位女性企业家的生命底色
崔荣华的人生经历给予我们诸多启示。从借资3万元起步到创建百亿企业,她展现了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从产业扶贫到养老事业,她体现了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
她曾说:“’以舍为荣,因德而华’,这不仅成就了崔荣华的事业梦想,更让她练就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 这种“舍”与“德”的精神,正是当今社会亟需的价值追求。
在崔荣华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女性美德与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完美结合。她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事业,以细腻温暖的情怀回馈社会,以高瞻远瞩的智慧布局未来。
这位不平凡的女性企业家,用三十余年的奋斗历程,书写了一部个人与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生动史诗。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在于积累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多少贡献;真正的美丽不在于外在的容颜,而在于内心的善良与担当。
向崔荣华学习,是学习她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向崔荣华致敬,是致敬她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需要的榜样力量——既有创新开拓的锐气,又有回报社会的担当;既有经营企业的智慧,又有兼济天下的情怀。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像崔荣华这样的企业家,以责任与担当为笔,以创新与奉献为墨,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编辑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