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央视总台11月1日凌晨最新报道,北京时间11月1日凌晨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日4时58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
消息面上,此次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对接、入住中国空间站,已经、并将继续创造中国航天新记录。
一一历史意义: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日4时58分,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中国空间站的舱门缓缓打开,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乘组指令长陈冬,与三名队员列队迎接新抵达的“天宫家族”成员。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6名航天员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并将在空间站共同工作生活5天,完成在轨轮换及既定任务。
一一技术亮点: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划破夜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11月1日3时2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此前是6.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整个交会对接过程运行稳定、控制精准。
一一作为交会对接的关键产品——对接机构,是一套机电差动式对接系统,可通过缓冲装置能够消耗不同位移方向的碰撞缓冲能量。
一一这次轮换的两乘组的指令长张陆和陈冬,其实早在3年前,就已经在天宫空间站里做过一次同样的交接。而现在,就像是历史的重演,3年前的交接再次上演。两名指令长曾于2022年首次实现太空会师,此次重逢标志着中国航天员常态化轮换机制的成熟。
一一从首次会师到第七次相聚,中国空间站已从“一居室”逐步扩建为“三居室”,航天员驻留条件显著改善。
一一回顾历次会师,乘组人员结构也反映了中国航天员队伍的发展: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包括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类型航天员。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乘组则由第二批和第三批航天员组成,平均年龄不到40岁,显示出航天人才梯队建设的成果。
一一 神州21号 携带6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进入中国空间站,其中就包括4只小鼠,这是哺乳动物实验样品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一一此外,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还将展开锂离子电池研究,为后续太空任务中锂离子电池研制和高可靠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一一空间应用系统,本次通过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上行的样品及装置总重量约63千克将重点开展“空间动物品系筛选与饲养关键技术验证”“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的关系”等3项生命科学领域研究;
一一在空间站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以及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任务。
笔者志清认同,神舟二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从“零”的突破迈向“优”的跨越。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正越走越稳、越走越远。此次任务是中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收官之战。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为此特赋《天净沙》为评为纪。
神舟廿一成功。
会师几度天宫。
对接时间骏雄。
首携鼠宠。
重逢张陆陈冬。
一一2025年11月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