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主办,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健康生活方式分会、北京信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方迅医生集团承办,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济南分公司协办的“2025年主动健康与疾病早干预研讨会暨生命源泉计划启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会长刘仁富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已将抗衰老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层面重点推进。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七大潜力产业,抗衰老位列其中。通过科学干预延缓衰老进程,不仅关乎个体健康质量,更对医疗体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
“衰老是成年早期(约25岁)启动的生理进程,25岁后细胞分裂、修复能力逐步下降,内在衰老悄然发生。抗衰老应从25岁前后开始。”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张百军谈到,而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抗衰老不仅能减少老年慢性病发生率,降低社会医疗负担,而且可以提升全民健康预期寿命,让老年人“健康长寿”而非“带病生存”。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张百军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累积衰老细胞。衰老细胞是停止分裂但未正常凋亡的细胞,会持续分泌炎症因子、促衰老蛋白等有害物质。只有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科学减少衰老细胞。”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健康生活方式分会副会长徐有心举例说,比如在饮食上少油、少盐、少糖,多吃深海鱼、坚果、新鲜蔬果;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等,以及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状态,通过定期体检、针对性筛查捕捉健康异常信号。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韩宝石表示,心血管中的衰老细胞,是诱发血管硬化、心肌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出现血压忽高忽低难以稳定、经常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夜间憋醒、脉搏不规律等情况时需警惕心血管疾病。他建议,心血管抗衰需要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40岁后每年查血压、血脂、血糖,有家族史者提前至35岁。
“虽然没有单一评估‘血液年轻度’的指标,但通过常规血液检查+血管相关指标综合判断,重点关注代谢、血管健康、炎症水平三类核心指标,是可以了解身体衰老状况的。”解放军总医院国际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医师马健提醒,真正的抗衰老还是要依赖于长期、持续的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优质睡眠和良好心态。血液净化是治疗特定疾病的医疗手段,而非抗衰老保健项目。

编辑: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