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的辽源市之七
在即将结束关于辽源市的几篇系列推文后,孤陋寡闻的我,面对一些网友的提问或建议,只能结合相关资料的查询或探讨,做些简单的补充与说明。
如前所述,辽源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是满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清代康熙年间,也就是1661-1722年,这里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到了1902年设县治,1952年更名为辽源市,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以“中国梅花鹿之乡”和“东北小上海”著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27.69亿元。
我们结合相关资料,来探寻一下这里的历史沿革与文化特色。
先看一下古代起源:青铜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是满族发祥地;清代为皇家围场,1878年开禁招垦,1902年设西安县和东平县(1914年东平更名东丰县)。
再看一下近代变迁:早在1929年的时候,这里隶属于辽宁省,1948年设西安市,1952年因与西安重名更名辽源市,1983年升地级市辖龙山、西安两区及东辽、东丰两县。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里的文化特色:首开人工驯养梅花鹿先河,获“中国梅花鹿之乡”美誉;拥有“中国琵琶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等称号;红色历史包括杨靖宇抗日活动及解放战争遗迹。
再来关注一下这里的现代发展,辽源是吉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袜业产业突出,2024年GDP达527.69亿元,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荣誉。
辽源市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其名称变更与历史沿革密切相关。
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历史沿革。
先说一下清朝时期:1619年,辽源全境被划为盛京围场,专为皇室狩猎用地。1878年,盛京将军奏请开禁围场,1902年在境内东西两侧分别设立西安县(今辽源市前身)和东平县,隶属奉天省海龙府。
再说一下民国时期:1914年废除海龙府,西安县改属奉天省辽沈道管理,同年东平县更名为东丰县。
解放后的1952年因与陕西省西安市重名,更名为辽源市;1983年升为地级市,并设立西安区。
关于名称的变更是这样的,西安县:1902年设立时取“长安盛世,西方安宁”之意,后因与陕西西安市重名,故1956年更名为东辽县。
辽源市1952年正式定名,源于东辽河发源地“辽水之源”的简称(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