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先驱》音频1
(纪实文学)先 驱
作者:王安润 朗读:沈虹

陈潭秋烈士
是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尚未成立的1951年,与审判小组成员一道,以法律的名义将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凶手送上断头台,并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此前,他师承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边区高等法院分庭庭长马锡五,办理了许多案子。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最大的收益莫过于学到了马锡五的精髓——审判方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在即,他奉命从古城西安来到天山脚下,开启司法事业之先河。从审判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凶手起,他始终忙忙碌碌,在第一线办案、治学、管理,并参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直到光荣卸任。

毛泽民烈士
他就是方立,新疆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现新疆警察学院)原院长、新疆第五届政协委员。
1
1978年,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我在报考志愿上工工整整写下:新疆政法干校(后来的新疆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眼前闪着大盖帽、红领章和白制服,仿佛梦寐以求的日子为期不远了。这绝不是做作,渴望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始于一次情不自禁的“壮举”。
那年我15岁,一个丫头子居然在我父亲做经理的团部商店向顾客伸出了罪恶的手,这还了的?再说,戴上“红卫兵治安小分队”袖标后寸功未立,这下可好,机会来了!那一刻我满脑子就一个想法,抓住她!可得手的丫头子转眼间没了影儿,我一个健步冲出商店大门,谢天谢地,一个仓皇逃跑的背影被我捕捉住了。跳上自行车,我拼命蹬了起来。没想到这“三只手”体力这么棒。追捕的刺激让我忘记了一切,一公里、两公里……那个丫头子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她想干什么?天色,转眼间就黑了下来。我一把擦去脸上的汗水,心想看你能跑多远?有一点是自信的,她跑不了多远,我这半大小子都体力不支,更何况她?我便继续追!判断是对的,约莫半个钟头后,那丫头子果然撑不住了,她从一棵沙枣树后狼狈不堪地走了过来,交出了钱包。全校表彰大会上,我萌生了今生今世做警察的梦。现在,就等着新疆政法干校向我敞开大门了。
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那位可爱的团场医院大夫在心脏一栏写下:右心高电压。我不懂什么狗屁“高电压”,但这三个字断送了我的美好愿望,将警察梦撕成碎片。我与新疆政法干校失之交臂。后来方知,右心高电压根本无关大碍,关键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说明文字,将非常敏感的心脏一栏撑得满满当当,谁敢造次?

新疆司法先驱方立画像
这个时候,方立就在新疆政法干校任教研室主任。很遗憾,我命运的轨迹没有与他交织,不然?可人生哪有什么“不然”,只有苦果一枚。
当孟校友戴大盖帽、佩红领章、着白制服回家度假时,我捂着被子整整昏睡了一天,吓坏了家人。凭什么?都是红卫兵治安小分队成员,他个儿没我高、成绩没我好,更不要说有我那样的“壮举”全校表彰了。此时,我已经来到开都河南岸的一所师范学校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警察梦不仅未泯灭,还愈燃愈旺。
学校一位高大英俊的体育老师被调入垦区公安局,大盖帽、红领章、白制服刺激得我要发狂。我虽不高大也不英俊,但有一腔热血和并非人人都能为之的“壮举”,岂能坐以待毙!我扣开局长办公室的门,他是我嫂子的亲姐夫。我以为有这么硬棒的关系加“壮举”,改个行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哪知道,我被他和我们校长的双重原则性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知情人悄悄透露,学校正准备将我这个年年优秀的班主任往政教处主任方向培养呢。这个时候,怎么会放你走?可我丝毫没有动心,大盖帽、红领章、白制服是我的目标,怎么会轻易改变呢?更何况,我对当官压根就没兴趣。
机会来了让我猝不及防,师公安处看上我了!那天,大盖帽、红领章、白制服的张处长找到我,拟调我去搞宣传,这让我喜出望外,终于盼到这一天了!他说:“你那篇侦破通讯《巴音布鲁克的枪声》写得不错,我这儿缺的就是你这样的笔杆子!”一个报社的小编辑如此受人待见,还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怎能叫我不激动?就在我哼着《少年壮志不言愁》收拾东西时,情况有了变化。说我的主管领导死活不干:“想得美,挖报社的人!”
我十分懊丧,但我是共产党员,组织原则是懂的。我就想啊,当年要不是那个该死的“高电压”,能与新疆政法干校无缘吗?看看孟校友,毕业后连续破获几起要案,已是堂堂垦区公安局副局长了!我哪一点不如他?
警察梦丝毫未改变,并化作强劲动力。1998年5月29日,我采写的长篇通讯《他为崇高使命而献身》在《光明日报》头版头题加编者按推出,在暴风雪中为保护国家财产光荣牺牲的监狱干警程建华、李卫东走进全国人民心中。从此,我对公检法有了全新认识,并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密切关注其动态、及时报道其新闻、追看电视剧《便衣警察》,成为我的重要内容,直到与大名鼎鼎的方立前辈谋面。

《光明日报》刊登作者王安润文章
2
那是2019年10月9日下午,在新疆石油学院家属院一栋普通住宅楼里,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方老。
紧握他饱经风霜的手,我久久没有松开。老人已九十三岁、双目失明,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表述准确,这是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刻下的痕迹。说到新疆解放初期那个轰动全国的公审大会,方老提到两个人。前者为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委员、新疆省人民政府主席兼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包尔汉;后者为时任新疆分局社会部长、公安厅长副厅长的刘护平。
1949年秋天,刘护平接到上级紧急命令:去新疆!
此时他是西北野战军二兵团第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驻武威军管会主任,刚刚破获一起敌特案件,撕碎了一张潜伏特务网,收获不小。去新疆的首要任务是:“寻回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的遗骸,缉捕所有残害忠良之凶徒,务必一网打尽!”

王安润偕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方立(中)
这年11月底,他风尘仆仆赶到迪化(乌鲁木齐)。新疆分局全力支持,人才任其调配。他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迅速组建了坚实可靠的人民警察队伍,审阅敌伪卷宗,部署侦查案件,全面细致获取线索,破获了多起特务案件,并通过被捕特务进一步得到线索:盛世才手下的伪公安管理处(后改为警务处)处长李英奇在津浦路跑生意,审判委员会主任富宝廉回到东北,监狱长张思信则在河西走廊一带做皮货生意……
电报,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各地,就六个字:请求协助捉拿!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护平和战友们心急如焚。寒冬过后,终于盼来了一封电报:张思信在武威落网!
当恶贯满盈的张思信被押至迪化,审讯连夜展开。这个昔日威风八面的监狱长,在刘护平的严厉追问和铁的证据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人是我们几个人杀的……”
他说的“我们几个人”就是李英奇、富宝廉、张光前和他。他供述:“1943年9月27日,盛世才下达了杀死陈潭秋、毛泽民等人的手令。在李英奇和富宝廉的指使下,我带人执行了处决令……”
张思信交代了残杀毛泽民、陈潭秋等烈士的细节和经过,刘护平和干警们怒火中烧,恨不得将这个禽兽不如的家伙碎尸万端!但是,刘护平很快冷静下来。我们不是国民党,一切得按法律程序走,惩治这些刽子手是迟早的事儿。更何况,烈士的遗骸还没有找到。新疆已经和平解放,早一天找到烈士遗骸,就能早一点让烈士含笑九泉,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各族人民一个交代。
这天,踩着“吱嘎”作响的积雪,张思信将干警们带到六道湾坟场,在一个荒凉无比的土坡下,他指认:“就埋在这里!”
6年多过去了,毛泽民、陈潭秋等烈士裸露无棺的尸体已是一片模糊,根本无法辨清是哪一位。刘护平他们眼含热泪,将烈士遗骸放入棺中,重新掩埋。
张思信的突破和烈士遗骇的找到,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李英奇和富宝廉还逍遥法外。当时光来到1950年8月,一个当年的狱友向刘护平报告:“有人在北京西单商场看到一个摆烟摊的人,很像是李英奇……”

老红军、新疆公安厅副厅长刘护平
刘护平心头一震,一分钟都不敢怠慢,立即拨通了北京市公安局电话,将这条非同小可的重要线索报了过去。北京市公安局迅速行动,成功抓捕了李英奇。同时,一个消息传来,富宝廉在辽宁抚顺被捕!
被押至迪化的李英奇、富宝廉与张思信汇合了,三人惶惶不可终日。
3
接到命令是1951年3月的一天。
那时,方立是迪化市法院审判员,书记员吴凤娥和他一起被抽调到专案组。
方老告诉我们:“这个案子先是由公安部门侦破、抓获,进行预审,然后公安厅预审处将李英奇等16名罪犯的预审材料交给了新疆省高级法院……”
审判委员会成立了!包尔汉担任此案审判长,副审判长是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迪化市市委书记兼市长饶正锡,新疆省检察院检察长刘奋生、公安厅副厅长刘护平等十多人作为审判委员会的审判组成员。
方老神色凝重地说:“这是我来新疆后在法院工作时遇到的第一个大案。审判委员会共设置了五个审判小组,我和吴凤娥这个组审讯的正是李英奇、张光前、富宝廉和张思信。公安厅转来的预审材料非常详细,凶手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等等,记录得很具体。经过多次碰头会后,各组开始分头审理案件……”

李英奇是他们组审办的第一个罪犯。盛世才杀人时都是由他监斩执行,他是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的凶手之一。被押送到新疆时,他时而装糊涂,时而推说是盛世才的指示,不做具体交代。后来在一件一件物证面前,他无可辩驳,才低下了头。审讯时,他已经没有了嚣张气焰,面对所有预审材料中的罪行,他都承认了。
张光前是伪公安管理处(后改为警务处)的副处长。审讯一开始,他就要求宽大处理。他总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上级的指示。”处处找借口推卸责任,有关他的预审材料他承认是事实,但避重就轻。一副十足的流氓相。
富宝廉是国民党从南京派来的,当时是伪公安管理处(后改为警务处)副处长,还是秘密审判委员会主任。这个委员会专责实施刑讯逼供,富宝廉直接参与对陈潭秋、毛泽民的残酷刑讯,是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的凶手之一。审讯时,富宝廉总是强调他是从南京来的,不是直接的凶手。他的材料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得不低头认罪。
对张思信的审理比较顺利,此前,他如实交代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的遇害实情,提供了其他凶手线索,也带人去六道湾坟场指认烈士坟茔,以求得宽大处理。他承认预审材料中的所有事实,并表示认罪。
那段时间,审判组全体成员牢记肩头使命,夜以继日地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吴凤娥正怀着孩子,没日没夜做记录,她从无怨言。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按法律规定的工作程序,严格时间要求,提高办案效率,全力做好这个重大的审判工作!
方老说:“在审讯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对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他们受刑遇害让我们万分悲痛。同时,对这些罪恶极大的凶手无比愤慨……”
从预审材料和审讯中,他们进一步理清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的遇害过程——
1943年9月27日夜间,李英奇和富宝廉来到迪化市小南门外天主堂,这里是盛世才关押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的特别监狱。他们对监狱长张思信出示了盖有盛世才大红印章的杀人手谕,命令张思信执行。张思信随即召集手下执法队行动,凶手们持棍棒和绳索守在监狱门口,头上蒙着黑布头套的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一被带出,他们一拥而上,用棍棒将烈士们打昏,再用绳子勒死,最后扔上了卡车……
李英奇、张思信交代说:“这是‘无声杀人法’,先用铁棍把人击昏,接着用绳索将其勒死,这样比较容易收拾现场。”

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被秘密杀害后,凶手们将尸体拉到迪化市郊外六道湾坟场草草埋了。面对凶手的惨无人道,大家无比愤慨!但仍然按照司法审判的要求和原则,根据已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到正确、合法、准确地惩罚罪犯。
在这个新疆第一大案子中,判决书举足轻重。关于判决书,方老记记忆犹新:“判决书的初稿是由新疆省高级法院的吴文周起草的。经过刘奋生、叶映萱等检法主要领导过目后,又要求我们将所有的审讯材料再核阅一遍,指定我写判决书的第二稿。我深知这份审判书的分量,特别是写事实、理由和判决的这一部分主文上,必须要站得住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尽管案件中犯罪事实的证据、运用的法律都很清楚,也要写明判处刑罚的理由……”
他是1946年考入西北大学法律系司法组的,大学期间,他就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1948年底,他由党组织安排去延安,并将姓名由李镜镛改为方立,在陕甘宁边区法院工作,有幸结识了马锡五并跟随办案。1949年5月,他从延安进入西安挺进支队,参加了解放西安的战斗。硝烟散去,古城西安回到了人民手中。紧接着,陕甘宁边区法院从延安迁到西安,组织上通知他重回法院,成为刑厅的主任书记员。1950年2月,陕甘宁边区法院改成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正当他将一腔热血和才华投入司法工作之中,一纸命令下达到西北分院。这年12月底,他奉命来到刚刚和平解放的新疆,被分配到迪化市人民法院任审判员。一到新的工作岗位,就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怎能不以万分严谨和超强的精气神投入判决书撰写?
经过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他撰写的判决书顺利通过,李英奇等16名罪犯全部被判处死刑,于1951年4月29日执行。
4

包尔汉主席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那天,迪化市人民广场人山人海,各族各界约八万余众参加了公审大会。
上午11点,审判长包尔汉宣布公审大会开始。检察长刘奋生、舒慕同用汉语、维吾尔语对乌斯满反革命案、凶手李英奇等反革命大屠杀案提起公诉。省高级人民法院接受控诉书达270多件,各界各方代表及受害者家属纷纷控诉到下午16:00。随后,包尔汉、饶正锡分别以维吾尔语、汉语庄严宣判:“……均处以死刑,当即绑赴刑场执行枪决!”
顿时,会场内外群情激愤。公安部队将死刑犯人绑处小东门外刑场,数万群众一起奔赴刑场,他们要目睹正义的子弹怎样射穿凶手的胸膛。“叭叭叭……”清脆的枪声,在四月的迪化上空回荡,宣告了一批罪恶灵魂的覆灭。
市民们奔走相告,无不拍手称快。据目击者回忆,当公诉人一一列举凶手们的罪状时,场内外鸦雀无声,八万多人凝神静气聆听。汗水沿着李英奇的鬓角往下淌,可他仍坚持一口咬定:“我要是早知道会变天,才不听盛督办的话!”

热泪溢出包尔汉、刘护平等人的眼眶。他们默默念道:“亲爱的战友们,你们可以安息了……”
这是一个影响重大且深远的公审大会,正值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产生了很大的震慑力。
1955年,参与杀害陈潭秋烈士的凶手之一的鲁炳林,在兰州一家电影院被认出。尽管他用爆炒的豌豆将自己烫成一脸大麻子,还是难逃法网。他供述了当年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等人的经过,被执行枪决!至此,参与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一众凶手全部落网。
作为此案的审判长包尔汉长舒了一口,公安厅副厅长刘护平又何尝不是如此?烈士含笑九泉,此案方能画上句号。
关于盛世才的残暴和狼子野心,包尔汉再清楚不过。早在1938年4月,他就被盛世才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监狱。在狭窄、阴暗、潮湿而又寒冷的牢房里,他坚持斗争。尽管受尽了酷刑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直至盛世才离开新疆,继任者迫于当时的形势将他释放。正因为如此,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狱中惨状,他感同身受。在审判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凶手时,他毫不犹豫地出任审判长,要为烈士们讨还血债!
新疆和平解放后,他曾对入党介绍人之一的王震谈到在法国的经历,十分动情地说道:“两种制度,两种景象,这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好!”
1983年6月,包尔汉继续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他对新疆的浓浓情谊溢于言表。这年9月,他专程从北京赶回新疆参加纪念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牺牲40周年活动。
光阴荏苒,匆匆步履。新疆一直是他牵挂的地方,尤其是为了新中国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图书《新疆五十年》
1984年2月,他的回忆录《新疆五十年》出版。书中他这样写道:“最使我难忘的,是他(指俞秀松)经常同我讲述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述党的历史,讲述毛泽东同志和他领导的长征,讲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正在形成的全民抗日局势。后来我在盛世才监狱里写了一首歌颂毛主席的诗,这同俞秀松向我介绍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功勋业绩是分不开的。”

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雕塑
俞秀松是与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一起,被盛世才杀害的。对盛世才及其白色恐怖有多痛恨,对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凶手就有多仇恨!这就是包尔汉,一个毕生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各民族的发展、繁荣和进步奋斗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
他是战士,更是一名激情满怀的时代歌者,曾写下许多著名的篇章——《天山万里故乡行》;《在列强的觊觎下——一抗战时期在新疆的一段往事》;《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留给孩子们的话》;《包尔汉选集》……
1989年8月27日,包尔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老红军刘护平,是1940年12月从苏联学习回国途中,与我党在新疆的全体同志一起被盛世才拘禁,后来又被关进监狱的。
在狱中,他与其他同志一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释放出狱后,他回到延安,参加了解放西北的战役,荣获“人民功臣”奖章。在中共新疆分局社会部部长、公安厅副厅长任上,他不辱使命!
中共中央西北局公安部副部长之后,他回到家乡江西省,继续从事所钟爱的政法工作,直到在政协江西委员会副主席岗位上卸任。
5
让方老略显遗憾的是,没能参加那天的公审大会,但他自始至终都非常关注这次公审。
他说:“因为我参与了审判李英奇等16人反革命案件,审判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盛世才在新疆曾大肆迫害共产党人,血债累累,激起全疆人民极大愤慨。新疆解放后,各族群众纷纷要求尽快查处杀害烈士这一案件。至此,我们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曹耘山、祁梓轩、张燕君、哈吉娜阿巴斯等在新疆大学校史馆进行参观
他多次来到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祭扫、缅怀安葬在这里的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他说:“革命烈士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将永远激励着各族人民……”
这天,采访完方老我陷入沉思。历史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盛世才选了投机,李英奇等人选了屠刀,而毛泽民、陈潭秋等革命先烈义无反顾地选泽了信仰。
当我将与方老的合影一一发在朋友圈里,顿时点赞如潮,摘录几条如下:
“我的老院长!”
“致敬,方法官!”
“功臣,让人尊敬的老前辈!”
这年12月20日,我在北京见到了陈潭秋烈士的长子陈鹄。他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一如既往地发挥着余热。几家卫视拟联合拍摄文献纪录片《一大代表陈潭秋》和电视剧《长天火种》,但均需授权。在愉快的交流和沟通后,陈鹄大哥在《授权书》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不仅如此,两三万字的纪录片脚本他细细修改,还将自己保存多年的珍贵资料相赠。为纪录片的真实准确,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对同行的朋友说:“不愧是烈士之后,让人肃然起敬!”
2021年6月8日,噩耗传来。方老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95岁。

我和朋友们惊呆了!还有22天,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纪念日。我们的党失去了一位久经考验的司法权威,却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公平正义的丰碑。遗体告别仪式上,政法界的精英几乎全到了。在哀乐低回中,我泪如泉涌,给方老遗体鞠了三个躬,恭恭敬敬送别了这位新疆司法战线的泰斗……不远处,苍松翠柏间的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墓碑庄严肃穆。
“脱离共产党可不可以?”
“不能脱离,气节还有,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地方为国家民族的,自有他的气节。”
这段对话,是毛泽民烈士被捕后的狱中答词,表明了坚定立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更是发出铿锵誓言:“我毛泽民无愧于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无愧于是毛泽东的弟弟!”
1938年,正是在毛泽民烈士的提议下,新疆大学红湖校区的第一栋教学楼——红楼开始修建,红楼之“红”,寄托着革命先辈们对这所祖国边疆高校的殷切期盼。
2023年9月28日,在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牺牲80周年之际,毛泽民烈士的后人曹耘山、祁天民烈士的后人祁梓轩、张东月校长的后人张燕君、阿巴索夫的后人哈吉娜阿巴斯一行,专程赴新疆祭扫前辈先烈。

广播剧《毛泽民》主创人员在韶山
2025年2月,系列广播剧《碧血丹心》之《陈潭秋》《毛泽民》启动,主创人员分赴韶山冲和黄冈体验生活。面对人潮涌动的毛泽东故居,我频频拍照,生怕有什么遗漏抱憾终身;置身黄岗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如血的花海中,我浮想联翩,与陈鹄大哥交谈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广播剧《陈潭秋》主创人员在黄钢陈潭秋故居
4月1日,写在天山上的碑文——第六批红色图书捐赠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陈潭秋烈士之子陈楚三、乔国桢烈士之子乔石等革命烈士后代现场捐赠了一批珍贵史料图书。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旭代表活动主办方接受捐赠。据了解,自2015年首批红色图书捐赠活动启动以来,现已举办六批活动,累计捐赠文献资料超千件。

陈楚三受邀讲授党课

陈楚三、吉新玉夫妇来到方立之女——自治区政协文史文化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李维青(左3)书房,一起查阅资料。
陈楚三还来到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祭扫、缅怀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他还专程探望了方立之女——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李维青。那一刻,两双手紧紧相握,握出血浓于水的情谊和赓续血脉的传承。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剧照
深秋时节,央视正热播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吴石、朱枫、聂曦等先烈们的传奇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笃地,一个沉甸甸的词汇跳上脑际——先驱。它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2025年10月12日于乌鲁木齐


作者简介:
王安润,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国家一级编剧。石河子大学客座教授,自治区艺术学院、塔里木大学硕士生导师。
兵团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兵团广播电视台原党委委员、副台长。
出版个人专著19部,其中,《沙海击浪》《在六分之一国土上》分获兵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担任主创的电影、纪录片、广播剧多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星光奖,及天山文艺奖、新疆电视文艺一等奖、新疆广播文艺一等奖、兵团“五个一工程”奖、绿洲文艺奖等。其中,《无罪》获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白金雷米奖”,《杰米拉》获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大奖,《我的阿恰》被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守护者》获电影频道收视率第三、市场占有率第四佳绩。《小白杨》、《血缘》分获第三届、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最佳作品奖和优秀编剧奖,《一路有你》获第三届戛纳微电影国际电影节大奖。
长篇报告文学《太阳迟落的高原》获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

朗读者简介:
沈虹,呢称叶子,新疆兵团人,曾长期从事电视新闻编辑播音工作,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百草园书店,诗词天地,中国农垦杂志,新华网<文艺创客>等多家平台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