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洛南设立公交站牌的民生意义
文/云蒙山人
10月的洛南,清晨凉意浸骨,河滨北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吊车铁臂正缓缓吊起一块白色公交站牌。“再往左挪两厘米,对齐路边的行道树!”4名工人戴着手套,一边指挥吊车摆放公交站牌一边固定底座,金属敲击声打破了街道的宁静。
这是2025年11月3日,洛南政协官网转发陕西政协《各界导报》记者王斌、通讯员王江波的署名文章《小小公交站牌立起民生“新期待”——洛南县政协提案助力解决群众等车难问题》。
读到此文,才意识到自己曾在10月15日发过朋友圈。可惜自己没有这样的新闻敏感,错过了这样好的选题。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结合记者的文章,笔者浅谈洛南设立公交站牌的民生意义。
一、彰显了建言献策的政协职责。
一份议案见忠诚。公交站牌的设立要从政协委员刘欣提出议案开始说起。2023年洛南县两会上,县政协委员刘欣提交的《关于建设综合型公交候车亭的提案》,直指洛南县公交车“乘车无序、信息不明”的痛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2024年暑期,在外务工的网友在“领导留言板”留言,企盼站牌成为“家乡名片”。
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6月,洛南县交通局联合县公安交警大队、城管局、城投公司等单位,对洛南县城区三家公交公司运营的6条线路、140个站牌进行全面设计,解决了过去城市公交招手即停的不规范问题。
二、树立了汉字故里的良好形象。
公交站牌可以说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风貌的一面镜子。洛南公交站牌显然匠心独具。
一条线路一首诗。看,钢化玻璃面板下,“5路、6路、9路”,公交线路图用不同颜色标注,除了首末班车时间,下方还嵌着一块洛南风景的插画,“汉字故里・康养洛南”的绿色字体格外醒目。
一座站牌一片情。“这材质抗风耐雨,用上十几年都没问题。”施工队长一边用抹布擦去玻璃上的浮尘一边说:“我们每天七点开工,争取本周完成最后12个站点的施工。”
三、凝聚了爱我洛南的磅礴力量。
一点变化见希望。无论是久居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是漂泊在外的洛南游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县城公交站牌的设立,既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每一位洛南人民值得骄傲的喜事。
一则微信表欣慰。正午时分,东门口站的新站牌下渐渐热闹起来。来城关街道中心小学接孩子的李梦瑶老人对着站牌拍照,随即发给在西安工作的孩子:“学校门口有公交站牌了,不用再拉着瑶瑶追着公交车跑了。”言语里满是欣喜。
四、营造了高效有序的乘车环境。
没有没有标示,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公交站的设立彻底改变了“乘客追着跑、司机没头脑”的现状,适应了人们的快节奏生活。
定点等车更方便。“以前等车就像猜盲盒。”在南门口站,63岁的张桂兰老人提着购物袋,指着新站牌感慨道。过去三年,洛南县因城市更新拆除旧站牌后,公交线路陷入“无站可依”的困境,十字路口随意停车、五百米内多次停靠的乱象屡见不鲜。
按站停车更安全。公交车司机赵师傅的感受更为直观。他驾驶的公交车刚停靠在新站牌旁,报站器就同步响起。“以前全靠乘客喊站,遇上下雨天视线差,经常停错位置。”赵师傅笑着说,“现在按站停靠,大家更守秩序了,单程也能省10多分钟!”
五、体现了勤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为人民服务”不是印在文件上的空话,不是刷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抓铁留痕的具体行动。洛南城区设立公交站牌,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勤政为民的价值取向,这才是他的最大的民生意义,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一个目标走到底。“这140多块站牌,每一块都对应着群众的急难愁盼。”洛南县交通局副局长陈列平在施工现场接受采访时说:“新的公交站牌主要以河滨北路、河滨南路、迎宾大道为主线,辐射华阳路、中甫街、小渠路、英华路等道路,站牌上不仅标注了公交线路,还嵌入洛南县各地美景和文旅宣传标语,让站牌不仅实用,还能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窗口。”
一扇窗口看未来。站牌虽小,意义重大。洛南城区的公交站牌,立起了洛南人民新期待,开启了美好生活新时代。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陕西商洛,自称云蒙山人。普通从业者,文学爱好者。有作品散见于纸媒和网刊。联系电话:13991446206(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