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家齐聚河头采风,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刘梅兰
10月29日,正值重阳佳节,河头镇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在平远县文联的指导下,由河头镇人民政府主办、平远县诗联社承办,县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及民俗摄影家协会协办的“走进大美河头,诗润乡村振兴”采风活动顺利举行。50多名文艺工作者深入河头镇,以笔墨与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挖掘本土人文自然之美。
沉浸式体验,感受河头人文底蕴
采风团首站抵达河头镇文旅中心“河头印象馆”。在这里,文艺家们通过图文影像与实物展陈,全面了解了河头镇的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随后,队伍漫步至网红打卡点“鱼鳞坝”,叠水潺潺与青山相映成趣,摄影家们频频按下快门,捕捉灵动瞬间。
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田心村,白墙黛瓦与田园风光交织,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丰硕成果。文艺家们走进向阳村陈学生故居,聆听先贤故事,感受红色文化的传承力量。沿向阳村“一河两岸”观景带而行,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致激发了诗联社成员的创作灵感,即兴赋诗者不乏其人。
生态与产业共融,文艺助力乡村振兴
午间,采风团走访“四上企业”永健庄园,品尝特色农产品,探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午后深入珠坑村,踏访马克思路古驿道,石阶苔痕与林间古道仿佛诉说着千年商贸往事,作家们细致记录民间传说,为文学创作积累素材。
登临黄田水库,碧波万顷、群山环抱的壮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在黄田自然保护区教育路径,茂密森林与生物多样性成为摄影家的焦点,民俗摄影家协会成员则聚焦于传统农耕器具与民居细节,留存即将消逝的乡土记忆。
以文艺为媒,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活动结束后,文艺家们纷纷表示,此次采风将创作视角深入基层,既汲取了创作养分,也见证了河头镇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中的蜕变。诗联社将组织会员创作一批诗词楹联,讴歌河头新貌;作家协会将组织撰写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描绘河头的人文之美;摄影家们则计划举办主题影展,全方位展现河头的美丽画卷。
河头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活动是文艺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通过文艺家的独特视角,河头的生态优势与文化底蕴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未来,河头镇将持续搭建文艺交流平台,推动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平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采风成果将于近期通过专题展览、文学辑录等形式向社会呈现,让更多人领略河头镇的独特魅力。




题黄田知青亭
韩世任
黄土清香,知识披荆开嫩绿;
田园秀色,青春作伴话沧桑。
再看碑刻有感
韩世任
半羡襟风半杂羞,
沽名碑刻欲千秋。
重阳又听千人颂,
更喜长河凤点头。
注:本人在十年前在河头各景点刻有诗联文碑记。


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河头采风有感
文/刘文龙
客到河头逸兴生,青峰翠幕自相迎。
鱼鳞波漾千层浪,田舍风传百转莺。
驿道曾留红军迹,糍臼频敲乡味浓。
珠坑一掬清泠水,已润诗苗无限情。

作者简介:刘文龙,
男,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基层小吏。自嘉应学院毕业后,便扎根平远从事基层工作。幼时即倾心传统文化,于文章写作、古典诗词、中医养生、传统武术诸艺持续研习,至今未辍,并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组织的相关交流活动。

秋游黄田水库
文/ 肖鹏
碧波万顷映蓝天,
两岸青山绿似烟。
逶迤幽经风引路,
闲愁散落枫林间。
知青亭即怀
文/ 肖鹏
湖中白鹭飞,波碧秋风微。
亭上望穹昊, 白云阵阵归。

作者简介
肖鹏:
男,广东省侨联作协会员,梅州市作协会员,平远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散见于《梅州日报》、纽约中文周刊《综合新闻》、《千岛日报》等报刊、网络平台。

一、
河头采风前奏曲
卓添松
梦里桃源在眼前,河头胜地景丰妍。
诸君舞动深情笔,谱写乡村锦绣篇。
2025.10.29
二、
采访全国文明乡镇寄慨
卓添松
天高气爽暖风扬,喜赴河头采访忙。
梦里桃源亲目睹,村中柳径蕴文章。
长堤十里神来笔,沃土三秋满载粮。
百姓安居勤务业,文明美誉恰相当。
2025.10.31
三、
瞻仰陈学生烈士故居
卓添松
踏入祠堂敬肃然,依稀感觉会先贤。
农民运动风雷起,怎顾头颅线上悬。
2025.10.31
四、
游河头新景点
卓添松
鱼鳞水坝亮村容,浅滩珠花戏逸龙。
作客河头留靓影,频生恋念感情浓。
2025.10.31
五、
丙子畲风光
卓添松
三华靓李丙畲鲜,爽脆清甜味卓然。
更喜初春观景色,山村满岭漫兰烟。
2025.10.31
六、
咏永健山庄
卓添松
四季幽兰馥郁香,轩宽室雅韵悠长。
农家菜色清新味,永健名牌誉满乡。
2025.10.31、
七、
游珠坑体验马克思路
卓添松
珠坑绿水润村民,果熟粮丰四季春。
古道崎岖多故事,旧时岁月诉艰辛。
2025.10.31
八、
游黄田水库有怀
卓添松
龙湖静谧漾清波,四面青山绿韵多。
步道幽深纯氧足,休闲愉悦欲高歌。
2025.10.31
九、
重阳围观打糍粑
卓添松
棰声脆响练甜糍,惹得清涎三尺垂。
往昔重阳乡俗事,今天大众感新奇。
2025.10.31
十
【中吕•醉高歌带过摊破喜春来】
贺河头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殊荣
卓添松
京城喜讯传来,名镇河头中彩。
万千民众皆称快,争睹芳容亮色。
村风纯朴充盈爱,诸事同心皆克谐。
喜逢党政施仁,众人辛勤努力,民富裕笑颜开。情满怀,持玮态,定再上高台。

卓添松简介:
格律诗爱好者。1976年毕业于华南师大生物系。曾在梅县地区师范、平远仁居中学、八尺林业高中、上举中学、田家炳中学、城南中学任教。任中学校长、副校长二十年。

重阳节河头采风寄怀
微尘
九九河头沐晓阳,松苍枫赤桂馨扬。
峰高雾敛秋峦秀,水碧林幽野兴长。
插菊遥思追靖节,题糕雅咏颂甘棠。
迷人胜景驰芳誉,落帽名乡共举觞。
参观烈士陈学生故居寄怀
微尘
故宅重修青史彰,英魂长绕此轩廊。
当年喋血摧枯朽,终古留名耀梓桑。
赤帜高扬承壮志,初心未改续华章。
登临不尽怀忠烈,浩气千秋贯昊苍。
题河头鱼鳞坝
微尘
水里银鳞闪闪光,俨然鲤鲫满河床。
已迷眼底丰收景,更喜身临魚米乡。
向阳欢歌图
微尘
青山碧水抱名村,紫气氤氲沐旭暾。
栉比琼楼环雅路,玲珑亭榭缀芳园。
晨歌漫舞心倾党,晚憩廊桥叟戏孙。
两岸风熏花竞发,人间仙境福黎元。
田心村长歌
微尘
其一
青山碧水抱名庄,杞蕊含芳四季香。
绿道穿云连广厦,朱檐叠影护长廊。
琴台笛榭升平调,剑魄诗魂浩气章。
最是田心风物好,天光云影共徜徉。
其二
灵源福地毓仙庄,德泽流芳百代长。
耕读传家承古训,忠廉立世振新纲。
荃荪土沃藏麟角,文武星辉耀帝乡。
墨浪千重连稻浪,风华绝冠水云疆。
贺河头镇荣膺全国文明镇
微尘
石马千寻奔万里,双溪十里唱高歌。
甘棠垂爱施良策,党建飞舟淌碧河。
事业振兴诸业美,民风整饬世风和。
文明硕果香飘远,含笑庶黎圆梦多。

作者刘福良
平远八尺人,大专学历,喜爱诗书画,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平远诗社常务副社长,作品常见于全国各地及市、县诗词刊物,著有诗集二部《微尘吟草》

重阳河头采风纪行
赖盛海
枫径通幽访古乡,新题红榜映晴光。
一河碧绕诸村美,六策精施百业昌。
认种嘉苗彰实效,探寻馆壁忆沧桑。
笔濡秋露裁清句,漫写山居入锦章。
注:河头镇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殊荣。
秋游黄田水库抒怀
赖盛海
澄湖似鉴映长天,竹影摇波漾岸边。
白鹭翩跹牵目远,红枫绚烂染山妍。
千畴稻浪奏丰稔,万户龙头引玉泉。
更上知青亭眺望,流连遥忆建功贤。
深秋写意(嵌句“菊酒何须频劝酌”)
赖盛海
万里长空秋气晴,丹枫金蕊半山明。
荻花夹岸风翻浪,竹影循江雁唤声。
菊酒何须频劝酌,兰襟岂必每留行。
满川云野尽宜醉,当驾扁舟箫笛横。

简介:赖盛海,中国古典诗词爱好者。
走进大美河头,诗韵乡村振兴。

十里水乡-河头镇采风行
文/张江莹
共约秋风欢意多,轻车笑语碧峰过,
清溪玉带翻云水,金穗黄畴涌浪波。
喜看农家更万象,乐听庭院闹琴锣。
甘棠垂爱施良政,美丽山村处处歌。
添字釆桑子.河头向阳行
(李清照体)
河头风采今重访,时正重阳。
时正重阳。漫步乡间、轻拂稻粱香。
山村美寨新颜展,焕彩篇章。
焕彩篇章。民众同心、致富路康庄。
观光河头水乡鱼鳞坝
一
亲水观光鳞坝行,潭中白鸭划圈鸣。
羽扬欢跃为何喜?许是呱呱憨笑迎。
二
生态山村云水乡,鱼鳞坝上好风光。
骚游遇采重阳菊,抢照频留意念长。
三
山青水秀入诗心,悦耳清音何处寻?
转见银鳞翻细浪,淙淙恰似抚瑶琴。
河头田心村张氏宗祠赞
祖德荫功世泽长,将军故里美名扬。
门前种榉证神兆,代有人才作栋梁。
注:1、将军故里的将军指张震将军
2、种榉为谐音中举
(田心村张屋人才辈出,将星闪耀,
有三将十八校尉的美名)
赡仰河头向阳村陈学生烈士故居
英年早殉万民仰,埋骨青山向太阳。
烈士初心终可慰,中华昌盛富而强。
珠坑村红军马克思路记慨
踏上珠坑登万仞,当年斩棘钻荊蓬。
翻身怎忘红军路,旧迹苔阶证伟功。
河头行.龙湖
茂林叠叠野禽啼,水面清漪惹众迷。
煜煜霜枫如赤炽,飘飘丹叶似虹霓。
人夸丽景频留照,鹤唳秋风疑恋嘶。
胜日龙湖多妙境,骚朋堪醉武陵溪。
知青亭感怀
一
留照湖亭沐夕阳,
互谈青少下林场。
遥看枫叶似霞起,
笑指如今鬓染霜。
(致敬上山下乡为建没水库、
林场奉献青春的知青们)
二
亭外湖林一望收,
霜侵露染满山秋。
知青血汗应牢记,
阵阵松涛尽朗讴。

作者简介
张光莹,广东梅州人。喜欢中华传统文化,
迷上宋唐风韵,推敲平仄格律……

走进大美河头 诗润
乡村振兴采风活动感怀诗词
谢钺兴
乙巳岁重阳草作
<一>
贺平远县河头镇荣获
全国文明镇感怀
河头名镇耀荣光,喜摘文明誉国彰。
绣户朱门循古道,清风正气溢天香。
茶甘李蜜农桑旺,绿水青山幽韵长。
党政初心开拓迹,宜居善治谱华章。
<二>
美丽乡村有感
时尚文明美名传,一河两岸画图开。
柳堤拂水摇青浪,黛瓦红墙映翠苔。
沃野农庄丰绮绣,渔舟唱晚载鲜来。
地灵人杰村声旺,盛世欢歌国运裁。
<三>
黄田水库感吟
翠拥平湖映碧天,银波遂浪惠农田。
渠分甘泽滋千径,库蓄清流润万烟。
鹭影翩跹生态画,游人忘返醉成仙。
初心民力功勋在,赤帜长扬岁月篇。
<四>
田心村清河堂今古风韵
明季庭瑃启宅华,清河脉衍映朝霞。
铁墩船地形藏秀,四线围龙势抱沙。
儒道传家承祖训,将星列校振声嘉。
书香门第新风尚,文化堂中续锦麻。
<五>
凭吊八尺事件
英烈陈学生故居感吟
文祠议事遇豺狼,九烈忠良映赤光。
履行初心身赴死,英名长记老家乡。
<六>
点绛唇·
马克思路古驿道
嶂叠云横,珠坑石径连闽粤。
赤痕犹热,曾输盐钨月。
今拓新途,史馆依林樾。
人争阅,卡通声彻,风里怀先杰。

作者简介:
谢钺兴,男,汉族,1958年6月生,籍贯:广东省平远县。中共党员,网名、老顽童,笔名、上善养心。平远县公安局退休民警,业余诗词、文学爱好者。现是平远县诗联协会、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诗词学会、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嵩岳诗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河头印象系列诗
杨棣良
1.河头风光
拦堤筑坝起平湖,叶逐微波戏彩凫。
笔绘水乡秋日景,光摇月影晚风酥。
入眸秀野惊新色,如梦清溪展画符。
远客频来终眷恋,山村万户缀明珠。
2.向阳村
两面青山抱水乡,平畴千亩稻金黄。
琼楼错落炊烟袅,翠竹参差涧濑长。
风雨桥头流雅韵,笙歌庭畔颂安昌。
祥和乐业家家富,远客频夸是向阳。
3.龙湖风光(黄田水库)
潋滟波光天亦蓝,水清如镜照烟岚。
泛舟湖上游人醉,堪比台湾日月潭。
4.网红打卡地鱼鳞坝
鱼鳞坝上顺流来,岸草沙阶作舞台。
共奏笙箫歌一曲,乡村诗韵任君裁。

简历:
杨棣良,男,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人。2008年加入梅州市楹联学会、平远县诗联学会,2017年加入竹韵汉诗协会,诗海诗词学会。2019年4月加入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多年来,作品发表在嘉应文学和诗海、竹韵、左岸、诗词天地期刊等全国各大微刊、本地诗刊,作品入选《平远历代诗词选》。现担任平远县诗眹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平远河头镇采风组诗
唐生趣经
(一)河头风光
双溪合抱翠微乡,竹影摇风稻浪长。
围屋石阶苔印老,盐商古道马蹄光。
春茶焙火烟如醉,秋柚垂枝露亦香。
最爱河头明月夜,远山渺渺水云凉。
(二)古镇晨烟
一湾碧玉绕村斜,两岸柚林扬白花。
水鸭晨游惊夜鹭,炊烟缭袅客人家。
(三)黄田春恋
河头一望碧波开,坝锁烟霞入画来。
最是橙红茶绿处,鸳鸯戏水共徘徊。
(四)湖滨枫影
一鉴天开翠玉融,群峰倒蘸水晶宫。
河滨枫影秋云醉,鸥鹭游湖赏碧空。
(五)红色传承
围屋犹存烈士风,农军赤帜映山红。
当年血沃河头土,化作春泥育后雄。
(六)古圩新貌
巧饰容颜焕古圩,新途如练接云衢。
公园舞动青春影,智慧屏前展画图。
(七)十里水乡
一河碧水绕村流,李白铃黄次第收。
最是风来香满径,桂华影里醉清秋。
(八)立体产业
茶李花开次第香,灵芝石斛映山光。
田畴种得春风满,采摘时辰客醉乡。
(九)休闲观光
鱼鳞坝上水云乡,民宿新添客梦长。
南粤森林清净地,休闲农业竞芬芳。
(十)璞玉新雕
客家传统隐山乡,赤帜曾辉旧战场。
文旅新风雕璞玉,河头古镇美名扬。
2025.10.29

作者简介:
唐生趣经,广东梅州客家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旅美三十多年,从事药品研发、药政和质量管理工作。曾作为“海外百名博士团”成员受国务院侨办邀请参加建国50周年国庆观礼。偕友在广州创立药品高端制剂研发企业。喜爱诗词,作诗自娱,以诗会友,坚持阳光、易读、合规、有趣四项基本原则。

河头秋韵
林琳
天高云淡景风柔,坝上鳞波逐细流。
堤畔苇丛轻曳舞,山歌婉转意悠悠。

作者:林琳,
平远县实验小学教师。一个快乐的“孩子王”,
一位文学爱好者。

河头镇“一河两岸”美景
文/林奎生
晨雾柔柔抚碧庄
悠然秋水绕村旁
鸭群游弋碧波荡
两岸繁花吐郁香
2025年10月29日

作者简介:
林奎生,1970年生
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理事
平远县作家协会理事
东石镇侨联副主席
《客家乡村故事》作者

乙巳重阳随平远诗联到国级文明镇河头采风
廖佐淳
茱萸鬓插上河头,菊绽花枝醉眼眸。
大雁随车寻故事,轻舟逐浪赏金秋。
黄田锦绣多风景,集市文明少傕流。
硕果丰盈香四溢,山清水秀韵长留。
黄田河恋歌
廖佐淳
河头水静浥轻尘,两岸林间鸟语频。
毓秀孕青枝展翠,凝情富韵叶含春。
清流载月千峰聚,浣女淘星万树新。
十里长河生态化,波光闪动爽心神。
向阳村掠影
廖佐淳
山前杞树褐廊桥,绿竹垂青石马骄。
潭背围龙多赤子,向阳花木胜双乔。
注:向阳行政村,含杞树、垂青、石马、
潭背四个自然村。
游黄田水库
廖佐淳
漫步长堤逸兴浓,湖清水碧映山峰。
游鱼结对情难舍,爱恋深渊可卧龙。
瞻仰陈学生烈士雕像
廖佐淳
参加革命领头飞,抑制豪强巧指挥。
洒血抛颅惊敌胆。英名不朽奏琴徽。
珠坑村印象
廖佐淳
旗岗若塔镇雄关,嶂下清流九道弯。
戏水仙虾红驿路,珠颜玉韵照人寰。
重阳咏菊
廖佐淳
野径清幽菊绽黄,霜摧雨劫到重阳。
仙姿丽影披金色,蝶恋蜂亲沁肺香。
鱼鳞坝
廖佐淳
斜晖洒下叠灵光,片片晶莹奏乐章。
灌溉观光流雅韵,花香鹭影共悠长。

题永健农庄
廖佐淳
山环水绕兆祯祥,宝气珠光绕画堂。
竹翠兰馨情致雅,幽如隔世韵流长。
廖佐淳,平远上举人,文学爱好者。嘉应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己退休)。平远县作家协会会员,平远县诗联协会理事,梅州市红楼梦诗词研究会理事,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有多篇论文、散文、诗词在梅州市市级刊物上发表。

故地 采风吟
文/张满昌
卅载年前故地游,今朝巨变豁吟眸。
琼楼叠起连云厦,彩绘宏开映月舟。
文化乡风淳雅厚,康庄途中静颜稠。
更怡民间同比翼,善政祥和展誉猷。
2025:10:29
采风记慨
(二)
文/张满昌
河清海晏顺晴天,头角峥嵘锦绣篇。
镇得民风凝笔底,采将物华入诗笺。
风和日丽滋尘土,策善方良润福田。
动沁今怀征古远,吟然声望雅萱传。
2025:10:29
河头镇采风新貌 感 吟
(三)
【张满昌】
平阳山镇锦图彰,标榜新村誉四方。
河畔网红生隙罅,院中祥和稳萧墙。
振兴须使干戈泯,斌蔚当求皆乐康。
且观云开风雨后,千门共醉稻花香。
2025:10:29
采风趣
(四)
文/张满昌
采风致意写生图,万里山川入画殊。
翠染层林云织锦,香浮野径草含珠。
康庄道上烟霞暖,锦绣园中草木苏。
若问挑源何处是,人间祥和展新娱。
2025:11:01
采风张震将军祖藉
(五)
文/张满昌 :
河头秀色抱村流,文武尘风此间收。
十里烟霞浮古屋,一川风月护田畴。
曾闻虎将传韬略,今见龙章焕斗牛。
莫道平阳无胜迹,将军故里足千秋。
2025:10:29

作者简介


全国第七届文明镇河头采风诗
陈瑞胡
一、
热烈祝贺平远县河头镇荣获全国文明镇
陈瑞胡
家山今昔沐荣光,水利文明举国彰。
桥映霓虹花缀户,灯辉衢路善盈乡。
勤耕沃野千仓实,厚植新风万庶芳。
一碧南流滋县邑,母亲河懿迩遐扬。
注:
高峰滩水利工程曾被中央新闻纪录片厂以《十里峭壁凿渠道》为题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
二、
全国文明镇河头高峰顶采点遇援记
陈瑞胡
平远诗朋赴远岑,釆风逐点到珠林。
高峰路险机声寂。烈日天炎汗滴深。
电话接通杨主席,驾车急援洒怜心。
殷勤款待驱劳顿,德誉河头令众钦。
三、
全国文明镇河头釆风感吟
陈瑞胡
云淡天澄隽秀稠,文明古镇客如流。
驱车载德歌中唱,览胜寻芳画里游。
雅韵盈怀催逸兴,清欢绕轴醉吟眸。
诗香遍野丹青绘,别致重阳一碧留。
四、
河头干群治水保质感吟
文/陈瑞胡
1、县镇治水保质赞
赣水悠悠浊浪临,为民请命获资金。
拦河截污除顽疾,双溪隧贯见初心。
2、干群协力护水清
猪粪污流隐祸殃,动员改养转行当。
家家尽职恒坚守,保洁安民美誉扬。
3.河头水质甲桂林
干群上下共驰行,十万居民誉美名。
巡护常遵责任制,守规严按目标评。
巧开隧洞防污染,力浚溪川保冽清。
莫道桂林山水秀,今朝河渚胜蓬瀛。
去年八月游桂林,于漓江观象鼻山时问艄公:"此水可饮乎?"答曰:"可,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经查悉,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与河头干群的协力下,母亲河河头河的水质已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1一Ⅱ类标准,优于漓江,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河头水质甲桂林"之叹!
五、
河头镇鱼鳞坝
陈瑞胡
华灯璀璨网红河,柳蘸霓虹影渐多。
鳞叠清湖摇碎月,带飘碧水漾银波。
乡容焕彩频敲鼓,廉政催春密响锣。
暑气炎炎何处解,黎民夜夜坝中歌。
六、
田心村祖屋
陈瑞胡
河头宝地孕英才,老屋田心紫气来。
三颗将星功绩著,六枚校印领章陪。
尉官廿六辉青史,张氏千秋沁玉台。
共葺祖居承世泽,家风永续百花开。
七、
平远首任县长陈学生
陈瑞胡
太阳寨里启星明,率领黎元举义旌。
振臂三村齐觉悟,息租双减已功成。
武装暴动政权建,打倒土豪农会营。
引棹航行遭恶浪,留芳青史久闻名。
注:"太阳寨"为河头向阳垂青之地。
"三村"指垂青、潭背、杞树坝。
八、
家乡风雨桥
陈瑞胡
2020.6.9
倾盆直泻水茫茫,
奔马山洪若断缰。
风雨桥迎风雨战,
终经考验屹中央。
注:风雨桥又叫观光桥。改革开放之初,当地农民捐款建好两个水泥桥墩后,因财力所限搁置了三十多年未造桥面。原广东省党委书记胡春华同志来平远调研时,向阳村党支部书记黄志坚在县镇的协助下,为本村争取到全县仅两个扶贫村的名额,连续拨款三年,平均每年三千万元。古桥址,行者众,河头镇党委书记姚篮同志在听取当地干群反映后,建议用东石观光桥的桥面设计,完善了该桥的建造,成了当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年的特大洪水,水面高出桥面一尺多,但这座桥仍坚如磐石,实奇迹也!
九、
河头珠坑马克思路
陈瑞胡
苏区封锁物流难,暗渡南疆汇纳韩。
盐运虔州身价重,米输粤府庶民欢。
珠坑路绕高峰顶,坝水舟航下海滩。
秘道潜行通一线,河头货转万吨搬。
注:文中的"韩"指河头至汕头的韩江。
十、
赞河头镇河清村老革命林烺巨同志
陈瑞胡
2025.10
河门岭峻蕴神明,巧借亭龛密信呈。
七子岃高途路陡,一夫当隘胆肝倾。
肩担星火穿寒夜,足踏岚烟护赤旌。
莫道交通年纪少,丹心早已铸长城。
河头除了东西走向的马克思路以外,还有这一条南北走向的地下交通线。年少机灵的交通员林烺巨同志所负责的路段是七子岃顶到河头油窑墩这段,全程约10千米。作者在河清小学任教时,曾聆听其本人叙述此事。
十二、
老书记情系三华李
陈瑞胡
2025.2
阳光明媚天,李白引群贤。
领导驱车赏,同仁驾驶前。
漫山花簇拥,遍野卉争妍。
汗水曾挥洒,心头总挂牵。
注:此次同行的有曾河头工作过的镇党委书记
凌育苑同志,梅青中学退休的凌征军老师。

作者简介

河头印象
文/林伟波
一
重阳日诗友河头采风吟
重九联翩向野川,诗怀共契碧泉边。
千竿竹影云霞碎,一道溪流玉韵潺。
巷古苔深藏岁月,图新墨涌绘尧天。
归来襟袖沾芳气,书尽桃源入锦篇。
二
贺平远县河头镇荣获全国文明镇
薰风送喜诣河头,碧水长绵翠映楼。
淳俗千年今焕彩,文明一曲绕神州。
三
黄田水库
(孤雁出群格)
青林泼翠浸山颜,鱼戏虹光跃镜渊。
千亩农场存旧事,一峰枫火照归船。
四
网红鱼鳞坝
彩坝鱼鳞潋滟空,飞流溅玉夜浮红。
清游已忘尘寰外,月堕波心叠影融。
五
黄田水库知青亭感怀
青山环抱一湖秋,锄影当年嵌垄畴。
莫道蓬莱仙迹远,巍然碑阁更风流。
六
河头丙子畲三华李
枝头玛瑙沁流霞,筛影光斑透碧纱。
齿嚼琼霜凉浸月,唇沾蜜意润含华。
累累已尽犹寻箧,念念难消更问槎。
莫道云畲春色晚,此乡归后不思花。
七
咏张震将军
河头毓秀出英豪,戎马平生贯暮朝。
百战穿云骨犹劲,皖南射日气愈骁。
曾筹帷幄金汤固,更立黉宫铁血销。
父子同辉天地鉴,一门六将九州骄。
八
河头红色印记
拨云晖日赤旗扬,星火燎原耀水乡。
支部太阳传信念,英魂八尺铸铜墙。
犹闻围屋分田鼓,长忆先生殉义章。
纵队今寻何处是?春泥默默护疆场。
九
河头“十里水乡·梦里老家”
十里云霞浸画屏,一湾碧玉绕春汀。
茶烟漫卷千山翠,李雪飞扬万壑星。
石斛倚崖探月影,灵芝悬磴汲清泠。
闲游何觅桃源梦?此处仙波贯紫庭。
十
河头行
黄田高坝出仙湖,十里水乡犹画图。
云散青峰争叠翠,舟移白鸟自相呼。
三华李熟垂枝重,石斛花开绕屋隅。
更待春溪新雨过,一川月影酿醍醐。
2025年菊月芜词

作者简介林伟波,
男,平远县发展和改革局退休干部。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平远县诗联社理事,平远县作家协会会员。诗词作品散见国家《粮油市场报》《源流》《嘉风》《平远诗刊》等。

重阳采风,河头秋韵:十里双溪
黎辉
茱萸心系此云天,十里双溪百里妍。
缓缓清流牵福祉,娇娇弱柳惹秋怜。
家常话拉红楼暖,菊酒杯盈乡味鲜。
古榉苍苍栖寿鹤,香风挽我且留连。
双溪鱼鳞埧
黎辉
秋水无尘一脉牵,万般风景出黄田。
欲追化境鲤千尾,满埧鳞光尽抢先。


十里水乡河头镇抒怀
赖向阳
河头醉美总牵情,红色名乡笑靥迎。
一江碧水凉风爽,两岸青山景色明。
正气弘扬旗帜举,丹心永颂俊雄名。
振兴路上频添劲,尽揽金光大道程。

作者简介
赖向阳,1963年12月,平远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主办,已退休!曾担任乡镇副镇长,副书记,公路局副局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主办!且是优秀的退役军人!



河头秋韵
文/陌上哥哥
田畴稻浪半含羞
潋滟鱼鳞映暮秋
水岸桑麻凝碧玉
谁携锦翠画中游

作者简介
王巧忠,艺名陌上寒烟,词曲作家,原创音乐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平远县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诗歌圈官网文学顾问。


祝贺河头镇荣获全国第七届文明镇
文/黄胜玉
石径蜿蜒接远天,清流潋滟绕村前。
党旗引领开新局,政绩昭彰惠众田。
经济腾飞百业兴,民风端正四时安。
文明花绽香飘久,百姓欢颜梦亦圆。
2025/10/31
依微尘福良老师玉韵
参观烈士陈学生故居寄怀
文/黄胜玉
古宅重光映日长,英魂永驻旧厅堂。
昔时仗剑驱黑暗,永世流芳照故乡。
赤帜擎天承远业,丹心贯日写新航。
登临每忆忠魂烈,浩气凌云万古扬。
2025/11/4
《满江红》
平远河头秋韵
文/黄胜玉
碧鉴澄湖,映长天、鹭飞枫赤。
稻浪涌、千畴丰稔,玉泉欢溢。
竹影摇风烟袅袅,琼楼错落炊烟密。
看双溪、清流绕村前,福祉牵。
盐商古道,苔痕积。
围屋石,马蹄迹。
党旗扬引路,新局开立。
经济腾飞百业旺,民风纯朴四时吉。
文明花、绽久远香飘,共举觞。
2025/10/31
深秋写意(嵌句“菊酒何须频劝酌”)
文/黄胜玉
长空澄澈碧无垠,枫叶流丹映夕曛。
荻絮飘汀风似诉,雁声穿宇影如焚。
菊酒何须频劝酌,兰襟自不必纷纭。
满川秋色皆成韵,一叶扁舟月下闻。
2025/11/4



河头情韵
文/凌素梅
岁岁粮丰满陇头,萋萋草色漫溪流。
果香十里风传远,一片丹忱对晚秋。
2025/10/30

凌素梅简介:
广东梅州平远石正人,性别:女,1991年3月出生,从事教师行业,目前是名课外辅导的专业语文私教老师,本人从小爱好读书,爱好写诗写作,从三年级开始,有每天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习惯把创作的文字记录在本子上或者手机软件上,经过十多年的综合阅历积累,汇聚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本专辑书籍《素的碎碎念》,里面记载了各种灵感创作的诗句和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认知等,希望我们每个平凡百姓,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本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