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如血〉(外三首)
作者/方玉(江苏)
麻雀,欢笑着稻谷的金黄
孤雁,飞降了秋夜的白霜
有个声音在流浪
你收走了枯叶的芬芳
却没厘清每片叶子的纹脉,它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九月的月色,顺着季节的台阶
朝着云层之下的故乡,张望
九月的阳光,需要我捧出一头被岁月盖过邮戳的白发
才能换来一个晚秋圆满九九的重阳
重阳下,菊花开着千年的孤傲
已将人世间的雪霜
酿成甘甜的酒浆
茱萸仍旧挂着千年的红果
捍卫着亲情与友情的倔强
泰山用干万年的日出
照顾着阿里山的残阳
长江用汹涌澎湃的波涛
掩盖着日月潭沉默之下的慌张
故乡的炊烟,五千年不断
烟熏过甲骨文,火燎过青花瓷
燃烧过长城上的烽火台
如今,能飘上嫦娥的广寒宫
却飘不进台北101大楼
那薄薄的玻璃窗
去年重阳,今又重阳
九月的南山,落下过五千年的白霜
茱萸遍插五千次的牵挂
怎敌这七十九次的扦插
已将手掌深深地刺伤
伤口流着红红的血
那是九月的雨水
怎么也浇不灭的忧伤
那九九二字的份量
能填满一道海峡
也能托举如血的重阳
2025/10/27
兴化 缸顾
〈霜降〉
秋风在树林中,流连
细数,那些缠绵别离的黄叶
霜降,已用银针缝合,那些离开的缝隙
枯叶招手,已作告别,
白霜开道,为冬铺垫
时光向前,季节轮回
不会为谁而暂停
当一丝银针,落在草尖
雪花已到了北国的地平线
啊!我的爱人
你的身影,何时才能落在我的指尖
2028/10/23
兴化缸顾
〈昨日农民〉
农民,一个沉重的名词
它一直沉睡在长江的发源地
千万年来,滚滚长江东逝水
又将它们冲积出几处平原
垒起一处处生命的牧场
这其中,有多少吨泥沙
就有多少吨农民苦难开裂的手掌
农民,他们沉在水底是泥砂
托举起江山万里,千里风光
他们爬出水面是土壤
是人类的温床,万物的粮仓
当遇火焚烧时,成为陶,变为瓷,伫立在世界的东方
向着全人类发光
他们将日月物像,描绘成方块字
刻在石头面,烙在甲骨背
生长竹片间,飞翔宣纸上
他们将方块字按辈排序在家谱里
用来填充所有坍塌的坟地
他们将方块字封印上姓与名
铸筑在族谱间
如一座座烽火台,燃烧在长城上
与侵略者的炮火,对抗
黎明将至,他们将脊背弯曲成铧犁
去开拓,耕耘每一寸土地
为的是将每一粒稻谷
举得挺直且金黄
夜幕降临,他们弓着腰,如一拔弩张
斜靠着土坑,燃一支土烟
将漆黑的夜,烫个洞
透视人间的温凉
祭奠祖先钻木取火的昂扬
无论在饥或饱的日子
他们总是习惯性的捡起
掉落在地面的每一粒稻谷
随手装进口袋
就能那穷苦的时光,埋葬
他们总能将最后一根稻草
搓成一股绳,勒在裤腰上
就像捆住了一座大山上所有的树木
也就能抵挡住一个冬天的雪霜
至于《贵妃醉酒》的旋律,那是城市里的人,给夜色披上的霓裳
他们只唱《二人转》,就可以转出一床儿女,满屋星光
那《游园惊梦》里的吴侬软语,是滴落在碧瓦朱甍上的江南梅子雨
而一声《秦腔》,方能吼出那一朝盛世大唐
一首《鸳鸯蝴蝶梦》那是高处不胜寒的玻璃窗
怎抵住一曲《淮剧,杨家将》
感天地,泣鬼神的拉魂腔
拉着泛滥的淮河水,顺着曲调
缓缓流入海的东方
而今,残壁断墙的老屋旁,呆立着空巢的新楼房
困不住儿女们插上的翅膀
飞过了黑土地,飞越了长江
昨日农民
他们在家乡的故土上
用一堆堆土丘
重塑一处无言的村庄
黄昏将至,它们是不落的夕阳
可当黎明来临,朝霞依旧唤醒他们
把田野里的水稻,麦子守望
时光上升,时针下降
他们的土丘,终将成为岛屿,灯塔,坐标
最终成为子孙后代链接北斗
不变的方向
2025/10/19
兴化缸顾
〈未曾长眠〉
未曾长眠
我已将我的魂灵,分成三节
一份还给故乡,愿它长成一棵树
一半扎根泥土,一半朝向蓝天
扎根泥土的根系,去抚摸母亲长眠的土壤
朝向蓝天的枝叶,托举起日月照顾的故乡
一份送给彭城,祭奠我在那流浪三十年的时光
愿它能够追随楚霸王
写一页,死亦为鬼雄的篇章
一份赋予东风,飘入那些阳光无法惠及的角落
让黑暗里也长出一丛丛小草
从草尖上,飞出一只萤火虫
努力地发出光亮
2025/10/24
兴化 缸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