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赋》作者║张永新(辽宁)主播║箫雅【5438】

晨雾未散时,我踩着满地碎金走进三一八公园。露珠在草叶上打颤,像昨夜星辰遗落的泪,被初阳一照,便化作千万个微型棱镜,将世界折射成流动的虹。
东天裂开一道金缝,太阳象一枚刚剥开的溏心蛋,软乎乎地淌着光。细河水面腾起薄纱似的雾气,水色竟比晴空更湛蓝三分,倒映着对岸楼宇的红墙,仿佛天空与河流在晨光里私语,将霞光揉碎了撒在涟漪间。岸边水草还留着夏日的丰茂,深绿、浅褐与暗紫层层叠叠,像被秋风随意泼洒的颜料,倒比春日更显厚重。
忽有银鳞跃水,惊得几尾赤麻鸭扑棱棱振翅。这些红嘴褐羽的精灵总爱在晨光里梳洗,橙红的脚蹼拨开碧波,溅起的水珠在半空凝成水晶珠帘。它们时而将头扎进水里觅食,时而引颈长鸣,声浪撞在石桥拱券上,又弹回来与晨跑者的脚步声应和。
跑道上的年轻人像一串流动的火焰。穿荧光绿运动背心的男孩掠过时,带起的风里飘着松木香;戴耳机跑步的姑娘,马尾辫随着步伐甩出优美的弧线,发梢沾着金粉似的阳光。最有趣是那群跳街舞的少年,宝蓝卫衣配橙色工装裤,薄荷绿板鞋踩着节拍,旋转时衣袂翻飞,倒像是把整个秋天的色彩都裹在了身上。
转过如虹拱桥,忽见几位老者临水而立。他们手持长枪短炮,镜头对准水面——原来有群锦鲤正在浅滩处嬉戏。鱼群游过时,鳞片反射着天光,竟似有人在水底撒了把碎银。穿藏青唐装的老人眯着眼调整焦距,银发与白眉都染着金晖;戴贝雷帽的摄影爱好者单膝跪地,镜头几乎贴着水面,仿佛要钻进鱼的世界去。
"您看这条红白相间的,像不像京剧里的花脸?"穿红马甲的晨练者凑过来搭话。他脸上泛着运动后的红晕,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意。另一位穿太极服的老者慢悠悠收势,袖口翻卷处露出手腕上的檀木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长椅上坐着读报的老夫妻,丈夫的眼镜片反射着晨光,妻子的毛线针在指间翻飞,织就的橘色围巾已初具雏形。穿碎花裙的小女孩蹲在花坛边,正用狗尾巴草逗弄蚂蚁,辫梢的蝴蝶结一颤一颤,比秋阳更明媚。
风起时,银杏叶簌簌落下,像无数把小金扇在跳最后的圆舞曲。一片叶子飘落在我前行的步道上,我拾起这枚秋天的书签,忽然明白:所谓秋色,原是天地打翻了调色盘,将赤橙黄绿都揉进人间烟火里。你看那晨跑者额头的汗珠,摄影者专注的眼神,孩童纯真的笑靥,哪一样不是这斑斓秋色中最动人的墨迹?
太阳完全升起来了,将整个公园浸在蜜色的光里。赤麻鸭排成"人"字形掠过水面,鱼群在桥墩下聚成流动的银盾,街舞少年的身影与打太极的老人构成奇妙的和弦。这妙美如画的秋色啊,既在山水间迷人,也在我的心田里飘动!
(2025.11.1晨即兴)

【作者简介】
张永新,辽宁省阜新市传媒中心 高级记者,阜新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任阜新电视台记者、编辑部主任、阜新广播电视报社总编辑。采写摄制的12集电视纪录片《屋脊行》在央视、凤凰卫视、辽宁卫视等媒体播出。曾获辽宁省十佳记者,多件作品获国家、省市一等奖。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作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
【诗与大地·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诗评】
【诗与大地·红枫】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