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二一九的晚秋 作者║王忠奇(辽宁鞍山)主播║花朵朵【5442】

晨光揉碎了湛蓝的天幕,我踩着风的轻响,走进鞍山二一九公园的晚秋里。林间小道蜿蜒向前,每一片落叶都裹着阳光的温度,踩上去沙沙作响,像是秋光在耳边轻声呢喃。
枫树早被秋染透了心,在湖畔、在径旁举起绯红的火炬,把秋的绮丽燃得热烈;橙黄的叶儿缀在枝桠间,与松柏的苍翠相拥,层层叠叠晕出油画般的层次,连风掠过都带着斑斓的影子。

怡莲池的石栏还凝着旧时光的温润,池中的荷塘却换了模样。枯荷垂着褐色的裙裾,干瘪的莲蓬像褪了色的铃铛,在风里轻轻摇晃。秋风梳过稀疏的茎秆,把细碎的影子投在水面,偶有残叶浮在波心,像一页页写尽夏意的诗章,悄悄诉说着曾有的粉红与清香。
游泳湖的水漾着微凉的光,岸边的垂柳还恋着最后的绿装。枝条垂向湖面,似在轻轻探望水中的云影,风一来便舞起柔软的臂膀,叶尖蘸着湖水,把云的倒影摇碎,又将细碎的阴凉铺在游人肩上。偶有柳叶随风飘落,贴着水面打个旋,像给秋湖系上一枚温柔的书签。

环翠岛的秋光里挤满了欢畅。青年男女举着相机,把笑靥镶进金黄的背景里,快门声与笑声裹着风飘远;老人围坐石桌,楚河汉界间落子铿锵,棋子碰撞石面的脆响里满是惬意;更有歌声绕着柳枝荡,老人们握着话筒轻唱,调子随落叶的沙沙响起伏,把晚秋的日子唱得暖洋洋。每一张照片、每一声喝彩,都成了岛上最鲜活的秋光。

往林间深处走,晨光从叶隙间剪落,洒在青石板上织出斑驳的网。剑光忽然随晨雾轻轻扬起,老者凝神抬手,手腕微转,银亮的剑身便映出细碎的光,枣红色剑穗扫过脚下枯苔,带起几星泥土;青年跨步转身,墨色练功服的衣袂卷着秋意,膝盖微屈时稳住重心,再起身时剑风轻掠,惊得身旁落叶旋舞。叶片在剑锋旁打着转儿,仿佛也跟着练起了招式的缓急,没有喧哗,只有均匀的呼吸与风声相依,把秋的静气练出了筋骨与气力。


穿过飘叶的小径,玉佛寺的飞檐先撞入眼帘,檐角铜铃在风里轻响,落叶片片簌簌而下,在殿前石阶上叠起满地金黄。未进殿门,先闻淡淡的檀香,混着草木的清冽,悄悄漫进鼻腔。没有喧嚣扰耳,只有烛火燃烧的微响,信众们轻步走进殿宇,深色衣袍拂过门槛时轻得没有声响。他们在圣洁的光影里俯身祈望,指尖轻触蒲团,眼底映着佛前的柔光,默念的心愿里满是“岁月长安、四季安康”的期许。连秋风都放缓了脚步,绕着殿角的松柏轻轻打旋,怕惊扰这满苑的宁静与安详。
抬头是鹊阵划过的晴朗,翅尖剪开湛蓝的天,留下一串悠长的鸣响;低头是泥土混着草木的芬芳,裹着秋的沉稳。当夕阳为晚霞披上橘红的妆,我忽然读懂这秋——它藏着岁月的沉淀,也绽放着最动人的模样。

【作者简介】
王忠奇 高级记者。曾任市记者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鞍山记者站副站长、鞍山广播电视学会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文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委员会专家评委、辽宁省楹联协会常务理事、鞍山市楹联学会会长、鞍山市企业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鞍山诗词学会理事兼外联部长、鞍山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千山王尔烈书院顾问、冯志国爱心团队顾问。

【主播简介】
花朵朵,女,蒙古族,广播电视台编辑、三级剪辑师,喜马拉雅有声演播师、认证主播,《朵朵花开》有声剧社创始人,国家广电总局首期高研班优秀学员。一个热爱诵读的电视人,在声音中寻找自我、幸福他人!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
【诗与大地·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诗评】
【诗与大地·红枫】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