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一至,朔风渐起,天地间的阳气收敛,于老人而言,这不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一场关乎身心的“藏养修行”。他们历经岁月沉淀,如同冬日里的老树,虽少了枝叶繁茂的鲜活,却更需悉心呵护,方能在寒凉中安稳度冬。
老人的立冬,藏着对“暖”的极致渴求。不同于年轻人畏寒却耐冻,他们的气血渐缓,阳气偏弱,一场寒风、一次受凉,都可能引发身体的连锁反应。于是,清晨的阳光里多了些裹着厚外套的身影,指尖揣在暖手宝里,脖颈围着旧围巾,那些看似琐碎的保暖细节,皆是对岁月的温柔妥协与自我关照。厨房里,儿女们总会炖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汤羹——羊肉萝卜汤驱寒,山药莲子粥养胃,咕嘟咕嘟的声响里,熬煮的不仅是食材的滋味,更是跨越代际的牵挂,让冬日的寒意被烟火气与亲情层层包裹。
立冬的节奏,也该顺着老人的步调慢下来。年轻时争分夺秒的奔波,到了此时便成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晨练不再是天未亮便出门,而是等日上三竿、寒气稍散,在小区的长椅上晒晒太阳,或是与老伙伴们慢悠悠地打一套太极;午后时光,就着暖阳翻一本旧书,喝一杯温热的茶,回忆往昔岁月,那些曾经的波澜壮阔,都在冬日的静谧里化作嘴角的淡然笑意。这份“慢”,不是慵懒,而是顺应时节的智慧,是让身体与自然同频,在静养中蓄积能量。
于晚辈而言,立冬也是读懂老人心意的契机。他们或许嘴上说着“不用惦记”,却会在你叮嘱添衣时偷偷欣慰;或许不善表达思念,却会在你回家时,提前暖好饭菜。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耐心的陪伴,比昂贵的补品更能暖透他们的心房。就像冬日里的炭火,无需熊熊燃烧,却能持续释放暖意,让老人在亲情的守护中,不惧寒凉,安稳过冬。
岁月匆匆,立冬年年,老人便是冬日里最需要被温暖的风景。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这寒凉时节,被岁月温柔以待,被亲情紧紧相拥,安然度过每一个日出日落。(老大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