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中华好诗词》《东方文学荟萃》
《天阳诗友会》立冬主题诗词
作品名单
张守坤 云卷云舒 高树森 张增民
中国剑 曲素娥 孔令其 李芳诗雨
史正杰 李友平 刘兆林 张宗耀
柯美柘 段怀玉 上官婉婷 溪山清远
牛 振 民 李章海 梁文君 巴人 邢志坚
于金奎 郭小林 唐子岳 黄金屋
石东军 李富全 常俊杰 玉树临风
曹赟 郑长山 海风 叶再 大漠情怀
杨咏椿 于凤平 冯运清 萧良 沉默
末代耕夫


江城子·立 冬
文/张守坤
朔 风 骤 起 入 门 廊。叶 已 黄。露 成 霜。鸦 雀 噤 声、残 菊 抱 枝 凉。枝 头 红 柿 映 冬 韵,疏 影 里,唤 梅 香。
围 炉 煮 酒 夜 悠 长。话 桑 麻,品 沧 桑。万 物 归 藏、静 待 启 新 阳。且 看 寒 宵 终 褪 去,迎 丽 日,沐 春 光。
《鹧鸪天· 立冬饺》
文/张守坤
金 镂 银 盘 玉 作 珍,阴 阳 和 面 塑 乾 坤。
月 牙 巧 捏 霜 中 耳,元 宝 包 藏 雪 里 春。
椒 醋 蘸 , 白 菘 嫩,阖 家 笑 语 鼎 汤 温。
人 间 至 味 承 冬 意,一 咬 交 时 万 象 新。
七绝·冬
文/云卷云舒
樵指水流云万重,白莲无迹倒悬峰。
空林未免无精彩,秋老山河已冬。
立冬夜静赏兰球
云卷云舒(丹东)
新月当窗竟负秋,忍寒倚枕思貂裘。
吹炉温酒嗑瓜子,频道五台看打球。
七绝·早冬
文/高树森(河北)
昨夜初冬冷气稠,枫红落叶满阶头。
山林尽扫寒风去,只有金英不负秋。
古风:立冬
文/张增民(山西南山翁)
人老睡少,习惯起床早,
开门出院天刚晓,忙将落叶清扫。
昨晚谢过秋风,今早又来冬风。
空目苍颜回首,何时满面春风。
七律.秋去冬来(平水韵)
文/中国剑(四川)
苍穹旷野逝秋踪,雾霭浮云影映浓。
荷藕叶枯凉骨傲,松林枝茂凛霜峰。
繁星岁月流光浅,阴雨长天思意钟。
旧倦笔笺文迹忆,新朋挚友聚丛容。
七律.立冬(平水韵)
文/中国剑(四川)
秋暮凉飙跨立冬,峻崎妍景映红枫。
银杉黄叶铺氛焰,柿树枝头挂彩虹。
飒貌寒风飘古渡,昊穹飞雁欲行空。
露霜烟雾埋妖野,翠竹浮云永乐宫。
七律•立冬
文/曲素娥
冰封大地北风狂,草木凋零银杏黄。
雁阵南征寻暖域,梅苞暗蓄耐严霜。
围炉煮酒酬佳客,搜韵敲诗赋锦章。
莫道初冬无美景,东篱赏菊醉心房。
江城子•立冬(苏轼体)
作者/曲素娥
冬来秋去换棉装。叶枯黄。草凝霜。败叶残荷、寂寂立寒塘。雁阵南征寻暖域,风瑟瑟,野苍苍。
围炉煮酒话沧桑。品茶香。意悠长。抒发情怀、诗赋韵流芳。独赏东篱黄菊绽,香四溢,醉心房。
醉翁操•立冬三候(苏轼体)
作者/曲素娥
冬还。天寒。情牵。晚阳残。风湍。初凝碎冰浮溪湾。雁飞声断衡山。万象闲。瘦菊抱香眠。万岫青松雕画栏。
地封始冻,虫子冬眠。雉潜大水,传变成蜊蜃焉。休道红蕖枯残,且看枫燃千山。夜空悬玉盘。荣枯皆天然。静待雪花翩。叶黄飘落如纸鸢。
注:立冬三候是指,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冬闲聚会
文/孔令其(山东曲阜)
旧友新朋共一堂,冬寒未减酒樽香。
论诗无忌形骸放,阅世方知意味长。
竹影摇窗添画稿,琴声配韵助吟章。
人生聚散皆天定,莫负今宵好月光。
江城子 • 初冬
文/孔令其(山东曲阜)
匆匆白帝把权交,驾云霄,路途遥。登位玄君,一夜北风号。万树千枝皆觳觫,丢甲片,满天飘!
苍苍松柏似波涛,显天骄,气雄豪。不畏寒霜,还有腊梅娇。若问如何清夜永?茶一盏,伴风骚。
【中吕•红绣鞋】初冬菜园散步有怀
孔令其(山东曲阜)
度日怎能缺谷?弹歌却叹无鱼。养生焉得不食蔬?休闲游畎亩,忙碌谢农夫。仲尼弗擅圃。
冬临感赋
文/李芳诗雨
其一:
暮秋将尽又立冬,满山黄叶露愁容。
寒云漫卷遮孤雁,冷雨斜飞打乱峰。
炉畔新醅温旧梦,窗前瘦影伴残钟。
流年暗换谁能阻?且把清欢寄晚松。
其二:
朔风初起送秋踪,水瘦山寒意万重。
篱下残英凝冷露,阶前衰草覆轻封。
闲翻旧卷寻诗兴,偶折疏梅探雪容。
莫道冬来无雅趣,围炉煮茗话从容。
其三:
霜侵野径客行慵,雾锁江天日色浓。
败苇摇风传远笛,寒鸦啄雪立枯筇。
心随云影飘千里,情逐溪流绕几峰。
且待阳和回大地,再看新绿满芳从。
鹧鸪天·初冬感怀
文/史正杰
寒浸幽阶黄叶残,瘦容垂顾冷溪泉。
孤舟野渡横斜日,几处荒村隐暮峦。
霜压菊,雾迷烦,千般绮梦渐阑珊。
何须冬寂添惆怅,且展云笺写韵欢。
[北曲 南吕宫 干荷叶]
立冬(依中原音韵)
李友平
寒冬始,晓烟茫,雪覆边疆巷。桂珠扬,菊英芳,秋深群雁领南翔,家国东风畅。
寒冬始,晓烟茫,金铺神州旷。果蔬香,稻稌黄,丰收锣鼓闹村乡,捷报千家唱。
寒冬始,晓烟飘,穹宇神舟乐。九天翱,极荒遨,追星登月破云宵,何惧妖魔啸。
立冬水饺暖寒心(轱辘体)
文/刘兆林(富拉尔基)
一
立冬水饺暖寒心,热气腾腾似宝琛。
医圣舍粮祛病厄,娇包入腹化祥音。
盘中玉耳含情厚,釜内琼花映灶深。
每至斯时思古俗,民风长继到如今。
二
巷尾街头暮色侵,立冬水饺暖寒心。
长街灯火添佳韵,小店门窗映素襟。
韭菜虾仁香满碗,香菇猪肉味盈砧。
平民美食情无限,慰藉风尘岁月沉。
三
霜风渐紧冷霜临,屋舍温馨酒慢斟。
长夜明灯陪倦眼,立冬水饺暖寒心。
锅中翻滚团圆意,碗里盛来岁月音。
细品方知滋味厚,平凡日子有歌吟。
四
岁月悠悠霜雪侵,亲情相伴胜瑶琴。
柴门半掩迎归客,炉火初燃映素衾。
雅趣闲情凝笑语,立冬水饺暖寒心。
人间至味常相伴,不惧冬风瑟瑟音。
五
寒风凛冽雾霜森,市井繁华暮色沉。
店铺繁忙香气漫,厅堂热闹笑声喑。
三鲜馅美传佳意,五味情浓映碧浔。
最爱此中真趣味,立冬水饺暖寒心。
立冬
文/张宗耀(湖北)
朔风渐紧扫残芳,露结霜凝夜未央。
废叶辞枝铺小径,寒鸦敛翅宿高堂。
炉生酒酌茶烟暖,画展书吟墨韵香。
莫道冬来无胜景,梅魂初孕待春阳。
冬来了
文/柯美柘(江西)
初见林梢绿杂黄,柔枝老柳几微僵。
云闲急雁秋声远,濑浅平流水意苍。
野径蒿蓬飘涧壑,柴门荆棘度冰霜。
冬寒可识移山志,草履行歌任我狂。
拜星月慢·立冬思
文/段怀玉
月满星空,罗衫飘逸,引领凡人羡慕。袅绕仙宫,似嫦娥飞度。望天上,玉宇、银河灿烂明目,玉岭溟濛云雾。碧水蓬莱,美山川霜露。
远思怀、不识人间路。近观俗、惹动红尘悟。细考古往今来,爱多愁贻误。问长穹、怨恨谁担负。听流水、一曲闲诗赋。惟翰墨、记载寒冬,与春风吐诉。
临江仙·立冬感怀
文/上官婉婷
秋尽冬临寒意汹,山川换了仪容。
寒云霭霭掩千峰。败荷凝冷意,瘦柳战霜风。
岁月如流人渐老,凭栏遥忆情、浓。
昔年幻梦付飘蓬。休嗟韶景逝,且醉夕阳红。
苏幕遮·乙巳立冬
文/溪山清远
朔风来,霜华坠。黄叶辞枝,丹枫燃山际。雁影横空云际逝。残荷擎霜,蛩寂寒塘闭。
拥炉温,斟酒细。岁入乙巳,万物藏清意。莫叹冬深天色霁。梅萼含香,静待春消息。
乙 巳 立 冬
文/牛 振 民
玄冥升帐复登龙,换季偏遭雨雾浓。
弥望穹空无日月,回环人世有烟烽。
广开言路年年夏,独断乾纲处处冬。
已尽秋蛇雰未绝,随来更惧马羊凶。
立冬(通韵)
文/李章海
安闲岁月去怱怱,转瞬经秋复立冬。
霜染残荷足遣兴,风扶落木总归空。
青枫浦上焕彤叶,乱苇滩头凝雾凇。
好景凭君自图画,夕阳西下满江红。
七律. 立冬
文/梁文君
寒风渐起入初冬,万物收藏备雪封。
落叶无心遮小道,妍梅蓄势待新容。
汤圆碗里团圆满,水饺盘中美妙丰。
莫怨秋光归去早,杯斟菊酒暖情溶。
立冬日试写曲三首,
文/巴人
(一)
【中吕·山坡羊】立冬
寒烟笼野,霜华铺瓦,朔风渐紧催梅嫁。
煮新茶,暖寒,围炉闲话流年罢。
落叶归根尘自雅。
晴,也任他;阴,也任他。
(二)
【越调·天净沙】立冬即景
疏林瘦水残霞,寒桥孤鹜平沙,茅舍红炉细洒。风梳鬓发,晚来添件棉麻。
(三)
【双调·沉醉东风】立冬闲赋
篱外菊残叶舞,窗前月冷香浮。
拨炭炉,温醽醁,把流年细品如初。
雪欲来时酒半壶,醉里忘言尘事渡。
立冬
文/邢志坚(河南)
秋去冬来四季终,风冷霜重寒气浓
万物藏敛顺时节,蓄势待发养精英
遥望满山枫叶红 丹桂金菊交相映
莫怨芦花渐迷眼,留得枯荷听雨声
立冬时节雨不停,块块农田尽泥泞
愁上眉头下心头,晚播的小麦何时种
七律·乙巳立冬时节(下平八庚)
文/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冷雨飘零滴玉声,余音锁雾听弦筝。
篱前瘦菊留孤艳,草上寒烟待晚晴。
沸煮红虾姜芥醋,开封老酒蛋黄羹。
乡书雁影杯中觅,逝水时光百感生。
七律·乙巳初冬景感吟(下平七阳)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山川一眼望金黄,再嗅余花剩晚香。
菊蕊随风缠秀色,枫林抱梦试新妆。
沉浮雾幛微波起,烂漫云霞半日忙。
只道秋腮今褪尽,收藏执念伴斜阳。
七律•辽沈初冬(新韵)
文/郭小林(沈阳)
辽沈初冬未彻寒,河堤只是柳丝残。
霜欺水岸凄凄草,风起云头湛湛天。
喜鹊登梅迎雪至,娇娘备酒盼君还。
几行归雁飞乡路,落叶寻根绮梦甜。
(一)立冬安康
文/唐子岳
“立”言亮节拥高风,“冬”日阳光灿烂中。
“安”得倚天欢挽月,“康”宁折桂耀霞虹。
(二)立冬天冷大家保重
文/唐子岳
立功立业立言雄,冬雪梅花耀眼红。
天现灰烏呈暗色,冷凝枯涩冻冰宫。
大寒呼啸江河抖,家暖温馨火爆风。
保洁添衣盈紫气,重心康健傲长空。
(三)【黄钟•节节高】——立冬
文/唐子岳
北风呼啸,挽携寒冷。封波四海,晶悬五岭。
素裹妆,银蛇舞,绿萼升。万水千山曦灯。
注:绿萼为梅花别称
(四)立冬饺子
唐子岳
立冬香饺歌,老少合家和。
个个开颜笑,人人逗趣多。
红梅辉映雪,素裹舞婆娑。
锦绣江山美,情深岁月波。
《双调·清江引》冬韵
文/黄金屋
风撕冻云残叶响,炉暖茶烟荡。
檐垂冰笋晶,窗映霜花亮,长空雁书冬序朗。
七律二首•立冬
文/石东军
<一>
新寒暗潜悄无声,节序轮回又立冬。
远岫如纱云影淡,清霜似玉月光明。
东篱菊老含幽韵,北塞枫凋舞落红。
且纵豪怀诗一首,围炉把盏贺年丰。
<二>
昨日繁华转瞬空,霜凝暮野浅临冬。
寒潮滚滚扑天朔,瑞雪皑皑盖地莹。
瑟瑟江波披冷月,摇摇败草慕苍松。
凋零似幻流年改,往事如烟岁梦中。
七绝•立冬
文/李富全
谁使芦花生白发,长街小巷落梧桐。
秋辞不语因云密,细雨中原说北风。
七绝·立冬三候
文/常俊杰
玉露冰姿水凝寒,吟风对酒北州宽。
无声野雉通珠蛤,吉兆清云入笔端。
七绝•立冬(折腰体)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俄惊时序入初冬,欲寄君书意万重。
晚云更作潇潇雪,不及梅开一点红。
七律·立冬
文/曹赟(河南)
北风卷地寒潮至,万物收藏岁欲穷。
菊萎东篱霜色白,枫凋南岭火痕红。
闲烹茶鼎听窗雨,静掩柴门念塞鸿。
莫道阴阳催景短,挥毫感慨待春工。
2
七律·立冬感怀
文/曹赟(河南)
玄冥司节物华功,北陆迎寒岁欲穷。
枯柳垂波凝雾雨,残枫饱露战霜风。
千山木叶萧萧下,万壑云涛渺渺通。
且待琼妃旋舞际,围炉煮雪话年丰。
初冬(二首)
文/郑长山(湖北)
(一)
朔风卷地暮沉沉,满目冰霜碧宇森。
绕树寒鸦寻逸处,辞枝枯叶覆清砧。
云凝石漠鸿声切,雾拥关山楚客吟。
莫道冬来无妙境,琼苞已孕玉梅心。
(二)
轻寒漫与晓霜侵,鸟雀啾啾闹竹林。
远望丹枫情似火,凭临素水雾萦砧。
鱼藏碧濑痕犹在,菊抱残枝香未沉。
莫道冬来无意境,阳回律转即诗心。
立冬有感
文/海风
秋去迎立冬,黄叶渐飘令。
西风侵衣领,气闲人自定。
厚蕴在隆冬,玉龙舞苍穹。
冰川雪山美,梅蕊映晶莹。
满庭芳•立冬
文/叶再
霜色侵衣,寒烟锁径,倏然节序堪惊。
菊残荷尽,疏柳系枯藤。望里千山渐瘦,唯听得、风卷檐铃。孤云外,归鸦数点,寥落向寒汀。
平生。空自许,飘零俗世,雪鬓频增。漫赢得,一襟落拓诗情。且把松扉深掩,围炉坐、细煮平生。须晴日,寒梅舞处,再赋雪中英。
生日吟
文/大漠情怀
今日立冬我生日,儿女祝寿摆宴席。
七十五岁已高龄,苦辣酸甜全经历。
军旅守边献赤诚,地方行政履全职。
退后尽享天伦乐,酒浓饭淡写诗词。
立冬
文/杨咏椿
雪花开放迎立冬,风寒一色梨花路。
门窗冷静好读书,烧茶自家小电炉。
七绝·立冬感怀
文/于凤平
节序轮回已入冬,南飞大雁影无踪。
飘飘树叶空中舞,遍野山川显瘦容。
立冬
文/冯运清
尽染层峦霜叶浓,仓仓实廪竞欣容。
庶黎安泰情悠远,仙鹤翩翩逸柏松。
卜算子.乙巳立冬作
文/萧良
日晚尽愁云,蓦地风吹雨。
正是人间始历冬,寒气弥归路。
饭罢倚门看,败叶纷然舞。
但觉心头悒悒中,暂借烟销去。
七绝·立冬感怀
文/沉默
初冬露冷百花残,旅雁匆匆去路难。
最是金英多烂漫,孤身照例傲霜寒。
立冬寄怀
末代耕夫
湿云天色暗,街噪雾灯柔。
古树全身宝,忙人满脸油。
孝能增骨气,贫不畏寒流。
禁欲驼螺转,方宽贷款忧。

立 冬 赋
文/张守坤
序临玄冥司序,节起孟冬之初。霜序既谢,寒律潜敷。观八荒之改色,感四时之迁途。余乃搦管摛文,摹天地之肃穆;抚膺骋目,述乾坤之荣枯。谨为此赋,以应寒节之召,表岁序之殊。
若夫天象昭然,日躔星纪。斗柄北指,躔次西移。风卷残云,荡长空以净碧;寒凝初霰,漱玉宇而霏微。或闻商声歇而角声起,见苍旻高而玄鸟归。月映松楸,若寒泉之淬剑;霜凋草木,恍青女之裁衣,斯乃阴阳嬗变之枢机,万物蛰藏之始期。
至若地籁沉喑,川原敛迹。水始冰而镜潵,地始冻而膏泽。寒塘荷尽,剩枯茎以支离;老圃菊残,抱晚香而岑寂。看枫燃赤焰,妆层岭以丹朱;松挺翠旌,立危崖而郁积。蛰虫穴居,羡梅蕊之含苞;玄豹隐雾,待琼英之覆席。此皆造化藏用之妙,天地休养生息之道也。
观乎人文物象,古礼犹存。天子迎冬于北郊,修宫室以固本;庶民祭祖于中庭,备膏腴以飨魂。捣糯蒸糕,循吴地之旧俗;围炉煮酒,继晋人之清樽。更闻寒夜敲诗,呵砚冰而成韵;雪窗读易,守孤灯以穷文。至若陆剑南炉前分茶,陶靖篱下焙醇,皆见时序风雅,古今同温。
嗟乎!冬者,终也。万物于此敛华,百志因之归真。寒潮摧枯拉朽,实蕴蓄阳春之萌;雪霰封川锁谷,乃启瑞丰年之祯。昔管仲论四时,谓冬令在权;《月令》述孟冬,言政贵藏深。是以君子法天时,敛锋芒以养气;处静境,韬文釆以修身。观落木而悟盈虚,对寒江以涤尘心。
赞曰: 北陆初临,寒威渐逞。剥复相循,贞元互映。敛万物以归根,藏生机于至静。守此玄冥之道,方知天地大仁;循彼阴阳之序,乃见岁华恒新。

冬日赋
文/巴人
玄律司时,玄冥驭节。朔风厉而四野肃,寒云垂而九逵冽。木叶尽脱,惟余疏枝撑碧汉;霜华遍覆,渐见凝冰锁长川。天高地迥,万籁俱寂;日淡光微,千峰失翠。
于是寒炉拥雪,暖酒盈觞。围炉闲话,叙旧雨之幽情;临窗远眺,寄遥山之清赏。松孤挺而傲霜,梅暗开而浮香。竹影横斜,映寒阶之皎洁;雁声断绝,空长天之苍茫。农亩辍耕,藏嘉谷于庾廪;蛰虫匿迹,避酷寒于岩壤。
夫冬者,闭藏之季,休养之时也。冰凝水洁,以砺君子之操;雪覆尘清,以涤人间混沌。万物蛰伏,待来春之勃发;百感沉淀,蕴新岁之生机。虽无桃李之秾艳,却有琼瑶之素姿;虽乏莺燕之欢鸣,独存风松之清响。
感时序之更迭,叹造化之无穷。愿抱贞心而守素,期如寒梅之傲雪;常怀静虑之若素,数见劲松之凌冬。待青阳肇启,春回大地,再睹乾坤之昭苏,重沐和风之暖煦。
25年11月7日望北而句,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