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游记
作者:申力
诵读:好运
编辑制作:小格
【原创首发】
冠山游记
申力
冠山位于山西平定县,山势秀拨,状若冠,故得斯名。
冠山在唐宋就逐渐有了名气,特别是元明清定州出了两位卓有声誉的大才子,一位是曾在元代历任国史院检阅官、翰林院编修、中书左丞、监察史,编修过辽、金、宋三史的吕思诚,一位是明代任过礼、兵、吏三部尚书、太常寺卿的乔宇。
冠山书院最初称冠山精舍,坐西朝东,背山面谷,內外两重院落多为石券窑洞,窑面以青砖挂面,窑顶是古仿木建筑。兴盛时书院曾建有燕居殿,殿中有孔子像,还有颜回和曾参立于孔子两侧,书院藏书量达到上万卷。
冠山书院现存有明清时的碑碣、石刻,陈列室有汪藻的《冠山名贤书院》诗碑,陈凤梧的《游冠山书院》诗碑,孙毓芝集柳公权玄秘塔五言诗刻石,乔宇的《雪中访左丞吕公书院旧址》诗碑,白金的《新建高岭书院记》碑,傅眉的五言诗刻等。乔宇的一首:峻岭崇冈冒雪来,冠山遥在白云隈。松盘厚地蜿蜒出,花散诸天缥缈开。傍险欲寻归隐洞,凌高还上读书台。平生仰止乡贤意,莫遣遗踪闵草菜。此诗写情写景,情景并融,发自内心,属于诗人的真心境。
《明史》中称乔宇诗文雄镌,兼通篆籀,性好山水,尝涉太华绝顶。乔宇也是位像元好问那样爱山爱彻骨的山水才子。史称乔宇原籍东平今昔阳县洪水村人,乔宇少年时曾读书于冠山书院,他在冠山刻苦读书,竞感动了山里的狐仙,狐仙化身美女伴乔宇寒窗孤灯夜读,不想被老师看破,设计让狐仙现了原形,还丟了性命。乔宇后来官居尚书之后,感念狐仙对他的恩爱之情,回到冠山在资福寺后的狐仙墓前立了块乔宇原配狐氏之墓的碑。这座狐仙墓和碑保存到现在,给游人们讲了个人鬼情未了的生动故事,成为冠山的一处传世景观。
冠山充满了一种书卷与书香之气,石评梅有一篇《红鬃马》,以家乡冠山作为背景,写道:……走过了石坊不远便到了庙前,匾额写着资福寺,旁边有一池清泉,碧澄见底,岩上傅青主题着:丰周瓢饮四字,池旁有散发古松一株,盘根错节,水乳下滴,松下缠绕着许多女萝。转过庙后,渡一小桥是槐音书院,因久无人修理已成废墟,荆棘丛生中有石碑倒卧,父亲叹了口气,对我说,这是他小时候读书之处。再上一层山峰至绝顶便到了冠山书院,我们便住在这里……
而今,我们上了冠山山顶,眺望冠山,冠山之石仍然秀拔,冠山之松依旧虬劲,冠山留给后人的是对那风雨摧不去、烟雨迷不住的千年书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