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最美人间是清欢
——散文、后附简评
文/张海峰(陕西)
人间的美,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盛景,而是心与心相遇时的温润回响——
初春的巷口老树下,新抽的柳丝垂着淡绿,风一吹便轻轻扫过肩头,两位白发老人并肩坐着晒太阳,竹椅在青石板上“吱呀、吱呀”晃着时光,脚边的老猫蜷成一团,偶尔抬爪挠挠落在身上的柳絮。王婶从蓝布兜里摸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指尖先擦了擦衣角的浮尘,才递向身旁的李伯:
“尝尝我闺女刚从苏州寄来的,还是你爱吃的老味道,没有太多的糖,配着春茶正合适。”李伯笑着接过,用拇指和食指小心捏起一小块放进嘴里,另一只手轻轻替她拂去肩头沾着的槐花瓣,动作慢而轻柔:
“多谢你还想着我,这甜而不腻,正合胃口。上次你说膝盖见风就疼,我让儿子从厂里捎了副加绒护膝,回头给你送去,大小应该合适,春日风软也别大意了。”
王婶眯眼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抬手替李伯理了理略微歪斜的衣领:“你总是这么细心,这辈子能做邻居,真是福气。”
话不多,却把彼此的心意藏在糕饼的甜、护膝的暖里,这份无需言说的理解,便是最动人的交往。
我们在红尘中奔波,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人陪我们走过风雨,有人与我们共享欢颜,正是这些深浅不一的交集,让孤单的旅程有了暖意,让平凡的日子有了温度。理解是交往的底色,如同煮一壶明前清茶,慢慢浸润,才能尝出其中甘醇,这便是人间最本真的滋味。
生活的美,藏在每一个心情舒畅的瞬间里——
仲夏的清晨推开窗,满院缀满似繁星的黄色枣花开的热烈,阵阵甜香裹着清风直扑进鼻腔,楼下传来卖菜姑娘清脆的吆喝:
“新鲜的青菜、韭菜嘞!带着露水的鲜嫩。”我笑着唤住她,挑了两把青菜,指尖捏起一片带露的叶子轻轻揉搓,凉丝丝的沁人心脾。
午后泡一杯清茶,正翻着搁置许久的书,院墙外的蝉鸣此起彼伏,邻居家的小姑娘蹦蹦跳跳跑进来,羊角辫上的蝴蝶结晃来晃去,手里的白瓷盘稳稳托着两个豆沙包:“阿姨,我妈蒸了豆沙包,刚出锅的,让我给你送两个!”她仰着红扑扑的小脸,鼻尖还沾着点面粉,说话时气息带着热气。我接过热乎乎的包子,指尖先试了试温度,才放在手边的瓷盘里,又从果盘里拿起一颗橘子味的水果糖,剥了糖纸塞进她手里:“谢谢你呀宝贝,替我谢谢阿姨,这豆沙包闻着就香,配着夏日的风刚好解腻。”小姑娘含着糖,含糊地说:“我妈说阿姨喜欢吃甜口的,还让我告诉你,院里的井水镇了西瓜,想吃就去拿!”说完便攥着糖纸,一溜烟跑远了,衣角的碎花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斑。阳光透过纱窗洒在书页上,混着浓浓的茶香、豆沙的甜糯与西瓜的清甜,时光都变得慢悠悠。傍晚散步时,西天的晚霞染得云絮如锦,遇见下班归来的同事,她拎着刚买的草莓,笑着招手:“今天晚霞真好看,要不要一起走一段?”我们并肩走着,看暮色渐浓,她从塑料袋里捡了颗最大的草莓,递到我嘴边:“尝尝,刚摘的,甜得很,解暑正好。”我咬下一口,汁水清甜,心头所有的烦忧都随风散去。生活本无固定模样,你以舒畅的心情相待,它便回报你以温柔。不必追名逐利,不必怨怼过往,守着一份平和,让日子在柴米油盐中开出花来,这便是生活最惬意的滋味。
亲人的美,是血浓于水的互敬互爱——
深秋的清晨,餐桌上飘着桂花的暗香,白瓷碗里的小米粥冒着氤氲热气,母亲把剥好的茶叶蛋放进我碗里,指尖还沾着蛋壳的碎屑,又顺手拿起桌上的纸巾擦了擦:“快吃,上班别迟到了,记得带伞,预报说下午有小雨,秋日风凉,别淋着生病。”我点点头,用勺子舀起一勺粥吹凉,先送到嘴边抿了抿,确认温度刚好,才替她盛了碗温热的豆浆,还特意撇去了表面的浮沫: “妈,你也多喝点,今天菜市场有新鲜的山药,我下班顺路带回来,你炖排骨正好,补补身子。”母亲摆摆手,拿起桌上的橘子,指尖熟练地剥着橘皮,橘瓣的酸甜气息漫开来:“没事,我溜达着去,就当锻炼了,顺便捡点落在地上的桂花,晒干了给你做桂花糖。”深夜加班回家,玄关的感应灯应声亮起,书桌旁还留着一盏暖黄色的台灯,父亲坐在沙发上等我,手里捧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身上披着薄毯,见我进来便起身,伸手接过我肩上的背包:“饿不饿?厨房里温着排骨汤,我给你热一热,放了你爱吃的玉米、胡萝卜,还有你妈下午炖的山药,秋日润燥。”我鼻头一酸,拉着他的手坐下,指尖摩挲着他掌心粗糙的纹路,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爸,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下次不用等我,我带钥匙了。”他拍拍我的手背,声音带着倦意却依旧温和,另一只手替我拢了拢耳边的碎发:“你不回来,我和你妈都不踏实,热汤喝了暖身子,加班肯定累坏了,秋日熬夜伤神,以后尽量早点休息。”
亲人是我们生命中最坚实的港湾,我们在彼此的包容中成长,在相互的扶持中前行。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柴米油盐的相守。互敬是尊重,互爱是底色,这份情如同陈年老酒,越品越浓,这便是亲情最绵长的滋味。
朋友的美,在于相隔千里也牵挂不忘——
隆冬的深夜,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落在玻璃上沙沙作响,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报表发愁,揉着酸胀的太阳穴,手机突然弹出视频通话,是许久未见的老友。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熟悉的笑容撞入眼帘,鼻尖冻得微红,手里还捧着个热水袋:“看你朋友圈说在忙项目,没打扰你吧?我这刚下班,在楼下的便利店买点吃的呢,外面雪下得正紧。”她把手机对准手中的袋子让我看,又抬手拢了拢围巾,转向窗外:“你看这雪,像不像我们以前在学校宿舍一起堆雪人的时候?你还把围巾摘下来给雪人围上了。”“我正想歇会儿,你怎么样,最近还好吗?那边天气转凉了吧?有没有多穿衣服?”我笑着摇头,指尖划过屏幕,仿佛能触到她的温度,又顺手拿起桌上的热牛奶喝了一口。她举起手里的热可可,吸管戳了戳杯底的棉花糖:“挺好的,就是突然想你了,给你看看我这边的夜景,路灯下的雪跟撒了糖似的,你看那栋楼的灯光,像不像我们以前一起去看的烟火?”屏幕里灯火璀璨,她的声音带着笑意,驱散了深夜的孤寂与寒意。去年我生病住院,她连夜坐火车赶来,拎着装满水果和营养品的袋子,裹着一身寒气冲进病房,摘下口罩便握住我的手,掌心的暖意透过皮肤传来:“别怕,我在这儿陪着你,医生说没事,好好休养就好,我已经请了年假,天天来给你送饭,冬日里得吃点热乎的补气血。”如今虽隔千里,逢年过节总会收到她的消息,冬天是“天冷加衣,记得穿秋裤,别风度没温度,雪天路滑出门小心”,夏天是“少喝冰饮,多吃西瓜,注意防暑,记得给阳台的花浇水”。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是疲惫生活里的光,是漫长岁月中的暖。那份牵挂不分远近,无关得失,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虽不常相见,却始终在那里闪耀,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这便是友情最真挚的滋味。
人间滋味万千,最动人的莫过于这理解、舒畅、互爱与牵挂。亲情是根,友情是枝,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是滋养这一切的土壤。春有柳丝拂暖,夏有蝉鸣伴茶,秋有桂香绕屋,冬有白雪传情,四季流转中,那些剥橘子的温柔、整理衣领的细心、递热汤的暖意,都让真情愈发鲜活。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遇见,呵护这份真情,让亲情在互敬中愈发浓厚,让友情在牵挂中愈发长久,让人间的美好与温暖,一生永留,岁岁相传。
其实人间最绵长的滋味,从不是山珍海味的浓烈,而是藏在日常烟火里的细碎温情——
是交往时的体谅,是独处时的安然,是亲人递来的一碗热汤,是朋友跨越山海的一句问候……这些滋味交织在一起,便成了生命里最温暖的底色!
让我们在岁月浮沉中有所依、有所念,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闪闪发亮。这便是人间最本真的意义——以心换心,以情暖情,让每一份真诚的相遇,都成为滋养生命的甘甜,让每一段珍贵的情谊,都成为穿越岁月的力量。
2025.11.
简评:
这篇题为《最美人间是清欢》的散文,以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出人间烟火的诗意画卷,堪称一篇情致盎然的抒情佳作。
这篇散文宛如精心烧制的青花瓷,在素胚上勾勒出人间烟火的纹理,用最平凡的泥土烧制出温润的光泽。作者以文字为针,以真情为线,将破碎的日常缝缀成完整的诗意,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重新唤醒我们对生活本真的感知。其最动人处不在于辞藻华丽,而在于那种将生活熬成诗的耐心——正如文中慢慢浸润的明前茶,唯有静心品味,方知其中甘醇。

注:原创首发。
张海峰,微信名:海峡两岸,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喜欢用文字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来丰盈自己。小说、诗歌、散文、诗评散见公众平台及传媒电台千余篇(首)。有入多种选本,偶有获奖。【西宁表情】微刊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