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寻光,以韧破冥
文/高金秀(甘肃)
夜沉沉,如泼墨的穹顶压得人喘不过气。阑干冷硬,指尖抚过斑驳的木纹,犹记当年偷唱时系瑶簪的纤细指尖,如今已添了几分粗糙——那是岁月打磨的痕迹,更是与生活困苦角力的勋章。风卷着寒意穿堂而过,罗衣单薄如蝶翼,却再也吹不散掌心攥紧的倔强。前事如尘,那些堪惆怅的过往,曾像蛛丝般缠绕心房,可当困苦的浪潮一次次拍击胸膛,才懂沉溺于回忆不过是自缚手脚,唯有挣破桎梏,方能踏向晨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的喟叹穿越千年,道尽了人生跋涉的艰难。谁不曾在荆棘丛生的路上跌得遍体鳞伤?我曾在求职的寒冬里,攥着数十封石沉大海的简历,在出租屋的冷光下啃着干涩的面包,听窗外的风雪呜咽,如同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仅存的希望;也曾在创作的瓶颈期,对着空白的稿纸枯坐整夜,笔尖悬停良久写不出只言片语,满心的热忱被自我怀疑浇得冰凉,只觉得人生如迷雾笼罩的荒原,望不见边际,更找不到方向。那些日子,心似燃火却无处燎原,烧得五脏六腑都透着焦灼,憔悴的面容映在镜中,连自己都觉得陌生。生活这团麻,总在不经意间拧出密密麻麻的小疙瘩: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磋磨,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碰撞,是无人理解的孤独寂寥,它们缠缠绕绕,勒得人喘不过气,让人忍不住叩问:人生耐有几若何?难道注定要在黑暗中沉沦?
可当眼泪流尽,当绝望抵达顶点,心底总会升起一丝不肯熄灭的微光。我开始学着拆解困苦:求职不顺,便沉下心打磨技能,把每一次拒绝都当作查漏补缺的契机,在无数个深夜里挑灯学习,笔记本写满了一本又一本,手指因长期敲击键盘磨出薄茧,却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创作受阻,便放下焦虑走进生活,在晨雾中的公园看老人打太极,在巷弄里听小贩的吆喝声,在落日余晖中观察行人的眉眼,把生活的细碎与感悟一一沉淀,再化作笔下的文字。那些解不开的小疙瘩,不再急于扯断,而是耐着性子慢慢梳理:柴米油盐的琐碎里,藏着人间烟火的温暖;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藏着成长的契机;无人理解的孤独时,藏着与自己对话的从容。
征服困苦,从不是凭借一腔孤勇的硬扛,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的坚韧。它是在寒风中裹紧衣衫继续前行的执着,是在跌倒后掸去尘土重新站起的勇气,是在黑暗中守住内心微光的笃定。就像寒冬里的梅,越是风雪交加,越要傲然绽放;如同深谷中的竹,越是岩缝贫瘠,越要向上生长。黑暗从不是永恒,它只是黎明到来前的序曲,那些打不倒我们的困苦,终将成为我们生命里最坚硬的铠甲。
人生的哲理,从来都藏在与困苦的交锋里。我们总渴望一帆风顺的坦途,却不知正是那些磕磕绊绊,让生命的轨迹更加丰盈;我们总畏惧深不见底的黑暗,却忘了每一次咬牙坚持,都是在向黎明靠近。所谓征服,不是消灭黑暗,而是学会在黑暗中行走;所谓黎明,不是等来的曙光,而是闯出来的坦途。当我们在求职的寒冬里熬过漫长等待,终会迎来offer的捷报;当我们在创作的瓶颈中持续沉淀,终会迎来文思泉涌的时刻;当我们在生活的琐碎中学会释然,终会发现那些小疙瘩早已在时光里舒展成温柔的纹路。
夜再沉,也终会被晨光穿透;路再远,也终会在脚步下延伸。如今再倚阑干,寒风依旧,却已吹不散心底的笃定。瑶簪虽旧,初心未改;笔墨虽淡,信念弥坚。那些曾让我们憔悴迷茫的困苦,那些曾让我们辗转反侧的黑暗,都已化作成长的养分,滋养着我们向阳而生。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坚韧,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步履不停,相信终有一天,黎明的光会洒满归途,照亮每一寸曾被黑暗笼罩的土地,也照亮我们历经沧桑却依旧滚烫的心房——因为征服困苦的本身,就是一场最壮丽的黎明。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