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夜渡 情洒秋波
——读党广勇《黄河夜渡:秋波里的三十年念想》感想
读了广勇同志的《黄河夜渡:秋波里的三十年念想》,没有被黄河夜渡绚丽的夜景所陶醉,倒是掉进了浓情蜜意的爱情里,明知遭了浸染却不能自拔。这位有着几十年军人生涯的“习武之人”,笔下竟藏着这般细腻温润的柔情蜜意,着实让人又惊又喜。
《黄河夜渡》一文,不是简单的随笔,是作者悄悄递给爱人的情书,是对三十年“油盐酱醋”的感念,更是对“长相守”做出的最好诠释。
作者深得《文心雕龙》里“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的创作真谛,采用“逆光摄影”的创作手法,以明亮的黄河两岸柔美夜景做背景,凸出船上夫妻二人恩爱的轮廓,让“黄河夜渡”这幅场景形成明暗对比的巨大反差,达到直击人心、迸发情感的立体效果。这般将“景”与“情”揉进画面层次的写法,既呼应了主标题的浪漫,又丰富了秋波里的恩爱之情画面层次,还提升了副标题秋波里的三十年念想“景藏情”的动人画质。文章平实里透着细腻的匠心,取胜于寓情于景的精巧构思。
初读时,貌似跟着文字“去赴一场和黄河夜色的约定”:盐场堡码头的灯笼串成的明珠星火,黄河水车博览园的暖灯勾勒出千年农耕文明的轮廓,音乐喷泉的水柱在夜色里化作银龙与彩绸,涛声裹着秋凉漫过耳畔,连风里都带着河景的温润等等,展现给读者面前的一处处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再细品,藏在秋波与涛声里的三十年情和意跃然纸上——共饮天水小罐茶时,指尖传递的感情温热裹着枣香;秋风里相视而笑的眼神,透射着彼此欣赏的光亮;随着飞天舞衣袂的翩跹,“会心眼神”让甲板上多了一份浪漫;《保卫黄河》合唱时的轻声附和,是默契,也是感情的倾注。作者没有直白言“爱”,却把这份感情镶嵌在每一处风景里,投射到《黄河夜渡》的夜幕上。是在借用“黄河夜渡”做容器,让三十年的情感化作玉液琼浆在里面持续窖藏。任甲板上这份爱意在字里行间漫溢出来,让情真意切的软乎暖化了每一位读者。
文中十几处“我和爱人”的细节描写,更是把爱的亲密写得恰到好处,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情感挥发作用。攥在手里怕被风刮走的合影照片,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连心锁;非遗绢花“金丝流转”的指尖巧思,蕴含着三十年婚姻里的“精心呵护”;返航时耳边回荡的《兰州兰州》,唱出了黄河岸边曾经的“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的那份缠绵。这些零碎片段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不是突然地浓烈,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攒下的厚重,是“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真实写照,更是《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现世注脚。寥寥数笔便将三十年夫妻间的情意写得入木三分。
广勇同志的文章像苏东坡笔下的“行云流水”,任笔尖在黄河水面上恣意挥洒。即善于借景抒情,把结婚三十周年的纪念章,一一挂在黄河夜渡的风景里。又在不经意间暗暗传情,引发读者无限地猜想。虽然没有直白道破结婚纪念意义,却将“我爱你”的内心独白藏进码头的晚风、河面的金浪、茶室内的非遗绢花里。他发出的藏情秘码,偏偏被爱人精准破译——她在评论区写下“我懂你的欲言又止”,就把三十年的念想和盘托出。没有高调的告白,没有刻意的仪式,却让“你写文诉情,我留言懂你”的互动,成了文章评论区里最吸睛的亮点,也是两人爱情里带着温度的“情感见证”。爱人的留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把金钥匙,正好打开了作者藏在“秋波涛声”里的念想。让夫妻间的默契,成为三十年婚姻最生动的注脚。虽然结婚纪念日没有盛大蜜月的张扬,却如秋夜黄河般温润,在细枝末节里藏满浪漫,让平凡的夜游成了独属于两人的、闪着光的周年礼。
作者想象力像黄河一样宽阔,写景传神,写情感人。他把藏了多年的心里话播撒在游轮推开的波浪里,把“我爱你”的悄悄话播种在洋洋洒洒的文字里。示爱不追求轰轰烈烈地表达,只留存深水静流般的绵长。用羊皮筏子在盛夏的彪悍和游轮在秋夜的温柔,暗喻夫妻间历经岁月的两情相悦和温润相守。用黄河的“变”,映射他们夫妻感情风雨成长的三十年历程;用黄河奔涌的“不变”,讲述夫妻感情的幸福绵长。作者把对爱人的情感、对岁月的念想注入了黄河,“母亲河”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文章“以景藏情”的构思,留给读者“后知后觉”的阅读体验,极易引起“于平凡处见浪漫”的共鸣。《黄河夜渡:秋波里的三十年念想》早已超越了文字表述的本身,“她”是黄河承载的幸福家庭的正能量。“她”愿天下有情人,把每个日子都过成惬意和安逸,把每一份念想都变得粘稠而绵长。从晨光到暮色,从青丝到白首。
编辑简介: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