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立冬懷書友謝建立老師》
图文/羅啟元 编辑/谦坤
2025.11.09
長日清齋暮憶君,
立冬曾共作詩文。
歸根落葉化黃菊,
結露殘花妝白裙。
生死存亡秋後定,
榮枯聚散夢中分。
三人顧影素娥應,
月色天邊照世紛。
附元寶賞析:《七律·立冬懷書友謝建立老師》一詩,以立冬時節為背景,融自然景象與人生哲思於一體,通過精煉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對友人謝建立老師的深切懷念以及對生命聚散、榮枯無常的感悟。以下從意象、情感、結構三個層面進行賞析:
一、意象經營:冬景與心境的交融
1. 時空交疊的立冬意象
首聯「長日清齋暮憶君,立冬曾共作詩文」以「長日」與「暮」形成時間推移,暗示思念的綿長;「清齋」則營造出靜寂的空間氛圍,與「曾共作詩文」的過往歡愉形成對比,凸顯當下的孤寂。立冬作為歲末的起點,既是自然節氣的轉換,亦隱喻人生階段的過渡,與詩中「生死存亡秋後定」的哲思相呼應。
2. 自然物象的象徵意涵
頷聯「歸根落葉化黃菊,結露殘花妝白裙」中,「落葉」與「黃菊」暗含生命凋零與重生的雙重意味:落葉歸根喻指生命的終結,而黃菊傲霜則象徵高潔與堅韌;「結露殘花」以露珠凝結喻淚水,「白裙」似暗指素縞,將自然景象與悼念之情巧妙結合,婉轉流露對逝者的追思。
二、情感層次:個人懷念與普世哲思
1. 深摯的個人情感
詩題點明「懷書友」,詩中通過「暮憶君」「曾共作詩文」等樸素語言,直抒對友人的思念。頸聯「榮枯聚散夢中分」進一步以「夢」為媒介,暗示生死相隔的無奈,情感從具體的懷念昇華至對人生無常的慨嘆。
2. 超脫的宇宙觀照
尾聯「三人顧影素娥應,月色天邊照世紛」化用李白「對影成三人」的典故,卻賦予新意:「素娥」(嫦娥)作為孤高意象,與詩人「顧影」相映,暗喻精神層面的共鳴;而「月色天邊」則將視野擴展至宇宙,以月光普照塵世紛擾,表達超然於聚散離合的生命態度。此聯將個人情感融入天地境界,展現了中國古典詩歌「以小見大」的審美特質。
三、藝術特色:律詩規範與創新
1. 對仗與音韻的匠心
本詩嚴格遵循七律格律,中二聯對仗工穩:「歸根」對「結露」、「落葉」對「殘花」,詞性與意境皆相呼應;而「生死存亡」與「榮枯聚散」以四字疊用,強化節奏,深化主題的沉重感。全詩押平水韻「文」部,音調低沉迂迴,與懷舊主題相契合。
2. 虛實相生的結構
詩歌從現實的「清齋暮憶」起筆,經由頷聯的實景描摹、頸聯的哲理思索,至尾聯引入神話意象「素娥」,形成從實到虛、從個人到宇宙的層遞結構。這種「起承轉合」的章法,既符合七律傳統,又通過虛實交織拓展了意境空間。
四、整體評價
此詩繼承了杜甫、李商隱以來七律沉鬱頓挫的風格,以立冬物候為媒介,將友誼懷念與生命哲思熔於一爐。詩中「黃菊」「素娥」等意象既具古典韻味,又蘊含現代人對生死議題的觀照;尾聯以月光收束「世紛」,於蒼涼中寄寓寧靜,體現了「哀而不傷」的詩教精神。唯「榮枯聚散」略顯直白,或可進一步凝練,然不掩全詩情感之真與境界之遠。整體而言,這是一首融古典技法與當代情懷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