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里的“红色暖流”
特约作者:饶晓辉
深秋的南昌,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甜。这座 “英雄城” 正用满城金黄,迎接着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一一原驻厦某炮团九连参加全国战友聚会的老兵们。
然而,比桂花香更温暖的是,南昌为退役军人送上的 “暖心礼包”:地铁公交免费乘、园区景点免门票等一项项优抚崇军举措,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老兵们的归途,也让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更加鲜亮。
(一):“军人优先”,是这座城市的 “金色名片”
在南昌的地铁站、公交站台,“军人优先” 的标识格外醒目。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兵,还是刚刚脱下军装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 “最可爱的人” 应有的尊重。地铁里,老兵们刷优待证进站的瞬间,闸机 “嘀” 的一声轻响,仿佛是这座城市对他们的敬礼;公交车上,司机师傅一句 “老兵好”,让老兵们心头一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热血的年代。
(二)“红色传承”,是这座城市的 “精神密码”
南昌的园区景点,是红色基因的重要传承地。八一广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军事主题公园等,这些承载着革命历史的地方,如今成了老兵们重温初心的 “精神家园”。老兵们手持优待证,免费进入园区景点,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优待,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在这里,他们可以看到当年的战斗场景,听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受到红色基因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中流淌。
(三):“崇军氛围”,是这座城市的 “温暖底色”
南昌市政府推出的优抚崇军举措,不仅仅是政策的落实,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体现。街头巷尾,“军人优先” 的标识随处可见;商场超市,“退役军人专属优惠” 的海报温暖人心;社区里,“老兵之家” 的活动丰富多彩。这种浓厚的崇军氛围,让老兵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年轻人更加敬仰军人的职业。
结语:南昌市政府这一系列优抚崇军的举措,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深深感受到南昌这吗座英雄城的温度和力量。这里的优抚政策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激励,让我和战友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我相信,在南昌这片充满活力和温情的土地上,英雄的精.将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南昌,这座英雄城,用她的历史、文化和政策,书写着新时代的双拥篇章。她是军人的港湾,更是英雄的摇篮。愿南昌的优抚崇军举措不断深化,让英雄城的美誉更加响亮,让每一位军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尊严。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历任无线班战士、通讯班长、连部文书。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