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晚,广州奥体中心灯火璀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以“同心同圆中国梦”为核心,用科技突破、模式创新与文化焕新,打造了一场兼具时代感与湾区特色的视听盛宴。作为全运会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开幕式,其创新亮点贯穿全程,刷新了国家级体育盛会的呈现范式:
一、点火仪式创新:深海能源+科技火焰,开创低碳先河
开幕式最震撼的创新莫过于主火炬点燃环节。苏炳添、张家朗、李祎三位三地运动员共同执炬,点燃的并非传统火焰,而是以“深海之冰”为灵感的科技火炬台——源火取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通过深海水下原位采集技术捕获后,结合光伏能源协同激活,以电光水雾呈现“非真实火焰”效果,实现全运会史上首次“无燃气、全绿电”主火炬点燃。这一设计既彰显我国深海探测与新能源技术实力,更将低碳理念融入盛会核心仪式。
二、传递模式创新:海陆空立体矩阵,科技元素齐上阵
打破单一地面传递惯例,开幕式构建“海—陆—空”立体火炬传递体系。AI人形机器人“夸父”精准完成地面接力,低空飞行器搭载火/炬掠过奥体中心上空,无人驾驶车队组成动态传递方阵,三者联动形成科技感十足的传递链条。全程无人工干预的智能协同,既展现了大湾区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优势,也让火炬传递成为科技成果的动态展示。
三、办赛模式创新:三地协同亮相,打破地域边界
作为首次粤港澳联办的全运会开幕式,创新呈现“三地同心”的视觉表达。广东、香港、澳门体育代表团携手入场,三面旗帜并排前行,伴随《中国人》的合唱旋律,形成“血脉相连、协同并进”的生动场景。从筹备阶段的规则衔接,到开幕式上的流程联动,三地打破行政边界与制度差异,通过“前置协调、无缝对接”机制,开创了跨区域联合办赛的全新范本。
四、科技应用创新:全场景智慧赋能,沉浸感拉满
开幕式全程植入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超90%改造升级的场馆内,光伏发电系统实现能源自给,3D/5G/AI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舞台效果,AR导航让观众快速定位;舞台背景以珠江潮涌、湾区天际线为蓝本,通过裸眼3D技术呈现三地地标联动画面,让观众直观感受“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无人设备全程参与物资运输、安全巡检,科技赋能让开幕式高效且环保。
五、文化表达创新:非遗活态呈现,凝聚湾区认同
摒弃传统静态展示,开幕式将岭南非遗转化为动态艺术。龙舟竞渡的磅礴气势、醒狮腾跃的灵动姿态、粤剧唱腔的婉转韵味通过光影技术与舞台表演结合,配合早茶、烧味等岭南美食符号的创意呈现,让粤港澳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可视化。这种“活态非遗”的表达的方式,既贴合年轻受众审美,更强化了三地民众的文化认同,让开幕式成为湾区文化交流的桥梁。
从深海能源到智能科技,从跨域协同到文化焕新,广州2025十五运开幕式以多重创新,不仅为全运会写下崭新一页,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科技进步与文化自信的集中展示,为大型体育盛会的创新举办提供了宝贵经验。(编辑:谦和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