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论如何成为社会栋梁之要素
作者:王佐臣
社会栋梁的本质,在于其深藏不露的才华与实力,以及在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的担当。他们并非喧嚣的弄潮儿,而是如深潭静水,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蕴藏千钧之力;其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让所有人感觉普通,却在危难之际展现出惊人的不凡。真正的社会栋梁,正是这种大智若愚、厚积薄发、以行证言的典范。
一、 大智若愚:智慧的内敛与谦逊的品格
社会栋梁的首要特质是“大智若愚”。这并非真正的愚钝,而是智慧高度凝练后的外在表现。他们深谙“智者守愚,如明珠蒙尘;愚者炫智,如瓦砾生光”的道理,懂得锋芒毕露易折,过刚易折。如同《道德经》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力量往往不事张扬。他们像一本合上的书,封面朴实无华,翻开却字字珠玑。这种内敛源于对世事深刻的洞察与对自我的清醒认知,明白“知而慎言”才是真正的智慧,而非“不知而言”的愚昧或仅仅“知而不言”的避世。他们如水就下,甘处众人所不愿的低位,默默耕耘,故能接近大道。刘邦的隐忍、萧何的务实、钱学森的默默奉献,皆体现了这种在平凡中积蓄非凡力量的智慧。
二、 厚积薄发:深潜的积淀与关键时刻的担当
成为社会栋梁绝非一蹴而就,其根基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深厚积淀。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等待,在他人看不见的角落持续努力,如同夏蝉蛰伏数季只为一声鸣唱,昙花等待整日只为刹那芳华。科比熟知的“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正是这种日复一日默默耕耘的写照。这种积累不是为了一时炫耀,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拥有挺身而出的实力与底气。当挑战来临、众人束手时,他们能以最实用、最质朴的方式让他人明了、信服,展现出惊人的不凡。红军长征的坚韧、任正非布局“备胎计划”的前瞻、海瑞在浑浊官场中坚守黑白的气节,都是厚积薄发后于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明证。他们追求的不是表面的“被看见”,而是实质的“被需要”,其价值在行动中自然彰显。
三、 以行证言:质朴的践行与无声的感召
社会栋梁的力量最终体现在行动上。他们摒弃浮夸与空谈,信奉“用结果打脸,比争辩更致命”。其智慧与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创造真实价值来展现。他们深谙“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辩证,懂得真正的勇气在于审时度势后的担当,而非匹夫之勇的冲动。林则徐“制怒”的隐忍、袁隆平扎根田间的坚守、董明珠为长远发展壮士断腕的决绝,都体现了行动的力量远胜于言语的喧嚣。他们以稳定可靠的原则构筑不可侵犯的底线感,以冷静的情绪和强大的行动力应对纷扰,其存在本身就如“深潭无波”,形成一种令人信服、不敢轻侮的无声气场。这种“看似拙,实则巧;初觉钝,用时利;貌似浅,知方深”的特质,正是其深厚内功的外在化表现,在润物无声中引领方向,凝聚人心。
结语
社会栋梁,是那些将智慧深藏于心、以谦逊示人,在漫长岁月中默默积淀实力,并在时代需要时能以最质朴有力的行动肩负重任、解决问题的真正砥柱。他们不慕虚名浮利,不逞口舌之快,其伟大在于平凡外表下不凡的智慧、定力与担当。修养至境,便是让卓越成为一种不张扬的习惯,让力量在静水深流中蓄势待发,让贡献在润物无声中泽被后世。这,正是“大智若愚”者作为社会脊梁的永恒价值。以上一些纸上谈兵,与个人浅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文/王佐臣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佐臣,笔名尘缘,1953年出生,上海籍。现代散文家,评论家,诗人。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全球汉语协会理事。江南诗絮文化中心社长,亚洲诗坛评论员,上海诗与评月刊总编,曾在国内外报纸,刊物先后发表,转载,翻译多部所著的散文,诗集,评论等。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