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法如剑,孤臣丹心——从《小重山》看欧楷千年征途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读岳飞《小重山》,那字里行间的孤勇与坚守,恰似欧楷千年发展之路的写照。欧阳询以笔为剑,在隋末唐初的乱世笔墨中开辟楷法新境,而后千百年,欧楷如孤臣守节,于风雨飘摇中护持正统,于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每一步都踏得铿锵有力,每一笔都藏着丹心赤诚。
欧楷之兴,始于欧阳询的“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彼时书坛尚在南北书风的交融激荡中摸索,隶书的宽博与楷书的规整尚未完全定型。欧阳询博采众长,取汉隶之朴厚、晋楷之灵动,融北碑之刚劲、南帖之温润,于法度中求变化,于规整中见神韵,终成“欧体”风骨——险劲挺拔如孤峰插云,结构严谨似榫卯契合,笔力刚健若铁画银钩。这正如岳飞“起来独自绕阶行”的孤绝,在乱象中独辟蹊径,为楷书立下不可逾越的标杆,让“心正笔正”的书法正道,有了最坚实的载体。
欧楷之传,历千年风雨而不辍,恰似岳飞“欲将心事付瑶琴”的执着。自唐以降,战火频仍、文风更迭,多少书体盛极而衰,多少笔墨湮没无闻,唯有欧楷凭借其森严的法度、不朽的神韵,在历代书家手中薪火相传。柳公权取欧体之骨,融颜体之肉,成“柳骨颜筋”;赵孟頫承欧楷之韵,添行书之流,开楷法新境;近现代书家更是以欧为基,在坚守中创新,让古老的楷法适配时代的审美。这传承之路,没有喧嚣的追捧,只有默默的坚守,正如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却始终坚信正统不灭,文脉永续。
欧楷之兴,在当代更显“扫尽残云与淡月”的使命担当。如今书坛乱象丛生,“丑书”“怪书”层出不穷,正统书法被边缘化,欧楷研究会的同仁们,恰如岳飞麾下的忠义之士,以笔为刃,以楷为旗,在浮躁的时代里深耕不辍。我们临摹欧体碑帖,复原正统法度;我们奔走讲学,普及楷法精髓;我们以展为媒,让更多人读懂欧楷的刚正与温润。这不是墨守成规的复古,而是“收拾旧山河”的担当——让被遮蔽的楷法光华重放异彩,让“字为心画”的文化内核回归大众视野。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征途是报国,欧楷的征途是传文。千年风雨,欧楷如孤臣守节,在乱象中坚守正统;今朝奋进,我们以欧为炬,在复兴路上砥砺前行。愿以笔为剑,扫尽书坛乱象;愿以楷为舟,载承千年文脉。相信终有一日,欧楷的清音将再次响彻华夏,正统书法的光华将照亮每个角落,正如岳飞期盼的“朝天阙”,我们终将见证书法艺术的真正复兴。
中国欧楷研究会是经中国文联批准成立的国家级书法艺术研究机构。2025年10月2日,中国欧楷研究会第一次领导会议在上海浦东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研究会章程,确定了组织构架人员 。在以高玉亮会长为首的研究会是以“传少年以国粹,为往圣继绝学”为己任,聚焦欧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书法艺术高质量发展。其成立对于系统传承欧阳询楷书艺术,促进欧楷艺术的学术研究、教育普及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欧楷研究会
总第028期
编辑:肖井志 编审:萧关明 终审:高玉亮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