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郭老师
文/杜昕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题记
教我们数学的郭老师,是一位看上去再平常不过的老师。中等自材,总是穿着一身素净的衣服。他的头发理得很干练,很精神,一双眼睛看人的时候总是含着笑,温温润润的。好像从来没见过他真正地对谁发过火,脾气是顶好的。可就是这样寻常的样貌,却让我记了很久,很久。
初一的第一节数学课,我心里还是挺紧张的。因为我以前数学就不太好,所以有点畏惧。我坐在座位上,别看我看起来挺认真地,其实心里一直在打鼓。郭老师开始讲课了。他没有一上来就讲很难的内容,而是用我们以前的知识慢慢引出来。听着听着,我不由得被吸引了,原本绷得直直的背,不觉间就放松下来了,还微微地向前倾,想听得更清楚些。我的眼中满是惊喜,心里在想:“原来是这样,我好像听懂了!”下课铃响起,我觉得这堂课过得好快。我看着数学书,觉得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记得一次做题,我被最后一题卡住了。想来想去,像一团麻线,越急越解不平。猛一抬头,不知怎的,看到郭老师平静的面容,我心中那股急躁好像一下子就消散不少。我鼓起勇气走过去,郭老师接过我的本子,看了一会儿,便拿起笔,给我讲了起来。“原来是这样!”我心下不由得亮堂了。
从那之后,我就变得爱问题了,不只是弄懂一道题,更是郭老师用他的耐心与逻辑,让我能顺着思路解出同种难题。或许是为了让郭老师能多注意到我,又或许推开的那一扇门后,风景实在太动人,我对数学,竟爆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我开始主动钻进数学题里,每当独立完成一张练习卷,解出一道难题,心里就会涌出一股实实在在的成就感,那种满足与快乐,是别的任何事也比不了的。我也前所未有地在意起自己的数学成绩,每次知道考得好时,心里就像炸开了一簇烟花,亮堂堂的,迫不及待地想让他看到这份亮光。
当然,也我有被难题绊住,感到疲倦的时候。可每当这种时候,我只要一想到郭老师,想到他温润的眼睛,想到他讲题时不急不躁的眼神,心里就又悄悄充了电,获得了一种潜在的力量,推着自己再试一次,再算一遍。就这样,在那些埋头努力的日子里,郭老师的样子连同他带给我的信念被我放在心中,记了很久,很久。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初二开学,得知郭老师不再教我们时,我感觉空落落的,是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心头像压着一块湿透的棉花糖,又沉又闷。在数学课上,看着讲台上新的数学老师,思绪却飘回了从前,鼻头微动,眼前就模糊了。
我鼓起了所有的勇气写了一封信,悄悄塞给了郭老师,笨拙地写满了我的感谢和不舍。那大概是我能做的最勇敢的一件事了。除此之外,我便不知该如何靠近了。每次在办公室,心是那么内向站里,明明有干万句话翻涌,比如“老师您好吗”“我最近数学有进步”……,可最终,它们都卡在喉间,化作了沉默和一颗快跳出来的心。我只能飞快地偷偷看他一眼,低声喊一声老师好。
但是那一眼,那一声,也足够了,他伏案工作的侧影,那份熟悉的严肃与自律,依然像一盏安静的灯,在我中亮着。那种生他而生的,想要变得更好的力量,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开而消失,反而沉淀下来,成了我心底的一道光,继续鼓励着我前行。
如果,如果真有机会能好好说上一句话,我想我一定会这么告诉他:“郭老师谢谢您。谢谢您让我遇见不一样的数学,也谢谢您,让我遇见了那个因您而想变得更努力的自己。您是我心中,记了很久很久的好老师。”
如今,郭老师虽然不再站在我们班的讲台上,但我们仍在同一个校园里。偶尔在走廊或是操场边看见他熟悉的身影,我心里总是一紧,随后便浮起一阵暖意。
人们常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再见”这两个字,它藏着最美的希望,它意味着再次相见。所以,郭老师,但愿我们能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