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膏、口红与父母的耳语》
文/糜向荣
寒风卷着深秋的哨音,吹皱了唇上的肌肤。霜降前后,这般细密的疼痛终于让我推开了那扇明亮的橱窗——昨日,一支唇膏安然躺进掌心。
它装在铝制的管子里,旋转时发出细微的咔嗒声,像某个遥远的承诺正在兑现。涂上的瞬间,凛冽的疼痛被柔润的暖意接替,这让我想起雪后初晴的早晨,冰河在阳光下悄然解冻。
可心思却沿着另一个方向飘去。年轻时从不觉得需要这般呵护,如今却像依赖老友般离不开它。是岁月改变了身体的疆界,还是现代生活重塑了我们的需要?当一个人无法自给自足时,向外寻求支援竟成了必然的选择。
这让我想起朋友家三岁的小女儿。那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人儿,见妈妈每日描画口红,便也踮起脚尖模仿。结果口红抹得满脸满身,像幅抽象派的画。智慧的父母没有直接制止,而是在晚餐时分上演了一出精心编排的对话:
“听说同事家的小孩,因为玩了妈妈的口红,脸上起了好些风包。”父亲的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怎么会这样?”母亲配合着蹙眉。
“口红的成分对稚嫩的皮肤太刺激了……”
坐在一旁的小女孩,早已放下手中的连环画,竖着耳朵将每一个字都咽进心里。自那以后,她再不曾碰过那支令她向往的红色。教育的种子,就这样在不动声色中生根发芽。
这故事让我更懂了唇膏与口红的本质区别——一个修复,一个妆点;一个疗愈,一个表达。唇膏是忠实的守护者,以蜂蜡为基,羊毛脂为衬,植物油脂如春水般柔润;而口红却是迷人的艺术家,在相似的基底下,它调入色彩的诗歌:氧化铁的红,云母的白,还要添上让色彩持久的化学咒语。
选购时,唇膏宜素朴,看成分配比如同读一首简约诗;口红则需审慎,那抹动人的红背后,或许藏着铅、镉的阴影。所以无论多么动人的妆饰,归家后都该还给双唇一个自由的夜晚——这是对自身最温柔的慈悲。
这番思量让我顿悟:正如那对父母的智慧,真正的呵护从来不是粗暴的禁止,而是善意的引导。衣食住行是生存的底色,学习成长是生命的进阶,而我们总是在自给与求援间寻找平衡。就像这支唇膏,既是实在的救助,也是隐喻的启示。
若将这份认知化作行动,我会建议妻回家后卸去口红——这无疑是一出为了健康着想的喜剧。可当我望着她精心妆点的双唇,那抹让我心动的嫣红即将消失,心中又泛起难以名状的惋惜。原来世间所有的选择都暗含代价:我失去的是眼前片刻的惊艳,她获得的却是长久安好的根基。
暮色渐浓,我旋回唇膏,听见内心某个执念轻轻落地的声音。成长教会我们的,或许就是在得失之间,永远选择那个让生命更丰盈的答案——就像那对父母,用一个善意的故事,守护了女儿对世界最初的好奇与信任。
2025年11月13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