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戎光映星河
龙华松风送首长
——追记南京路上好八连老指导员王经文
文:袁德礼 摄影:查金鑫
龙华殡仪馆银河厅内,素菊含露,挽幛垂云。今天上午九点,97岁高龄的南京路上好八连老指导员王经文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晨雾未散时,已有三百余各界人士陆续抵达:有白发覆额的老战友攥着泛黄的连队合影,有佩戴勋章的退役军人立正敬礼,有文学社老作家,老编辑捧着他生前修改的稿件,更有年轻的战士捧来一束青翠的松枝——那是好八连营区的味道,是他魂牵梦萦的根。
他是“霓虹灯下的播种人”
70年前,王经文接过好八连指导员的接力棒时,连队刚被国防部命名为“南京路上好八连”。彼时的南京路,霓虹初上,商潮涌动,“穿草鞋、站马路”的八连战士面临“和平年代如何守初心”的时代之问。王经文带着连队在南京路扫过街、帮过孤寡,在弄堂里教过识字、修过水管。老战士回忆:“王指导员的挎包永远装着两样东西——笔记本记民情,针线包补军装。”他牵头制定“三不”铁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吃商户一顿便饭、不占公共一分便宜;又创立“三必访”制度:战士家庭困难必访、驻地老人患病必访、社区矛盾突出必访。连队营区的荣誉墙上,至今挂着1960年为孤老沈阿婆送药的照片,照片里穿洗得发白的军装的年轻人,正是王经文。
他是“精神火种的守护者”
“好八连的传统,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要融进血脉的信仰。”这是王经文常说的话。他主编的《好八连故事集》手稿还存放在连队荣誉室,纸页间夹着他用红笔标注的批注:“要讲清‘拒腐蚀’背后的家国情怀,更要写透‘为人民’里的朴素真心。”离休后,他拒绝了地方企业的高薪邀请,却一头扎进社区、学校、部队,当起义务宣讲员。金秋文学社的张谷平记得,2020年深秋,92岁的王老拄着拐杖来社里改稿,说起连队老班长为救落水儿童牺牲的事迹,老人突然哽咽:“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我们的嘴,不能不说。”三十年来,他累计宣讲200余场,听众超10万人次,连“小萝卜头”纪念馆的小讲解员都喊他“王爷爷”。
他是“岁月长河的摆渡人”
银河厅中央,王经文同志的遗像温和而坚定。两侧屏幕循环播放着他的生平片段:年轻时在训练场打军体拳的利落身影,离休后在社区调解纠纷的耐心模样,给小战士戴红领巾时弯曲的脊背……发言席上,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叶鑫声音哽咽:“王老走了,但他留下的‘三件宝’还在——记满民生的笔记本、补了又补的针线包、翻烂的故事集。这不仅是好八连的传家宝,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坐标。”
哀乐低回时,窗外梧桐叶簌簌落下,恍若九十年前那个投身革命的青年,正踩着同样的秋光走来。从战士到指导员,从“霓虹哨兵”到“精神灯塔”,王经文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永不褪色的忠诚”。
此刻,南京路上的梧桐仍在风中轻语,好八连的岗哨依然挺拔如松。我们知道,那位总说“我是八连人”的老指导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守着他的连队,守着这座他用一生热爱的城。
王经文同志,一路走好。您的故事,我们接棒讲述;您的精神,我们世代传承。

出席王经文追悼会的领导有:
1.原上海警备区政委 王传友将军
2.原静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吴玉林
3.原上海警备区移交干部办公室主任
4.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管理处副处长 朱敬红
5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思想权益处副处长 李虹霞
6.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员会组织部
7.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褚凯华
8.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叶鑫
9.长宁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总支书记、所长 杜祖仙
10.江苏路街道岐山党总支
11.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陶依嘉
12.上海市军休关工委代表、常委委员 陈勇
13.老小孩网站董事长 吴含章,主任 高声伊
14.上海市老干部金秋文学社顾问 张谷平,副社长 陈敬标,办公室主任 查金鑫
15.上海笑口常开艺术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张履贵
16.南京路上“好八连”促进会
17.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
18.上海市长宁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第三支部和第十支部书记及老同志代表
19.区委原常委、区人武部原政委、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马发明
20.好八连驻地领导
21.江苏路街道关工委和街道退役军人事务所
22宝钢集团保卫处老处长周三宝等280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老首长王经文的追悼大会。
致答谢辞有家属代表:王健。老首长王经文生前在中国作家记者书画家联谊会群,记者袁德礼朋友圈群,一起奔向未来群,斗龙港文学总群经常和老作家徐慧敏和群友吟诗作对,互动互赞,几大群友,得悉老首长病逝,纷纷在群里发出悼念诗文……

参加王经文老首长追悼会
诗:周三宝
白驹过隙光阴转,
思念在本社绵延。
今日九点告别殓,
英雄辉煌一百年。
劳仁诗文八千篇,
三百场故事传艳。
最美退役荣军干,
全国优秀军模范。
慈祥的面容仍然,
仿佛穿越在校园。
师生青年念着您,
八连精神世世传。
与会有感归程于地铁上
25年11月13日11点拙笔

袁德礼简历:
袁德礼:1954年生于上海。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糸。40年來,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过上万篇各类作品。先后出版过《百位老总谈人生》《女儿袁靓》《记者写天下》《袁德礼小说散文集》等书稿,累计1800万文字。作者曾在建筑与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社、城市导报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德礼传媒(国企)法人。
总编:山旮旯
责编:袁德礼
总设计:黄诚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