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国省 朗诵:谢东升
音乐合成:杨建松

地铁里的汉口
这里称呼有所不同,叫交通轨道几号线。即使站台肆无忌惮的穿堂风,也遮不住阑珊秋意,胳膊上的清凉一抹接一抹。
从汉口站抵范湖,仅一站。刚闪进车,抬眼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倚扶手微笑站着。他飘飘的胡须,辫了一条精致的小辫子,垂在褐色唐装胸前,显得俏皮可爱。
见我正打量他,老者优雅地推了推金丝眼镜,解释道,这是看一电视剧后的启发。这江夏秋天呀,风大,老是吹得乱蓬蓬的。现在好了,省事。他下意识捋顺他的小胡辫儿,周围的人都不禁被这个风趣的老顽童逗乐了。
有一中年男子,坐在候车长椅上,守护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戏耍。男人眼里是满满的父爱。他气定神闲,不像是候车,尽情享受来来往往的地铁呼啸而过时裹挟的一阵阵清爽。看到我犹豫不决,他和颜悦色问,是在转车吗?直接坐电梯到二楼,快。接着又和小男孩开始戏耍。

有着"安保"字样的工作人员在进出口处巡视,见有人过来问路,忙停下脚步,流露出笑意。他们口音有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儿,把尾音"沙"字拉得热干面一般流畅热情自信,让问路人一下有了底气。
地铁口的便利店,除了知名的精武鸭脖,也开始摆满了各式月饼,节日的氛围爆表。地铁里,能感受到这座英雄城市的礼数、时尚、繁华和历史气息。地铁是通向城市文化花园的秘密通道,拨开喧嚣尘上的浮躁,就能顺畅获取一把打开一座城池的密匙。

武大之秋
莘莘学子还未开学,武大显得相对安静。
晨光熹微,映照着校铭,繁体的"国立"二字,一下把武大的历史拉到遥远的民国时期,恍惚间,台阶上站满了衣着民国学生装的男女青年,他们怀抱书籍,意气风发,谈笑风生走进校园深处。
沿着小径散步,人也仿佛年轻了许多。阵阵清爽的风,吹乱了头发,也吹乱了思绪。遗憾早已过了樱花似雪的季节,在郁葱的林间行走,秋的寂寥无声,浸湿了如许的期望。
走得腰酸背痛之际,循环校巴善解人意地捎带上我们,只需两元钱,就可观光整个武大。路过二食堂时,年轻的司机提醒说,虽未开学,里面已在供应早餐,对外,菜品还是不错的。

一位外国留学生有着一头棕灰色头发,还挽了一条特立独行的冲天辫儿。看到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头发雪白,忙站起来让座,有人向他伸出大拇指,帅气青春的他便羞涩地笑了。抵达珞珈山,可俯瞰武大半壁江山。灰白色拱顶的旧图书馆隐约可见;秋虫低吟,落叶翩翩,白墙青瓦,绿藤攀援。沿径而上,竟走到武大校友联谊处,石壁上有易中天红色题字,渲染着百家争鸣的时代气息。古木参天,翠鸟欢叫。在闹市中有这样的象牙之塔,幽然之所,也是万千天之骄子们的造化了。
樱花成泥,只剩葱绿的叶子。路边残留的广告牌,以樱花命名的地点,都在默默向路人展示,它们曾有着多么旺盛的生命力,曾受到过人们怎样狂热地恩宠。武大成全了樱花灿烂绚丽的花期,樱花也让武大声名远播。春暖花开时节,游客杂沓的脚步和咔嚓的快门打破了宁静的校园,让武大悬浮在一片飘渺的花海中。

偏执地认为,如果中国每一个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特立独行的"校花",和国花、市花遥遥呼应,那真的就有了院校派的"百花齐放"盛况。如牡丹、玫瑰、木棉、紫荆、荷花等,那将是怎样一种销魂地等待?于求知的学子们而言,也将是心灵一角永不凋谢的半亩花田,让了解史实的人多少心里会有些不舒坦。
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等,在中西合璧的宫殿建筑群里安然屹立,来来往往的大学生们,说不准儿谁一不小心就会在风起云涌的时代留下波澜壮阔的一笔,从张之洞到蔡锡勇,从李四光到雷军,一刻也没停歇。

在百舸争流的复兴中国,百年武大正焕发新的勃勃生机。走出校园,络绎不绝的行人正风尘仆仆走进武大。一轮簇新的太阳,从东湖上冉冉升起,缕缕温暖的阳光环抱着明媚的校园。
秋意正浓,浅尝辄醉。

作者: 王国省 ,笔名阿国、王小虎,籍贯河北邯郸,文学学士,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结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副会长、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黄埔区作家协会主席,广州市黄埔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现居广州。著有个人文集《野性的沉默》《灿烂的忧伤》《优雅的沦落》《一地清凉》、《一路向南》《故国乡愁》等。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文促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诗词学会朗诵演唱专委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朗诵艺术专业委员会专职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阅读已逾两亿。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