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第三章 完)
第四章 夜航
婉如那清脆如银铃的呼唤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击碎了姚清然与白鸿影之间那短暂而珍贵的、由月光与诗词构筑的静谧结界。鸿影离去的白色身影,在廊庑的阴影中一闪而没,快得让清然几乎怀疑方才那番沉痛而深刻的对话,是否只是自己因那阕词而生出的、过于逼真的臆想。
唯有指尖那残留的、微凉的触感,和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冷香,证明着一切真实地发生过。
“清然哥哥!原来你躲在这里!”婉如像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提着裙角翩然而至,脸颊因跑动而泛着健康的红晕,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她身后还跟着几位年纪相仿的堂姐妹,个个脸上都带着节庆般的兴奋。“我们要去放河灯了,你同我们一起去吧!”
放河灯。是了,今日似乎是某个与水相关的节气尾声,镇上的年轻男女素有夜间去运河支流放灯祈福的习俗。姚家虽为高门大户,对这类带着些许浪漫与野趣的民间活动,倒也并不严禁,反而视为一种雅事。
清然此刻心绪纷乱如麻,鸿影那双盛满哀愁的眸子和她那句关于“决绝与顺从”的问话,在他脑中盘旋不去。他本欲推辞,想独自留在这水轩之中,将方才的一切细细梳理,反刍。但婉如已不由分说地拉住他的衣袖,其他姐妹也在一旁笑着催促。
“走吧走吧,清然哥哥,我们都备了好些漂亮的河灯呢!听说在河灯里写下心愿,顺着水流得越远,心愿便越容易实现!”
他被半推半就着,簇拥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离开了听雪轩,向着宅院外走去。喧嚣声重新包裹了他,将他从那个只有他和她的、清冷而真实的世界,强行拉回了这个热闹而浮泛的人间。
姚家的后门通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巷弄,穿过巷弄,便能望见那条在月光下如同一条暗银色缎带的运河支流。此时,河边已是人影憧憧,笑语喧哗。镇上许多年轻人,以及各家的仆从,都聚集在此。水面上,星星点点,已然漂浮着数十盏各色河灯,莲花状的、小船状的,烛光在薄薄的棉纸或宣纸后摇曳,将倒影投在墨色的水面上,光影破碎,随波荡漾,美得有些不真实。
晚风带着河水特有的、微腥的水汽扑面而来,吹散了宴席残留在衣襟间的酒肉气息,也让清然混沌的头脑为之一清。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将胸腔里那股莫名的滞涩与悸动压下。
婉如和姐妹们早已兴奋地跑到河边,从仆妇手中接过精心制作的河灯,又讨来笔墨,背过身去,神秘兮兮地在灯壁上书写心愿。清然没有凑上前,只是静静地站在稍远一些的柳树下,目光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搜寻。
他很快便看到了她。
白鸿影站在人群稍外围的地方,依旧是那身素白的斗篷,风帽已经戴上,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个尖俏的、在月光下显得尤为白皙的下巴。她手中也拿着一盏素白的莲花灯,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立刻书写或放入河中,只是静静地站着,望着那流淌的河水,以及河面上那些载着无数希冀与梦想的、明明灭灭的光点,眼神空洞而迷离。
她站在那里,像是一个误入繁华灯会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幽魂,与周围的欢乐格格不入。
婉如写好了心愿,蹦蹦跳跳地跑到河边,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河灯放入水中,双手合十,闭目祈祷,脸上洋溢着纯然的快乐。她的灯是鲜艳的橘红色,在众多灯中格外醒目,顺着水流,缓缓向前漂去。
“鸿影表姐!快来放灯呀!”婉如放完自己的,回头招呼道。
鸿影似乎被她的喊声惊醒,微微动了一下。她迟疑片刻,终于也走到水边,蹲下身。她没有用笔墨,只是用指尖,在那素白的莲花灯瓣上,极轻、极慢地划写着什么。月光黯淡,距离也远,清然根本无法看清。
然后,她将那盏灯轻轻推入水中。那盏白灯,在五彩斑斓的灯群中,显得如此素净,如此不起眼,像一滴落入锦缎的泪珠。
它漂得很慢,似乎有些迟疑,有些不甘。然而,水流的力量是温柔的,也是不容抗拒的。它终究还是随着大流,向着下游,向着那未知的、黑暗的远方,缓缓漂去。
鸿影一直蹲在河边,望着那盏白灯,直到它混入众多的光点之中,再也分辨不出。她的背影,在月光和水光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单薄,那么孤寂,仿佛随时会被这夜色溶解。
清然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想走过去,想站在她身边,想对她说些什么——哪怕只是一句无用的安慰。他想告诉她,这姚宅或许不是她的故园,但至少可以成为她暂时停泊的港湾;他想告诉她,她不是无根的浮絮,这江南的烟雨,或许愿意温柔地包裹她……
然而,他的脚步像是被钉在了原地。礼教的束缚,众目睽睽之下的顾忌,以及一种更深层的、害怕唐突了她的怯懦,将他牢牢地锁在原地。他只能像一个无声的影子,在黑暗中,遥遥地注视着她,感受着她那弥漫在空气里的、无边无际的忧伤。
就在这时,一阵稍大的河风掠过水面,吹得柳丝狂舞,也吹得河面上的灯群一阵剧烈的晃动。几盏制作不甚牢固的灯,烛火摇曳了几下,竟熄灭了,沉入了黑暗的河水。更多的灯则在风浪中颠簸起伏,光影乱颤。
清然的心,随着那阵风猛地一紧。他下意识地再次望向鸿影那盏白灯消失的方向。在那一片混乱的光影中,他仿佛看到了一点极其微弱的、属于素白色的光,顽强地闪烁了一下,随即,便被更多的、更鲜艳的光点吞没,再也寻不见踪迹。
就像她这个人,就像她那“此身元是絮”的命运。
风过去了,河面渐渐恢复了之前的平缓。放灯的人群开始三三两两地散去,笑语声随着人影远去,河边重新变得空旷而寂静。只剩下河水永不停歇的流淌声,和那依旧在风中呜咽的柳枝。
鸿影缓缓站起身,没有回头,默默地沿着来路,向着姚宅的后门走去。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内的黑暗中。
清然依旧站在那棵柳树下,良久,良久。
夜凉如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也浸透了他的心。他忽然觉得,自己方才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安慰,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在这浩荡的时光之河与无常的命运之风面前,个人的意愿,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堪一击。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少女在放灯。他看到的,是一颗孤独的灵魂,在命运的河流上,进行一次无声的、孤独的夜航。而那盏素白的河灯,就是他窥见的,她全部的心事与命运的无常隐喻。
他抬起头,望向那无尽苍穹。星河璀璨,冷漠地俯瞰着人间一切的悲欢离合。
风,更冷了。
---
(第四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丛书》杂志社副主编。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