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诗评:
以诗为笺,赴一场岁月深情的夜话
——评雪非诗作《夜话》
夜是承载深情的容器,话是藏于心底的执念。雪非的《夜话》以细腻笔触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思念长卷,将等待的焦灼与坚守的温柔熔铸于诗行之间。全诗无激昂之语,却以浅吟低唱的韵律、精巧对仗的结构,让情感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读来如沐春风,又似饮陈酿,余味悠长。
(一)开篇叠句:虚实交织的深情基调
对应诗句:梦里的牵手也是牵手/花间的相拥也是相拥/幻想的笑颜亦是笑颜/久别的重逢亦是重逢
赏析:开篇四重叠句以“也是”与“亦是”交替,既强化句式对称美,又暗含思念至深的执拗。现实的缺憾在梦境、花间、幻想中得以弥补,将虚幻视作真实的认知,恰是牵挂成为生命底色的写照——哪怕是想象中的相逢,也足以慰藉漫长等待,为全诗奠定缱绻缠绵的意境。
(二)核心之句:岁月坚守的情感告白
对应诗句:君未见,怎敢老/白鹭乘风,捎去问候的信笺/你的名字,便是花间的幽梦
赏析:“君未见,怎敢老”化用古典意蕴,将重逢期盼与时光敬畏融为一体,兼具“难向君前说老翁”的微妙心境与为爱坚守的悲壮。诗人以白鹭为信使,将抽象思念寄托于具象飞鸟,又把牵挂凝练成“花间的幽梦”,让名字成为日夜萦绕的念想,轻盈却坚韧。
(三)意象对仗:柔美与力量的交融
对应诗句:月光缠绕眉梢的青藤/夜色藏存心底的春风/你若跋山涉水而来/何惧认不得诗意面容/你若晨曦与我撞怀/怎怕霜痕已印岁华峰
赏析:“月光”对“夜色”、“青藤”对“春风”,静景动景交融,既勾勒夜的静谧,又暗喻心底未凉的情愫。青藤缠绕是思念难消,春风藏存是爱意弥新。后文假设性追问中,“跋山涉水”与“晨曦撞怀”对应,“诗意面容”与“岁华峰”对照,既写重逢的热切期盼,又坦然接纳岁月痕迹,尽显爱情无关皮囊、只关乎灵魂契合的本真。
(四)情感双轴:等待与守望的呼应
对应诗句:花还在,怎独行/日出日落,是燃烧的期盼/春花秋月,是守望的剪影
赏析:“花还在,怎独行”承接前文坚守,与“君未见,怎敢老”形成情感双轴。花作为爱情与时光的见证,让等待有了意义,孤独不再可怕。“日出日落”的热烈与“春花秋月”的静谧相对,分别对应期盼的焦灼与守望的从容,对仗工整且意境互补,让情感表达更具层次。
(五)场景具象:“夜话”主题的落地
对应诗句:灯影摇红,漫叙平生清梦/星子垂檐,轻叩未了情衷/你是诗语落脚的港湾/你是心园流动的清风
赏析:“灯影”与“星子”构成典型夜景,“漫叙”与“轻叩”赋予景物人情态,让漫长等待化作灯下絮语、星夜叩问。对称比喻“港湾”与“清风”,既凸显对方的重要性,又暗合爱情中“安稳与灵动”的理想状态,让情感有了具体的寄托。
(六)结尾闭环:灵魂契合的圆满
对应诗句:花影漫过肩头的等待/正是魂与魂的细语相拥
赏析:结尾回应开篇叠句,花影依旧,等待终有结果。从最初的虚幻相逢到最终的灵魂相拥,情感完成从期盼到圆满的闭环,让“牵手”与“相拥”有了最真实的落点,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
(七)艺术匠心: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赏析:全诗对仗工整而不僵硬,词性对应、意境相合,尽显汉语诗歌对称之美;长短句交错排布,韵律自然流畅,如夜话般娓娓道来;白鹭、月光、花影等古典意象与“诗意面容”“灵魂相拥”等现代表达相融,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当下情感共鸣。
雪非的《夜话》以“等待”为核心,以“夜”为背景,以“话”为载体,将爱情中的坚守、期盼、坦然与圆满刻画得入木三分。它不仅是一首爱情诗作,更探讨了时光与情感的关系——真正的爱,能让人在岁月流转中坚守本心,在漫长等待中保持温柔。在快节奏的时代,这样一首慢下来的深情之作,恰如一剂良药,让读者在诗行间感受爱情的纯粹与坚韧,体会等待的价值与美好。
附:
夜话
文/雪非
梦里的牵手也是牵手
花间的相拥也是相拥
幻想的笑颜亦是笑颜
久别的重逢亦是重逢
君未见,怎敢老
白鹭乘风,捎去问候的信笺
你的名字,便是花间的幽梦
月光缠绕眉梢的青藤
夜色藏存心底的春风
你若跋山涉水而来
何惧认不得诗意面容
你若晨曦与我撞怀
怎怕霜痕已印岁华峰
花还在,怎独行
日出日落,是燃烧的期盼
春花秋月,是守望的剪影
灯影摇红,漫叙平生清梦
星子垂檐,轻叩未了情衷
你是诗语落脚的港湾
你是心园流动的清风
花影漫过肩头的等待
正是魂与魂的细语相拥
2025-11-13于西湖茗苑
诗歌作者简介:
雪非(欧阳新献),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作家、诗人、书法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十佳书法家”“中国乡土诗人”“中国爱情诗人”“先锋诗人”获得者。北美高校联盟《鹤鸣文学》执行主编,《北方诗歌》《拉塔湖文学》诗刊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