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扬剧春节联欢晚会(扬剧春晚)顾问、决策学博士贾国申关于扬剧历史文化的理论品质研究文章,推荐阅读。@老圈媒
扬剧赋
贾国申 博士
2025年11月13日
北京于亚运村
维扬故郡,戏曲流芳;江淮沃野,雅韵悠长。溯渊源兮,融花鼓之灵秀、香火之昂扬,纳清曲之婉约、民歌之清朗,双源合流,百年淬炼而成扬剧;承文脉兮,载扬州之风骨、市井之温良,传华夏之德音、家国之担当,一戏千秋,八荒传颂其华章。
观其艺也,特色昭彰。声腔百种,韵致无双:【梳妆台】低回婉转,如瘦西湖水漾晴光;【剪靛花】轻快灵动,似东关巷陌沐晨霜;【种麦调】质朴醇厚,携乡野清风入画堂;【七字唱】沉稳铿锵,贯古今道义立纲常。流派纷呈而不相悖,金调温润与高派激昂共生,此乃“和而不同”之智,存异求同,各展其长。表演则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生旦净丑,扮尽人间百态;唱念做打,演活世事沧桑。摹市井小民之喜乐,烟火气浓;绘英雄豪杰之肝胆,浩气轩昂。方言吐字,吴侬软语含刚劲;身段传神,浅颦轻笑蕴锋芒,尽显江淮水土之灵秀,江南文化之柔肠。
品其神也,意蕴深长。藏“精忠报国”之赤肠,《百岁挂帅》一曲,佘太君白发披甲,杨家女将血染沙场,辞家别亲赴国难,丹心映日耀穹苍,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天下;抒“低调中和”之雅量,《珍珠塔》中寒士守节,《玉蜻蜓》里真情不欺,于清贫中守初心,于纷扰中持本真,显“俭约自守,泰和致祥”之风尚。其“和”也,融诸腔于一炉,汇众艺于一体,不争高下而相得益彰;其“忠”也,系家邦于寸心,担道义于双肩,临危受命而志不可挡;其“和”也,处市井而不流俗,居雅堂而不骄狂,以温润之态容万物,以谦和之心对四方。
嗟夫!扬剧者,非仅丝竹之乐、粉墨之戏,实乃精神之载体、文化之脊梁。“和而不同”铸其魂,使其历久弥新;“精忠报国”壮其志,使其气贯穹苍;“低调中和”养其韵,使其温润绵长。今逢盛世,薪火相传,愿此雅韵永续,扬江淮之风采,传华夏之荣光,让千年文脉在弦歌不辍中生生不息,让民族精神在粉墨登场中代代弘扬!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