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
导读:《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初学入德之门”。
下面将《大学》开篇核心章节的拼音与译文一同呈现,方便你对照学习。
拼音:dà xué zhī dào, zài míng míng dé, zài qīn mín, zài zhǐ yú zhì shàn。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拼音:zhī zhǐ ér hòu yǒu dìng, dìng ér hòu néng jìng, jìng ér hòu néng ān, ān ér hòu néng lǜ, lǜ ér hòu néng dé。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拼音:wù yǒu běn mò, shì yǒu zhōng shǐ, zhī suǒ xiān hòu, zé jìn dào yǐ.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拼音:gǔ zhī yù míng míng dé yú tiān xià zhě, xiān zhì qí guó.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拼音:yù zhì qí guó zhě, xiān qí qí jiā.
原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译文: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拼音:yù qí qí jiā zhě, xiān xiū qí shēn.
原文: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译文: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拼音:yù xiū qí shēn zhě, xiān zhèng qí xīn.
原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译文: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拼音:yù zhèng qí xīn zhě, xiān chéng qí yì.
译文: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译文: 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拼音:yù chéng qí yì zhě, xiān zhì qí zhī.
原文: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译文: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拼音:zhì zhī zài gé wù.
原文:致知在格物。
译文: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拼音:wù gé ér hòu zhī zhì, zhī zhì ér hòu yì chéng, yì chéng ér hòu xīn zhèng, xīn zhèng ér hòu shēn xiū.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
拼音:shēn xiū ér hòu jiā qí, jiā qí ér hòu guó zhì, guó zhì ér hòu tiān xià píng.
原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修养品性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拼音:zì tiān zǐ yǐ zhì yú shù rén, yī shì jiē yǐ xiū shēn wéi běn.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译文: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关于《大学》的补充
题外小知识:"大学"在这里指的是"大人之学",即成就道德、治国安邦的学问,与研究文字训诂的"小学"相对,因此通常读作 dà xué。当读作tài xué时,一般指中国古代设立的最高学府(同"太学")。
希望这份带有拼音和译文的《大学》核心内容能帮助你诵读和理解这部儒家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