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如重-兼谈华国锋》
作者/龚如仲 朗诵/花仙子

第一章:懵懂少年
命运被转移的男孩
宿命论者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她)出生之前就被牢牢地锁定了,要想改变冥冥中被“主宰者”安排好的命运是不可能的。然而我宁愿相信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至少,有一个男孩就是如此,从他出生后不久,他的命运就得到了转移。
(一)一个秋天的夜晚
在许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的晚上,天空中飘洒着沥沥细雨,秋风吹过,送来阵阵凉意。在旧上海虹口区香烟桥路的一个弄堂里,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一幢老式房子的门厅里面对面地不断叹着气。这个男人姓陈,叫阿金,一个普通的苦力工人。阿金身材瘦小、老实巴交,一副忠厚相。坐在他对面的妻子正挺着个大肚子。这是一对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的贫苦夫妻,一家四口仅靠阿金每月所得的有限工钱勉强糊口。眼看着又有一个孩子即将出世,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正当二人愁眉苦脸、不知所措之际,突然间响起了敲门声。阿金开门一看,原来是同住一个弄堂里的龚家大哥前来串门。龚家大哥大名叫云本,兄弟七个,他行四,所以大家都叫他四哥,或者干脆叫他老四。老四也是一个干苦力的穷工人,与阿金是拜把子兄弟。
说起这位龚老四,他可不是个一般人物。老四中等个儿,不胖不瘦,极为精悍,人看上去英气勃勃、相貌堂堂,一双虎目炯炯有神。老四少年时在江苏老家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寻常里三五个大汉近不了他的身。老四为人仗义,但性如烈火,又好打抱不平,常常为了保护义弟阿金而不得不对别人施展拳脚、大打出手。看到义兄四哥来了,阿金夫妇连忙起身让座、敬烟倒茶。一见兄弟、弟媳心事重重,老四忙问原因。于是,阿金便把“很快又添一口人,家中却有困难把孩子养大”的实情说了一遍。
听罢阿金兄弟的诉苦,老四寻思片刻,说他有了个好主意。阿金夫妇忙问是何主意?老四这才对阿金说道,若是陈家生下千金,自然由陈家自行抚养,因为陈太太这次怀孕的初衷就是想生个女儿,将来可对妈妈亲、当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倘若这一回再生个“秃小子”,老四很想把孩子收养过来,这样也可续承龚家的香火。原来两年前龚太太生过一个男孩,但出生后不久孩子便染上了脑膜炎,因医治无效,不幸去世。龚太太生孩子后月子里受了风寒,医生断定她今后不能再生养,所以龚家两口子很想把义弟的儿子继养过来。
听罢四哥的建议,阿金夫妇一商量认为这倒是个好主意。因为一来陈家贫困,再抚养一个孩子确实很难;二来陈龚两家关系亲密,孩子送过去断然吃不了亏。就在这个罕见阴冷的初秋的晚上,这孩子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一个月后,陈妈妈果然又生了个男孩。小男孩呱呱坠地后,陈妈妈只喂了小家伙三天的奶,就忍痛把孩子送到了龚家。于是这孩子就从一个四口之家的陈家,转移到了夫妇二人且膝下无子的龚家。这次命运的转移对这个男孩而言是至关紧要的,因为这次转移将彻底改变这个男孩的一生。
据说陈妈妈事后极为后悔,呼天喊地地哭了好几天,还和陈爸爸大吵了一架。但过了一阵子,他们发现,龚家夫妇为了抚养好这个男孩,几乎把性命都拼了上去。一连三十多天,龚妈妈忙得连脸都没时间洗,头也无空闲去梳;龚爸爸起早贪黑,玩命地去挣钱,无非是为了给儿子多挣点奶粉钱。一看龚家两口子对儿子如此经心,陈妈妈的心软了。后来两家达成了正式协议:让孩子干脆叫亲妈为“干娘”。这样一来,干娘就可借机来龚家看望儿子,也可时不时地给孩子喂喂奶。
不要认为我讲的是个虚构的故事,其实这是件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因为那个男孩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