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爬藤
文/李广昌
端午的艾香还在齿间流连,朋友家菜园的那堵绿墙却已攫走了我的心魂。走近细看,才认出是葡萄科的崖爬藤——这草木界的游侠,竟有十数个江湖别号:走游草、藤五甲、小五爪金龙……每个名字都像它攀援的触须,牢牢扎根在民间智慧的缝隙里。
你看那卷须,分明是探向空中的纤纤玉指,每个分叉都带着执拗的吸盘,如初生婴儿攥紧的小拳头,任是光溜的石壁也要扣出攀登的纹路。掌状复叶层层叠叠,五片小叶恰似半拢的绿手掌,在风里轻轻招摇。最动人的是叶背那抹羞赧的粉白,仿佛草木也懂得把艰辛藏在身后,只把蓬勃的朝气朝向天空。
这满墙的绿浪让我忽然懂得,为何古人说草木通灵——它们从不辜负每一寸时光。崖爬藤用柔韧的筋骨丈量着墙壁,像极了那些在山野间执拗生长的生命,把风霜雨雪都酿成向上的勇气。
崖爬藤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爪毒消肿的作用。功擅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流注痰核,痈疮肿毒,带状疱疹,毒蛇咬伤的治疗。
五爪金龙不是常用中药,只是地方习惯,自产自销产品。但在民间智慧的宝库中,这看似寻常的绿蔓竟是这般宝物:
· 若遇风湿骨痛,便取它煨一壶醇酒,药渣敷患处,让辛温的药性循着经络游走
· 跌打损伤时,鲜叶捣烂外敷,配以药酒内服,是山民最信赖的急救方
· 对付缠身蛇串(带状疱疹),翠绿的汁液就是最灵验的笔墨,在皮肤上绘出痊愈的轨迹
· 就连恼人的黄水疮,也要在它晒干的粉末前败下阵来
说起名号,倒要细辨。故乡人常将崖爬藤与三叶青混称“石猴子”,实则《植物名实图考》早有明辨:"石猴子,长南安",真正的石猴子应是三叶青。
崖爬藤是擅长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全株皆可入药;
石猴子专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唯取块茎建功。
二者虽都未入药典正册,却各自在乡野间续写着济世传奇。
日影西斜,该是归去时分。我的目光仍在那面绿墙上流连,仿佛每片叶子都伸出小手牵住衣角。善解人意的主人早已察觉,转身从厨房取来剪刀递到我手中。当指尖触到冰凉的铁器时,遐想带着刚剪取崖爬藤扦插在的阳台上的花盆里,不出几月崖爬藤将披着绿装正沿着防盗网编织春天的模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