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光门流转抉择难 前路福祸两心知
沈知涯站在那荡漾的、散发着微弱白光的光门前,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决断。
光门如同一个巨大的、竖立在河面上的水镜,边缘模糊不定,内部光影流转,看不清任何景象,只有一种深邃莫测的空间波动从中散发出来,带着一种既吸引人又令人心悸的气息。
回头望去,是来时的地下河与那片钟乳石林立的洞天,那里相对安全,有疗伤的石乳,但终究是绝地,困守于此,非长久之计。
向前,踏入这未知的光门,可能一步登天,找到通往外界甚至蕴藏机缘的出路;也可能一步踏错,坠入更加凶险的绝境,甚至直接粉身碎骨。
他回想起自己北上的初衷,是为了追寻那冥冥中的牵引,是为了解开身世与因果的谜团。一路行来,历经千难万险,数次濒临死境,都未曾退缩。难道要在这看似希望的关口前止步吗?
“修行之路,本就是逆水行舟,与天争命。畏首畏尾,何以见真章?”
他想起了荒寺异僧那看似淡漠却蕴含至理的话语。顺应,并非怯懦不前,而是在认清形势后,做出不违本心的选择。
此刻,他的本心告诉他,那牵引之感,似乎与这光门隐隐有着一丝微弱的联系。虽然无法确定门后是吉是凶,但停滞不前,绝非他的道。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犹豫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
光门流转抉择难,前路福祸两心知。
但凭本心向前去,何惧幽冥与仙池。
他不再迟疑,运转体内已然恢复大半的真气,护住周身,然后迈开坚定的步伐,向着那荡漾的光门,一步踏了进去!
---
第八十二章 空间变换识海眩 脚踏实地已殊境
就在沈知涯踏入光门的瞬间,他感觉仿佛整个天地都颠倒旋转了起来!一股强大而无形的力量撕扯着他的身体和灵魂,视野被一片纯粹而刺目的白光所充斥,耳边是空间法则扭曲形成的、震耳欲聋的轰鸣!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粒被投入狂暴漩涡的尘埃,完全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甚至连思维都变得凝滞、破碎。唯有体内那点本心微光,在如此恐怖的空间压力下,依旧顽强地守护着他的灵台一点清明,让他没有彻底迷失。
这种感觉不知持续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当那令人崩溃的撕扯力和眩目的白光骤然消失时,他感觉脚下一实,已然踏在了坚实的地面上。强烈的眩晕感让他踉跄了几步,才勉强站稳,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差点呕吐出来。
他用力晃了晃依旧嗡嗡作响的脑袋,迫不及待地睁开双眼,看向四周。
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怔住,瞳孔因震惊而微微收缩。
这里……已绝非之前那个瑰丽的地下洞天!
他正站在一片荒凉、死寂、遍布黑色砂石的戈壁之上。天空是压抑的铅灰色,不见日月星辰,只有一片混沌。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土气息和一种淡淡的、如同硫磺般的异味。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同样呈现黑灰色的嶙峋山峦,寸草不生,毫无生机。
回头望去,哪里还有什么光门和地下河?身后同样是无尽的黑色戈壁,仿佛他本就是凭空出现在这里。
空间变换识海眩,脚踏实地已殊境。
戈壁苍茫无生机,此身又在何方域?
沈知涯心中凛然。这光门,果然是一道空间传送门!将他从那个地下世界,传送到了这个完全陌生、环境恶劣的未知之地!
他尝试感应了一下体内的牵引感,发现那感觉并未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清晰了一些,指向这片戈壁的深处。
看来,他的方向没错。只是前路,似乎更加艰难了。
---
第八十三章 戈壁苍茫寻方向 心灯指引步未停
短暂的震惊过后,沈知涯迅速冷静下来。他环顾四周,这片黑色戈壁广袤无垠,视线所及,除了砂石便是远山,没有任何显着的参照物。铅灰色的天空恒定不变,无法依靠日月星辰来辨别方位。
好在,他并非毫无依仗。内心深处那指向北方的牵引感,在此地虽然受到某种未知力量的干扰,变得有些飘忽,但依旧顽强地存在着,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他指引着大致的方向。
他辨认了一下牵引感所指的方位,正是那片连绵的黑色山峦深处。
没有犹豫,他迈开脚步,踏上了这片死寂的土地。
脚下的黑色砂石松软而灼热,每一步都会陷下去少许,扬起细微的尘土。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更加浓重,吸入肺中,带着一丝灼烧感。这里的环境极其恶劣,干燥、酷热(尽管天空阴沉)、缺乏水源和任何生命迹象。
他不敢大意,将感知提升到极致,一边前行,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在这种绝地,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果然,前行了不到一个时辰,他脚下的地面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他立刻停下脚步,凝神戒备。
只见前方不远处的砂石地,猛地向上拱起,随即,数条如同枯藤般、却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黑色触手,破土而出,带着凌厉的破空声,朝着他狠狠抽来!
戈壁苍茫寻方向,心灯指引步未停。
突遇怪藤袭身至,险象环生在此境。
沈知涯眼神一凝,不敢怠慢,身形急速向后闪避,同时体内真气运转,准备迎战这戈壁中的未知生物。
---
第八十四章 怪藤坚韧费周章 且战且走向深山
那破土而出的怪藤,通体漆黑,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坚韧无比,抽打在砂石地上,立刻留下深深的沟壑,力道惊人。而且它们似乎具备一定的灵性,攻击角度刁钻,相互配合,如同数条黑色的毒蛇,从不同方向袭向沈知涯。
沈知涯赤手空拳,只能凭借灵活的身法和灌注了真气的掌指与之周旋。他的掌风劈在怪藤上,竟然发出“锵锵”的金铁交鸣之声,只能将其震开,却难以斩断。
这些怪藤的难缠程度,远超他的预料。他尝试攻击其根部,但那怪藤的本体深藏地下,触手伸缩自如,极难捕捉。
缠斗了片刻,沈知涯意识到,与这些几乎无法彻底摧毁的怪藤硬拼,只会白白消耗自己宝贵的真气。他的目的是穿越这片戈壁,进入深山,而非在此与这些地底生物死斗。
他当机立断,改变了策略。不再试图摧毁怪藤,而是以闪避和格挡为主,利用身法,且战且走,向着牵引感指引的深山方向移动。
怪藤显然不愿轻易放过他这个“猎物”,紧追不舍,不断从地下钻出,发起攻击。沈知涯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精神高度集中,每一次闪避都险之又险。
就这样,一人数藤,在这片黑色的戈壁上,展开了一场奇异的追逐战。沈知涯的身影在怪藤的围攻下,显得惊险万分,但他步伐坚定,方向始终未变。
怪藤坚韧费周章,且战且走向深山。
身若游龙避锋芒,心向牵引意更坚。
他知道,只要进入那片山脉,地形复杂,或许就能摆脱这些难缠的怪藤。他的速度不快,但每一步,都在向着目标靠近。
---
第八十五章 摆脱怪藤入山隘 景象骤变灵气生
凭借着灵活的身法和坚定的意志,沈知涯在怪藤的纠缠下,艰难而执着地向着黑色山脉的方向移动。那些怪藤似乎有其活动范围的限制,当沈知涯终于抵达山脉边缘的一处狭窄隘口时,它们发出了一阵不甘的嘶鸣,如同潮水般缩回了地下,不再追击。
沈知涯站在隘口处,微微喘息,回头望了一眼那片死寂的黑色戈壁,心中稍定。他不敢停留,立刻步入了隘口之中。
隘口两侧是陡峭的黑色岩壁,高耸入云,投下沉重的阴影。通道狭窄,仅容两三人并行。
然而,就在他踏入隘口,深入不过百步之后,眼前的景象骤然一变!
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屏障,隘口内部的景象,与外面的黑色戈壁截然不同!
这里的岩壁不再是纯粹的黑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暗红色,上面甚至生长着一些极其耐旱的、形态怪异的蕨类植物。空气中那股令人不适的硫磺味淡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虽然稀薄、却真实存在的天地灵气!
虽然这灵气依旧算得上贫瘠,但相比于外面那片毫无生机的绝灵戈壁,已是天壤之别!沈知涯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真气的运转都顺畅了一丝。
他心中一动,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穿过幽深的隘口,眼前豁然开朗!
他站在一处高坡上,俯瞰下去,下方是一片广阔的、布满了红色砂岩和巨大风化蘑菇石的奇异谷地。谷地之中,灵气明显比隘口处又浓郁了不少,甚至能看到一些低矮的、散发着微弱灵光的奇异灌木零星分布。
摆脱怪藤入山隘,景象骤变灵气生。
绝域深处藏奇境,莫非此地有传承?
沈知涯望着这片与外界戈壁迥然不同的谷地,心中充满了惊奇与期待。那冥冥中的牵引感,在此地变得异常清晰和强烈,指向谷地的深处。
看来,他寻找的答案,或许就在这片隐藏于绝域之中的奇异之地。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丛书》杂志社副主编。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