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历代书法家趣事
作者:陈继生 - 杭州

第十七篇
此人“二王”之后两大书家之一,隶、行、草
名重当时,评为“一时绝妙”
此人出身泰山羊氏家族,他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谈和美,容貌举止俱佳。还博览群书、长于书法,尤擅隶书。东晋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辅国参军,迁后将军舍人。
义熙年间,得太尉刘裕信任,历任右将军长史,出任新安太守。刘宋建立后,历任临川王长史,新安太守、义兴太守。元嘉十九年(442 年)去世,时年 73 岁。
书法至东晋,出现了一代书圣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羊王两族不仅关系亲密而有姻眷之谊:此人更是王氏笔法的嫡系传人,早年亲炙于王献之(献之为此人从舅),得其家法。
《宋书》本传记载:“此父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此事记载意思:此人父亲不疑刚到吴兴郡任乌程令。他正好 12 岁,聪明伶俐。
其上级吴兴太守王献之,也是其舅舅十分喜欢他。这一天王献之来到乌程县署,看到此人穿着一件白练裙子正在睡午觉,不忍把他喊醒,就在他的裙子上写了几幅字离去。此人醒来后,看到白练群上的书法,受益匪浅、本来就善书,因此书艺大增。
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有诗道:“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此人)白练裙。”宋人米芾将这段故事绘为《练裙图》,元人王廓有《题(此人)练裙图》诗云:“棐几霜明麝墨辉,练裙冰缟笔尤奇。不知梦近天门否, 却怪龙蛇绕足飞。”用的都是这个典故。
此人承王献之真传,在隶、行、草各体均有较高造诣。后人曾将他与孔琳之列为“二王”之后,世难比肩的两大书家之一。
《传授笔法人名》记载: “蔡邕授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此人,此人传之王僧虔……凡二十有三人,文传终于此矣。”说明其中此人是传承人之一。
此人最初出仕任辅国参军,军府解散后又回到家中。隆安年间,朝政逐渐混乱,他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仕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每回要此人写字,他却总以各种理由加以谢绝。惹得高官气恼,任命他一个“后军府舍人”职位,这是给寒门担任的卑职,此人心平气和地笑纳了,使得一些士大夫对他很是敬佩。
有一次,此人去拜访领军将军谢混,谢混急忙打扫座席,然后更换服装,郑重其事地出面接待。此时其子谢灵运在座,离开后,便将此情告诉了族兄谢瞻,于是此人的名气就更大了。
此人家族世代习书的风气,还带动了泰山一带书法艺术的发展,使这一时期在泰山涌现出了不少书法名作。正如今人所论: “泰山周围出现的泰山经石峪、徂徕山摩崖、邹县铁山摩崖等佛经石刻,皆以羊家书擅长的隶书为主,气韵兼资真草,波磔而流畅,雄朴却媚婉。
梁人沈约称:“敬元尤善于隶书,子敬(献之)之后可以独步。”时有“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之说,意思是求购王献之的书迹未成,而能得到此人的作品,也不会令人失望。
后代评论家则认为此人师法王献之,但在气韵上还缺乏洒落奔放。在署名王献之作品,凡是风神怯弱而笔墨瘦削的,多半是此人而作。唐张怀瓘《书断》曰:“由于其举止羞涩,终不似真,故有‘婢作夫人’之诮”。意思说此人的书法,就好像丫鬟扮作夫人,神态中露出羞涩之色,总觉得不够到位。在后代评论家的眼中,此人虽然传承了王献之的书法,但在书法水平上还有相当的距离。
此人平常喜好黄老之学,经常手抄黄老典籍。有病不吃药,饮符水而已。他又擅长医术, 撰写了《药方》十卷。因不堪拜伏,便推辞不参加朝觐。当时的皇帝高祖、太祖都以没有见过他而感到遗憾!
据《隋书 ·经籍志》载,此人有集九卷。惜今不传。《全宋文》卷二十二采入其《暮春》一帖,为此人传世的唯一完篇。从萧疏淡然的笔触中,可略窥他的散文风格。泰山羊氏不仅是经学世家,同时也是文学世家,在这一族系之中,曾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诗人与文家,此人工于文辞并非偶然。
此人编撰《采古来能书人名》为最早的书家评传著作,在书法史上居重要地位。此著作是篇按朝代先后记叙历代书家,上至秦李斯、赵高,下及东晋后期的王献之、王珉,凡六十九人。对于每位书法家,条列历代著名书家的籍贯、朝代、官职、擅长的书体及其书事,杂以评论,记叙比较简约。此人都结合其经历、轶闻,评述书法师承、擅长书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评述。
这一审美视野无疑已经具有史传和品评的特点,其落脚点在书法的创作主体——书家。书法美学也由此别开生面,直接影响以后的各种书家评论。传世书法作品有三件:《暮春帖》《闲旷帖》和《移屋帖》
此人就是晋朝著名书法史家和理论家羊欣。

作者简介:
陈继生:上世纪七十年代知青,杭州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副调研员,电大语文类毕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浙江分院秘书长,浙江省老干部书法家协会理事,《浙兵岁月》大型文集副主编,浙江杂文学会副秘书长,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社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邓国安、徐勤、徐忠友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社长助理:李晓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王木清
副院长:王志成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11月17日)

举报